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例谈思想品德课时教学目标的表述

    时间:2021-07-15 20:00:2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在创建高效课堂的教学视导中,笔者发现一线思想品德课教师拟定的课时教学目标不够科学、规范,即使在参加优质课竞赛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表述也有许多漏洞。谈起课时教学目标的表述,教师们普遍感到茫然。
      一、课时教学目标表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案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难报三春晖》
      某教师拟定的课时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明确不孝敬父母要受到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知道孝敬父母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和行为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热爱自己的父母,厌恶不孝行为;树立家庭中正确的是非观,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初看这一课时目标,觉得三维完整,但细细分析,会发现许多问题:
      1.三维目标顺序颠倒。根据课程标准,應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因为它是思想品德课程目标中最为重要也最为核心的目标。其次是能力目标,最后才是知识目标。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按照这一顺序表述课程目标,我们在表述课时教学目标时就要严格执行,而不能太随意。
      2.目标“主体错位”。这一教学目标中“使学生、让学生、培养学生”的表述,体现的课堂行为主体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教师施教的对象,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目标的陈述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即陈述教学中学生学会了什么,而不是陈述教师做了什么。只是在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中,学生这一主体往往是隐含的、未直接陈述出来。
      3.目标只注重结果而没有体现学生的参与过程。如“使学生热爱自己的父母,厌恶不孝行为”,只表述了最终结果,没有体现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之后达到这一结果。
      4.目标表述用词不准确。好的教学目标一定要说明教学后,学生能做或说什么,关注学生如何学、学后收获如何的问题。所以教学目标要用具体的、可观察或可测量的行为动词来描述,不能过多地使用诸如“了解、明确、知道”等词,因为这些词语缺乏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而“说出、写出、列举、比较、分类、从几个选项中选出”等则比较具体。
      5.目标过于抽象。如:“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和行为实践能力。”这一目标对许多思想品德课都适用,但不管哪一节课都难以实现这一目标,难以用它评价和检测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可操作性不强。
      6.目标缺乏层次性。一方面,教学目标未能体现学生的层次性。班级学生总存在差异,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教学目标应有层次性,体现“因材施教”,而不能全班同学一个尺度。当然,鉴于实际与可行性操作,层次不宜太多。一般来说,要预设两类教学目标:一是全体学生应共同达到的基本目标,二是部分学生所能达到的较高目标。目标的层次性大多体现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而在“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不宜有大的差别。
      另一方面,教学目标未能体现学科目标系列。有些老师往往把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定得太大,与思想品德教学目的和课程目标混为一谈,没有理清课时目标、单元目标、学期目标、学年目标及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经常出现照搬教师用书上的教学目的和单元教学目标到课时教学目标中的现象。而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指教学结果的达成度,行为主体是学生;后者是教师的教学期望,行为主体是教师。
      二、课时教学目标表述的一般方法
      规范地表述课时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检查与交流及教学评价。教师在备课活动中,对教材的把握和选择,对学情的了解与分析,都应聚焦到教学目标的表述上来。没有经过教学目标聚焦的教学过程设计,往往是低效的。因此,科学、规范地表述教学目标,应成为教师教学的基本功。
      【方法一】ABCD表述法
      即行为主体A(一般可省略)+行为动词B+行为条件C(有些可省略)+表现程度D(含水平性目标和学习成果目标)。它是将教学目标行为化的一种表述方法,其中“行为主体”一般指学生,而不是教师。“行为动词”是达到目标的具体教学行为,常用动宾短语表述,行为动词的可观察性和可操作性决定课时教学目标的具体性和明确性。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和新课程教学实际,不同层次常用的动词如:
      知识“了解”:背诵、辨认、回忆、选出、举例、描述、识别等;
      知识“理解”:解释、说明、比较、分类、归纳、判断、预测、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
      知识“应用”:应用、质疑、设计、解决、撰写、检验、总结、评价、示范、发现、解答等;
      技能“模仿”:模拟、重复、再现、模仿、临摹、扩展等;
      技能“操作”:完成、表现、制定、解决、测量、尝试、试验等;
      技能“迁移”:联系、变换、运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等;
      情感“经历”:经历、感受、参与、讨论、交流、合作、分享、参观、访问、观察、探究等;
      情感“反应”:拒绝、接受、喜欢、讨厌、重视、蔑视、珍惜、抛弃、抵制、克服等;
      情感“领悟”:内化、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坚持、确立、追求等;
      行为条件指具体行为的有关情境,它是为行为设定的限制或范围。比如:①借助辅助手段:互联网、字典、计算器、图书等;②提供信息或提示:根据导学案提供的信息分析材料;③时间的限制:在10分钟内,完成资料上的训练题;④完成任务的情景:在小组讨论中,能叙述自己的观点并理成要点等。
      表现程度就是行为产生的结果,教学预期的学习成果,包括水平性教学目标和具体的学习成果。表述水平性教学目标要选择概括性的能够表现水平的行为动词,以便为教学提供指导,不能过于具体,以致限制教学策略的选择。适度的概括性表述,既为教学提供了重心,又不会将教师束缚在某个特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上。如:学生能理解某些概念,能在某种情景中应用相关理论分析问题等。而具体的学习成果则多用可测性、可操作性的行为动词。

    推荐访问:课时 表述 教学目标 思想品德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