•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下列属于科学探究中假设猜想的是【让猜想成为科学探究教学的拐杖】

    时间:2019-01-09 03:18: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在科学探究性教学中,通过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习惯,而且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 猜想 科学教学 探究教学
      
      科学的探究教学从学生的角度讲就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最为重要的就是探索性思考,而探索性思考离不开猜想。在科学探究性教学中,通过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可以打开学生思路,活跃思维,锻炼思考能力、想象力,探索、推理、判断能力。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习惯,而且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营造猜想氛围,鼓励大胆猜想
      科学探究始于合理的猜想。科学猜想包含了理性的猜测和直觉的推断,是学生面对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和迅速判断的一种探究性学习方法。它包含了学生从事新的学习或实践的知识准备、积极动机和良好情感。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猜想,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能获得发现的机会,锻炼科学思维。在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显得尤为重要。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猜想热情,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首先就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萌生猜想的思维火花,敢于大胆猜想的课堂氛围。要多用激发学生猜想热情的激励性评价语,不用压制学生猜想愿望的评价语。如在教学重力的概念时,一位老师提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学生猜想:可能与物体的材料有关。这位教师马上训斥:“不要瞎猜!”其实这位学生不是乱猜,而是一种大胆的猜想,因为不同材料的质量不同,他所要表达的是“质量”,只是没能直接说出“质量”的概念。最重要的是教师一句冰冷的训斥,把学生跃跃欲试的激情打入冷宫,抑制了学生原本开始活跃的思维,这就势必影响后面的进一步探究学习。智慧型的教师总是善于把学生由“瞎猜”引到合理猜想的意境中来,即使真的是“瞎猜”,也要耐心引导,而不是一棍子打死。首先,在科学教学中要多用探究教学法,让学生在对问题的不断探究中萌生猜想,学会合理猜想。运用探究教学方式,就为学生的猜想构筑了一个平台。凡是采用探究教学方式的,一般来说课堂猜想的范围就浓一些。其次,教学资源的呈现要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留有比较充分的空间,要有利于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进行猜侧假想、质疑问难的探究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安排自主探究的教学环节,以便引导学生猜想和探究,培养学生“猜想、质疑、反思”能力,让学生敢于猜想、乐于质疑、学会反思。再次,要注重猜想情境的创设。科学教学中的猜想,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的推断。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既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启发合理猜想的教学情境,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催生合理的猜想。
      二、利用猜想导入,激活学生思维
      一堂课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与课堂导入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关系。在科学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法有很多,利用猜想导入的方法以其独有的魅力,能很快地扣住学生的心弦,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步人学习的最佳境地。猜想导入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采用不同的手段。
      1.利用猜想造成认知冲突导入新课。有时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猜想新知识时,会发现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从而造成一种认知冲突,这样更能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如教学《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的课堂导入中,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猜想一下,一个人体有多少细胞?学生会说有一个细胞,几百个细胞,或说有成千上万个细胞,就是很难想象,人体的细胞大约是60―100亿万个。这一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2.利用生活化猜想情境导入新课。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从而进行合理猜想。如在教学有关“电路”的知识时,一位教师利用多媒体设计了一个抽水机示意图和一个简单的实物电路图,创设了一个类比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由水的流动猜想到电流的流动,由“水压”猜想到“电压”,由水压的作用猜想到电压的作用。这个情境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启发学生的猜想,就是因为它扎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师以现实生活中的水路作为类比对象,创设了“水路”与“电路”类比的情境。学生在类比情境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被激活了,猜想的思路被拓宽了,合理的猜想也就自然产生。
      3.利用直观实验的猜想情境导入。实验猜想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猜想思维。如在教学阿基米德定律内容时,我们可以用一个鸡蛋分别放在水中和硫酸铜溶液中,利用弹簧称分别测出其重量,让学生观察后猜想: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这样导入的优势在于更好地利用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在直觉思维的启动下,思维被激活了,学生能很快地进入学习主题,并为进一步的探究验证指明了方向。
      三、问题启迪猜想,实验求证猜想
      猜想是探究学习的起点,要对学习对象进行探究,就要经历从质疑到猜想再到验证这样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这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求证问题的过程。这是一种典型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学生在猜想及其验证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可见猜想是主动探究的内驱力,猜想中包含着创新的萌芽。
      在科学探究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问题来启迪学生的猜想,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猜想和反思。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质疑、猜想、验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可疑处求疑,多用一些诸如“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可以用几种方法做”、“哪一种方法更简便”、“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等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的合理猜想,而且要引导学生在无疑处求疑,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运用方法进行反思,促进学生在更深层次上思考,从而产生更多更好的猜想。如学习理解元素概念后可以提出如下问题: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是否不属于同一种元素?质子数相同的微粒都属同一种元素吗?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一定相同吗?这些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疑问的地方,经过质疑就产生了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种种猜想。
      实验在科学教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科学学习中的许多猜想,需要在实验求得验证。一方面,提出猜想只是解决问题的开始,要实质性地解决问题,还需要一个验证的过程,在科学探究中,验证猜想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实验。如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会有哪些?”时,学生提出了如下猜想:(1)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2)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粗细有关;(3)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4)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温度有关,等等。在提出猜想后,教师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亲自动手实验,通过比较电灯的亮度或是电流表上显示的电流大小来比较与之串联的导体电阻大小,从而验证猜想的正确与否。验证猜想不仅是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且能激发学生参与猜想的热情,提高猜想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郑长龙.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8.
      [2]郑学裕.化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质疑方法.化学教学,95.11.
      [3][美国]保罗・D・埃金.课堂教学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推荐访问:拐杖 探究 猜想 科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