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德育一体化 具体内容 [于细节处彰显德育魅力的生物教学]

    时间:2018-12-23 19:40:5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在学生眼里,生物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轻松的氛围和探索的快乐,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观。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德育 渗透
      
      新课程改革以后,现行人教版生物教科书中,添加了诸如:科学家的故事,生物学与艺术,科学・技术・社会等版块内容,使得生物学科同其他学科相比,蕴涵着更丰富、更充实的德育内容: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等等。只要教师努力挖掘,并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找到德育教育和学科教学的最佳整合点,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插入,就会事半功倍。我详述在《细菌》一节教学中如何于细节处彰显德育教育的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本节课以播放有关“日本的731部队用中国人做细菌试验”的影视资料引入,在告诉同学们勿忘国耻,牢记日本侵略者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的同时,让他们认识到“少年强则国强”,要为了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发奋读书。
      二、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教育
      在讲授“细菌的发现”这一环节时先设问:十亿个细菌聚在一起才有小米粒那么大,如此微小的细菌是谁第一个看到了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即“俘获”了学生的心。因为良好的开端能把学生的兴趣转化成乐趣,把乐趣转化成志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轻松地学。接下来,用幻灯片出示列文・虎克和他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的图片,并通过细菌发现史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显微镜的出现加快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进程,进而认识到技术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对学生进行前途理想教育
      本节课对列文・虎克这个人物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告诉同学们:他只是小镇上一个仓库管理员,从少年时代起就酷爱发明,尤其是专注于放大镜的研究,从没放弃过,最终成为第一个看到细菌的人。当别人问他成功的奥秘时,他只伸出了那双因打磨镜片而布满老茧的双手。此时我话锋一转:“同学们,相信大家一定也有自己的七彩梦想,有时觉得高不可及,有时甚至想过放弃,那么面对这位发明家,老师想送大家两句话――天再高,有梦就能飞!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四、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价值观的教育
      细菌被发现后备受关注,在当时科学家们是如何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呢?我播放了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的视频。此刻学生不仅被科学家在实验中的巧妙设计所吸引,使提出的问题迎刃而解,而且认识到:科学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现都是科学家在“勇于存疑,敢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指导下取得的。从而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感染,有效地培养学生不媚权威,探求新知的求索精神。
      五、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养成教育
      1.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
      每节课开始师生互致问候的环节必不可少,通过此环节提醒学生已经上课了;注意教学环节的环扣性和衔接的顺畅度,注意时刻吸引学生参与互动学习。
      2.好脑筋比不过烂笔头
      要求学生学会记笔记,尤其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应特殊标记,上课不懂之处也做记号,下课后马上请教老师,知识必须堂堂清。
      3.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相辅相成
      在讲授细菌的形态时,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三种形态;在讲解芽孢是休眠体不是繁殖体时,采用组内讨论法,学生又快又准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4.争先意识和竞争精神的培养
      面对一个难题,必须鼓励学生争先攻克。譬如:当讲到细菌的生殖时,出示了一道运用数学知识找到规律的计算题,当全班同学都沉默时,教师一定要激励学优生带头回答,即使说错了,也要肯定他积极思考、大胆表述的精神,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站起来。在练习环节,采取分组竞答的形式,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竞争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将来他们才能更好地适应“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社会。
      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过去的人们“谈菌色变”,认为细菌是“坏东西”,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为了给细菌“平反”,我鼓励学生课下通过上网查询或者上图书馆查找书籍收集资料,课上针对“细菌对人类的生活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一话题,组织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展开辩论。通过一番唇枪舌剑,最终得出结论――细菌对人类的生活的影响利大于弊,也就是说细菌对于人类来说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趋利避害;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身边的某一种生物存在的意义。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以外,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个人卫生习惯的教育,如:细菌的繁殖速度快,每20分钟分裂一次,为了防止致病菌的侵入,我们应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等。然而,由于每节课的时间有限,德育渗透的点要于细处着眼的同时满足适度的原则。一节课渗透的点不宜过多,多了“物极必反”;一个点渗透的展开度要适当。在教学方法上融科学性和思想性于一体,使学生乐于接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绝非一日之事。要想在生物教学的细节处彰显德育魅力,我们就需要集思广益,勇于创新,在经验中总结,在总结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吴秀萍.如何培养初中生生物学习的兴趣.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2]刘焕荣.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初探.中小学教育,2011,(3上).
      [3]裴国瑞.怎样在新课标下的生物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人教网,2010.
      [4]王伟平.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8.
      [5]吕华.挖掘生物新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渗透德育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网.
      [6]林燕.对高中生物课本德育素材的挖掘利用.中外教育研究,2009,(12).

    推荐访问:德育 彰显 细节 魅力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