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从中国画构图谈及自然美与巧|中国画构图法则

    时间:2020-03-28 07:43:3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绘画和写文章、编剧一样都同样要求结构严谨,融会贯通,上下呼应。一幅画非常讲究其构图,然而其创作的源泉,就客观性而言无疑是大自然的美。构图巧妙,布局奇特,主要还在于生活基础的坚实。
      关键词:经营位置;构图;自然美;创作;生活;赏析
      中图分类号:J232.9 文献标识码:A
      
      谢赫在“六法”中提到的“经营位置”,是指在画面上为了表达主题内容,对画面所涉及的形象、笔墨、色彩等的部位及配合,进行反复构思,统筹安排,使其主次分明,相辅相成,有利于突出主题,有利于体现作者创作意图的措施。这个措施,在我国传统绘画中,澄作为“章法”或“布局”,也就是现代绘画中所称的“构图”。
      一幅画非常讲究构图,其中包括布局和空疏处,以及题跋和盖印章的位置,相互呼应和相互制约,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中国画强调“胸有丘壑”,就是要先有腹稿,然后再打墨稿。腹稿是落墨前的纵横依据。故而《文心雕龙》中提到:“情理设位,文采行乎其中。刚柔以立本,变通以趋时。”
      一、中国画谈及的自然美
      创作的源泉,就其客观性而言无疑是大自然的美,就其内在驱动力而言则是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古人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是指宇宙天地间的万物,“师”的目的,是为了汲取大千世界中的美――自然美,经过作者匠心独运,创制出合乎作者理想的艺术作品来。自然界的千姿百态、魁丽多彩,深深打动了多多少少诗人和画家的心,尽管“空山无人”而“水流花开”,毕竟还是诱人的美景。像“池塘生青草”、“蝴蝶飞南园”、“明月照积雪”,都是常见的景象,因为它具有朴素的自然美,就成为千古吟诵的名句。“浪花吹更白,岚色染还青”;“返照入江开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叠嶂悬流平地起,危楼曲阁半天开”等,都是佳妙的山水题画诗句。诗人画家接触景生情形诸笔墨,描绘大自然的壮美景色,借以抒发情感,古往今来多少画家据此“诗情”,创作出自己意像中的画面。这真是诗情画意,珠联璧合,相映成辉。
      中国画角度来看,无非是客观世界触动了艺术家的心灵而激起了创作欲望。无数先例证明,艺术家总是把大自然如同恋人般地拥抱在自己的怀中,方始得到心灵的净化,情感的陶冶,与大自然神遇而迹化,方能在主客观的统一体中观照到艺术家自身。自然就是法,画以自然为美,全球学者所公认。爱美,因设种种方法推求其理。中国开化文明最早,方法亦多。不知几经改革,以保存其今古不磨之理论,无非合乎自然美而已。
      老子谓“道法自然,”欧西人云“自然美”,其实一也。这自然信息向艺术信息的转化,不是信息载体的简单转移,而是艺术家的心与自然神遇到、而获得的一种情感性信息,它既是自然美得升华,也是人的精神的升华。
      二、中国画构图的巧
      古往今来许多绘画大师曾提及强调一个字―“巧”。这个“巧”字,应作“恰到好处”意思。明明是精心安排,可是笔墨运来适成自然,却没有刻意雕凿的痕迹。就曾有个画家画一只站立的丹顶鹤,一时废弃了许多张稿纸,都还是没有画成。可是偶然有天,他出去郊游,看见一只丹顶鹤站立在枝头,观察片刻,用树枝在地上勾画其构图后,急忙赶回家中,动笔写照,很得心应手的把鹤和周围的环境一气呵成,画面栩栩如生。当画家的朋友看到这幅佳作问及画家时,画家说:此鹤自己找到了这个好地方,并不是我刻意让它站于此地。
      (一)构图巧妙,布局奇特,即使画同样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同与不同,是艺术上的对立的统一,是因物因时因景和因情所作的特殊处理,他体现了艺术家的才能和辛勤劳动。曾经有位绘画大师说过:“中国绘画于画面构图安排上,形象姿态与动态设计上,线条组织与运用上,用墨用色的配置与变化上,线条组织与运用上,用墨用色的配置变化之间,均极注意气的承接连贯,势的动向转折。气要盛而不能戾,势要旺而不霸,力求在画幅间造就蓬勃灵动的生机和节奏韵味。”他认为,这就是“中国绘画传统明豁、概括的独特风格。”
      (二)构图的巧妙主要还在于生活基础的坚实
      人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然而揭示大自然的美,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心应手、轻易做到的。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曾说过:“对于当得起艺术家这个称号的人,自然中的一切都是美得――因为他们的眼睛能够接受一切外部的真实,并且毫不困难地、像打开书本一样,懂得其中内在的真实。”
      自古到今,许多绘画大师即使清贫,都会半生涉足名山大川,游历祖国南北的巍岳重峦、万里烟波。故此,山河湖泊,花鸟草虫,人土风情的形态都成了画家构思的腹稿素材。画家对于大自然有深切的感情,画意也得于大自然中的体验,这便成为他们所有的无形的财产。苦瓜和尚曰:“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子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在此基础上对于绘画传统及其他艺术的博见多闻,就在构思布局上更加缜密左右逢源。故而艺术构思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艺术欣赏的联想。
      三、赏析人物画\山水,了解其构图的自然美与巧
      
      (一)周�《簪花仕女图》
      进入“开元盛世”以后,唐代的统治阶级普遍的沉湎于歌舞生平的声色享乐之中,这种都丽的风气,在绘画创作中也引起了一大变革,出现了一大批描绘贵族妇女生活为主题的“绮罗人物画”,其中周�成就突出。《簪花仕女图》,绢本设色纵46cm横180cm,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簪花仕女图》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除了唯一性之外,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画标本型作品,能代表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画中描写唐代当时贵族妇女的日常生活,客观反映了现实生活。
      画中描写高髻簪花、晕淡眉目,露胸披纱、丰颐厚体的风貌,衣着艳丽的5位仕女和一名侍者,在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的情景,向人们展示了这几位仕女在幽静而空旷的庭园中,以白鹤、蝴蝶取乐的闲适生活。“虽然她们逗犬、拈花、戏鹤、扑蝶,侍女持扇相从,看上去悠闲自得,姿态自然优美,但是透过外表神情,可以发现她们的精神生活却不无寂寞空虚之感,也突出反映了中唐仕女形象的时代特征。画中的仕女,乍看近似,实际各有特点,不但服装、体态,连眉目、表情也不相同。画家运用在其人物手臂上的轻纱敷染淡色,深于露肤而淡于纱,恰到好处地再现了滑如凝脂的肌肤和透明的薄纱,传达出柔和、恬静的美感;在平凡自然的生活中发掘美,能敏锐地捕捉人物瞬间出现的富有表现力的动作,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正是画家创作之巧妙处。
      (二)范宽《溪山行旅图》
      北宋的山水画,虽然在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中包含着画家对这些景物的感受和理想,但更主要的还是以客观地描写自然物为主。代表人物是范宽。范宽《溪山行旅图》绢本墨笔,纵206.3cm横103.3cm,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绢本水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占据画面约三分之二,耸立在中的主峰,右侧有深谷瀑布,另一边矮小的侧峰。树林中有楼观微露,小丘与岩石间一群驮队正匆匆赶路,在静谧的山野中仿佛使人听到水声和驴踢声。细如弦丝的瀑布一泻千尺,溪声在山谷间回荡,景物的描写极为雄壮逼真。中景与主山间,被云气阻绝,烘托出主山高不可攀的气势。
      这幅画构图并不复杂,细部的描写却很仔细,显示出画家有高度观察能力和写实的工夫。描写的手法也极其生动自然,而且合乎自然的规律。画家运用深黑的墨色,和扭曲颤动的笔触,画山石的轮廓和皴纹,分出岩石的块面,然後用浓淡层不同,雨点般的短线,顺著石块组织的方向,逆笔皴擦,产生明暗深浅的立体感,而且加强了由皴纹引导的山石的动势,赋予山石强韧的生命力。
      章法布局的构思,并不是一蹴而成的,要在现实生活实践基础上,深入探索,反复推敲,落笔之际,又需斟酌再三,即使下笔之后也常几经改稿。古人在绘画实践中提出了“九朽一罢”,正说明“经营位置”的严肃性和艰巨性。故而对于创作者来说必先有自然美的客观存在,才能体现和表现自然美,运用自然美以塑造艺术美,这正是画家采集自然美之源泉,为己之所用,巧妙运用于绘画创作中。
      
      参考文献:
      [1]伍蠡甫.中国画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汪石满.中国美术.安徽教育出版社,ISBN7-5336-3462-4
      [3]徐建融.中国美术史.上海书画出版社,ISBN7-80512-600-3/J.487
      [4]杨惠东.历代山水画名作解析.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ISBN753051793
      [5]陈德富,中国书画鉴定基础.四川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朱丹(1979- ),女,四川乐山,助教,本科,研究方向:中国画研究。

    推荐访问:自然美 构图 谈及 从中国画构图谈及自然美与巧 中国画的意境美 谈园林山水画构图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