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现象探析

    时间:2021-07-18 04:02:4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倡導的先进教学方式之一,是改革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在初中美术教学实践中,一些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简单化,全盘化,缺少具体性、针对性,从而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文章将这些现象以案例形式一一呈现,并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力求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其副作用。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对策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也称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是 “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2]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研究和探索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和美术学科特点的多种学习方法,并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帮助他们学会学习,有效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发展视知觉能力、美术欣赏和表现能力以及对美术的综合运用能力。”[3]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与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相一致的先进教学方法,是改革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我们应该看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也有其具体性、针对性,不能简单化,全盘化。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前,如果没有掌握其运作理念,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活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进而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对此,笔者结合实际教学中的一些现象案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深入的思考,希望能对初中美术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现象一:一味“平等”,无视“差异”
      【案例1】八年级上册《艺术品的拍卖》的教学课上,教师按人人平等的原则,没有过多考虑学生在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文化背景、知识背景和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把学生随意分成了6个组,让各组依次举办“艺术品拍卖会”的体验活动。教学过程中,每个小组均进行了角色分工,有的学生扮演买主,有的学生扮演卖主,有的学生扮演拍卖师,还有的学生扮演鉴赏师,各位学生通过表演进而引入对艺术品价值和价格的讨论。然而,由于分组的随意,有的小组较为积极,体现了合作的效果,得出了一致的观点,也得到了锻炼;而有的小组合作效果并不理想,合作过程过于沉闷和平淡,得不到大家的认可,反而打击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分析】教学中的“平等”,不是盲目的“平等”。由于学生之间确实存在差异,教师要正视这个现实并在小组分组过程中进行科学调配。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通过游戏、角色扮演、评价等体验活动创设一个充满民主、和谐、愉悦和充满思维智慧的教学环境氛围。这些活动的开展也需要每个小组成员的搭配尽量多元化,使他们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使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帮助,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处在一个战斗集体中,谁也离不开谁。教师如果在分组中一味体现“平等”,无视“差异”,对学生进行随机组合,就会造成强强组合、弱弱组合,势必会使小组合作陷入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不良发展中。
      【对策】调配小组差异,积极互相帮助。教师要正视和重视学生在学习能力、文化背景、知识背景和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前,对小组分组必须多元化,即小组成员之间必须有一定的差异。同时,每个小组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只有通过互相合作才能完成,让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以达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在这节课中,教师要在课前分组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差异调配,尽量减小每个小组间的差距,使每个小组都能上演一场精彩的“艺术品拍卖会”,使学生都能在活动中通过表演、体验去探寻艺术品的价值和价格的联系。
      现象二:强调“自主”,淡化“学习”
      【案例2】七年级下册《肌理与应用》一课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给每组分发三种不同颜色的水彩颜料和一些宣纸进行吸附法的肌理表现,让他们自主观察“水彩在水面形成的肌理效果”和探索“怎样制作肌理作品”,并给他们充分的探索时间。可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只顾玩水,玩颜料,只觉得好玩,开始还能认真一点,但很快就忘了合作学习的任务,开始说笑,哄闹,秩序一片混乱。
      【分析】在这节课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在“玩耍”而不是在“探索”。教师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探索者,其中“学习”是关键。然而自主不等于自能,不等于自会,也不等于可以完全脱离教师的指导。本节课学生自主有余,学习不足,看似成为学习的主人,实则收效甚微。
      【对策】明确学习目标,认可既定目标。小组合作的“自主探索”,要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探索的目的、任务。在这节课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对每一个合作探究活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让学生观察小组内的肌理作业,比较一下有没有两幅完全相同的肌理作业;同时明确学习任务,增设评价环节,如每位学生至少完成两件肌理作业,并在小组内进行自评和互评,选出最佳作品参加班级评价,从而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性,提高学生的有效参与度,做到环环相扣,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现象三:忙于“苦干”,失去“探索”
      【案例3】八年级下册《汽车的造型》一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分组探索汽车的造型,再进行汽车造型的想象和创新。然而在实际探究中,各小组忙于绘制汽车的基本造型,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画画改改,改改画画,却始终没能完成基本造型的绘制,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停滞不前,效果可想而知。
      【分析】要想达到探索汽车造型的目标,必须要事先准备好相关的汽车造型图片或照片。而绘制具有立体感的汽车造型效果图对于初一学生而言难度较大。这节课,教师未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绘制水平,产生了一个技术性的难题,阻碍了学生的合作探究和思维创新。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花费了很多时间,还只是停留在绘画技巧的学习表现阶段,根本来不及深入探索,自然对汽车造型的探索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推荐访问:探析 合作学习 小组 现象 初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