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任弼时与莫斯科东方大学

    时间:2021-07-06 12:00: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1940年3月,任弼时结束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任期,回国参加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次年8月,他成为中共中央秘书长。胡乔木对此曾有过一个评论:“任弼时当秘书长,一是因为资历老,二是因为他是二方面军领导人,三是他从共产国际回来的。这里有一些微妙关系,其他的人起不了他当时起的作用。”胡乔木在这里说得是很中肯的。任弼时在党内的经历异常丰富而又全面,在党中央领导人中也是比较突出的,所以才会有“微妙”之论。
      任弼时“资历老”和他与共产国际的渊源密切相关。这两点都离不开他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三年的留学经历。1921年8月至1924年7月,任弼时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班学习,是东方大学第一批学员。他的同窗有刘少奇、罗亦农、萧劲光、曹靖华、彭述之、蒋光慈、汪寿华等,共36人。在他们中间,任弼时和刘少奇后来都成为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其他人中也走出了许多政治名人、作家、翻译家。东方大学的经历都是他们青少年时期的精彩篇章。至少从政治名人来看,任弼时恐怕是从此段经历中得益最多的一位(刘少奇仅在莫斯科待了8个月就奉调回国了)。本文依据已披露的不多的史料,尝试大致勾勒任弼时在东方大学的所学所得,以及后来与之相关的一些人生轨迹。

    留学东方大学的缘由


      任弼时等人留学东方大学,是“五四”前后中国青年留学大潮中的一部分。在当时的大批有志贫寒青年中,可称为潮流的留学活动,最初是赴法勤工俭学。比任弼时年长11岁的湖南同乡毛泽东,当时已是湖南学生运动的翘楚,他和他所领导的新民学会决心“改造世界”,崇尚“大留学”。他本来也拟赴法,并四处奔走组织,成功送走包括李富春、蔡和森等在内的几批优秀的湖南青年,但他本人却选择了留下,其中一个原因是他的留学兴趣点转移到了列宁领导下的苏俄。
      十月革命后不久的1919年至1920年,苏俄政府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俄时期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响。很多人对苏俄产生了了解和效仿的兴趣。各地相继出现研究俄罗斯的团体。1920年8月21日,毛泽东、彭璜、姜济寰、何叔衡、贺民范、方维夏等发起组织的湖南俄罗斯研究会正式成立,毛泽东被推举为书记干事。该会宣称“以研究俄罗斯一切事情为宗旨”,会务有三:“一,研究所得后,发行俄罗斯丛刊;二,派人赴俄实地调查;三,提倡留俄勤工俭学。” 由于倾注全副精力于国内实际革命活动,毛泽东再一次选择留在国内,但在他的努力下又促成了一批青年赴苏俄留学,其中就包括任弼时。
      1920年夏,16岁的任弼时临近中学毕业。他的同窗萧劲光回忆他们当时的思想状态时说:“青年人总是有理想的,我们不愿在内忧外患的国度里,做任人宰割的牛马,做一个仅仅为了谋生而活着的人,而想寻找我们理想中的最好的出路。”当时,“我们所向往的是效仿前几批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到国外去见见世面,一边工作,一边求学,以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来改造这不平等的社会”。可惜当时赴法勤工俭学已经不再派了,只能另寻出路。当任弼时和萧劲光听说有个俄罗斯研究会正在筹备时,心中的愁闷一扫而空。二人“躺在宿舍的床上,辗转反侧,兴奋地睡不着。去不去?还有几个月就要毕业了,文凭还要不要?商量来商量去,两人都横下一条心,去!文凭不要了”。于是由船山中学校长贺民范介绍,他们加入了正在筹建中的俄罗斯研究会。当年秋天,在毛泽东等人主持下,经反复研究,最后选定任弼时、萧劲光等六人,赴上海外国语学社作留俄学习准备。另一位湖南人刘少奇有过与任弼时相似的经历。他起初也是计划赴法留学。1920年夏,他从保定育德中学附设的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毕业后,因筹措不到赴法费用,只得返回长沙。同年10月,刘少奇经贺民范介绍赴上海。
    莫斯科东方大学

      上海外国语学社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一个重要活动据点。共产国际远东局代表吴廷康来华后,与李大钊、陈独秀商谈筹建共产党的同时,在知识界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活动,准备选派一批青年去苏俄留学。1920年8月,在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开办了这个外国语学社,主要教授俄语。8月22日,在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决定在学员中正式建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由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俞秀松主持团的工作。20多名学员被吸收为第一批团员,包括任弼时、罗亦农、萧劲光、任作民、王一飞、卜士奇、彭述之等。1921年4月,经共产党早期组织与苏俄方面联络和安排,决定分批派学员去莫斯科学习。
      这一批得风气之先的以湖南籍为多的先进青年,原本打算如赴法的青年们那样半工半读,历史却给了他们更好的机遇。1921年2月,根据当时的国际革命形势,俄共(布)中央决定成立一所“专为东方殖民地国家、地区和劳动者共产党以及苏俄境内东部地区少数民族培训政工干部”的高等院校,直属教育人民委员部,这就是设在莫斯科的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简称莫斯科东方大学(以下简称“东大”),由斯大林任名誉校长。其国内部招收苏俄境内东方各少数民族学生;国际部则专门培训东方各国学员,下设中国班、日本班、朝鲜班、蒙古班、越南班、印度班等。东方大学是苏俄乃至苏联最早一批高级党校之一,是一所政治大学,专事为东方各国共产党培训政治干部,它不仅不收学费,而且包食宿,还提供各种各样从事政治活动的机会。相反,当时欧洲失业严重,多数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不仅难以进入各种专业技术学校,甚至连生活都越来越困难。
    1921年1月,任弼时(前排右1)赴苏俄留学前与乡亲合影

    推荐访问:莫斯科 任弼时 东方大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