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全球化能力”理论映照下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时间:2021-07-01 04:01:5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全球化时代对培养具有“全球化能力”的人才提出了挑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罗斯·温兹(Ruth Vinz)教授提出了“全球化能力”理论,并从评判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和全球意识四个维度建构“全球化能力”理论框架,目前已经建立全球学习联盟。无独有偶,UNESCO和OECD等重要国际组织也在最近两年的报告和宣言中倡议各国关注全球化时代下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文章结合“全球化能力”理论认为,我国职业教育不能再拘泥于本土化发展,应树立对学生全球化能力培养的思路和策略:目标应当指向具有持续性发展的复合型全球化能力人才;课程内容上应当有机整合,并优化职业课程结构和内容,调整不同模块课程比例;培养机制上应建立全球化系统机制,增加学生全球化经历。
      关键词:“全球化能力”理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思路
      作者简介:李丽洁(1971-),女,山东烟台人,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8)01-0163-04
      20世纪70年代,全球通讯系统的建立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相互联系、共同生存的全球化时代。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对之研究热潮涌现。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终身教授罗斯·温兹(Ruth Vinz)带领团队首先在教育学领域提出了“全球化能力”概念,继而构建了“全球化能力”框架的理论体系,并通过课例示范的形式进行引导,创办了“全球学习联盟(UGL)”进行推广。2015年9月,笔者有幸参加了哥论比来大学举办的第二期“全球化能力”培训,并结合罗斯·温兹的“全球化能力”理论,对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形成了新思路。
      一、“全球化能力”理论的发展:从概念提出到框架建构
      进入新世纪后,全球化时代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新的挑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终身教授罗斯·温兹(Ruth Vinz)提出了“全球化能力”的概念,并在丰富其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全球化能力”框架。
      (一)概念提出:“全球化能力”是“Global Capacity ”而非其他
      罗斯·温兹(Ruth Vinz)教授从世界变革和学生发展的视角对“全球化能力”概念进行界定。“全球化能力”(Global Capacity)这个概念中的“能力”一词最终选用了“Capacity”,是罗斯教授及其团队基于对“capacity”、“competence”、“ability”等词的词义对比和分析最终确定的。罗斯·温兹(Ruth Vinz)教授之所以使用“Capacity”而非“Competence”或“Ability”,并非这三个词汇所包含的意义相互冲突,恰恰相反,在她看来,这三种能力都是“全球化能力”的构成,但“Competency”隐含着“标准”的含义,标准是可以测量的,对学生可能会产生约束和限制;“Ability”表现的则是体力或脑力方面的本领或天赋的特长,可能会对学生后天各种潜能持续的发展关注不足;“Capability”表达的是一种已经掌握了的能力,对未来的开放性和发展性重视不够;而“Capacity”则表达了一种容纳和吸收的意义,反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是不断地动态地丰富、增强,进取和学习,是一种后结构主义观点。基于这样的考虑,罗斯·温兹(Ruth Vinz)教授选用了“Global Capacity”表達“全球化能力”这个概念。可以说,罗斯·温兹(Ruth Vinz)教授最早形成的“全球化能力”的概念是一个笼统的想法,就是培养学生适应不断变革的全球化时代的综合能力。
      (二)框架建构:“全球化能力”框架是“3C+1G”的有机组合
      最近五年中,罗斯·温兹(Ruth Vinz)教授及其团队对于“全球化能力”内涵进行了深入挖掘,建构起较为丰满的全球化能力框架(如图1所示)。该团队所建构的全球化能力框架是一个开放和不断成长的脚手架。这个框架目前实现了两个层次的架构。第一层次是确定了全球化能力的四个关键要素,它们分别是:评判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和全球意识能力。第二层次是对这四大关键要素各自下位的四个具体要素进行了追索。
      在“全球化能力”框架第一层次中,四个关键因素按照以下逻辑顺序排列,第一个关键要素是评判能力(Critical Capacities),它指通过提高学生的全面批判认知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辨别与掌握信息能力的世界公民。第二个个关键要素是创造能力(Creative Capacities),这个能力能让学生跟随他们的好奇心去提问和想象,以给他们的世界带来积极的改变。第三个关键要素是沟通能力(Communicative Capacities),它让学生养成观察、反思与合作的习惯,还能运用多模态的沟通方式,例如通过图像、文字、声音、手势,或几种方式的结合,去积极地开展全球化的交流。第四个关键要素,也是最高的能力,是全球意识能力(Global Capacities),这个能力让学生走出他们自身熟悉的社会环境,去理解距离他们遥远的现实世界,以便富有成效地生活于这个世界中。第二层中,罗斯·温兹(Ruth Vinz)团队对以上四个关键要素进行了细化和提升。评判能力被按照其内在发展的逻辑细分为阐释、分析、综合和评估四个递进阶段。创造能力分为想象、提问、模拟和欣赏模糊观点;交往能力则由观察、反思、多模态沟通和战略性合作组成;全球化意识包括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展现全球意识、互文性思考和进行多维视角思考。
      从图1可以看出,在“全球化能力”框架中,如果从纵向看,评判能力、创新能力、交往能力、全球化意识这四个维度其实是朝着一个顺序发展的过程,是全球化能力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四个递进的发展阶段。从横向上看,这四个维度彼此独立,但又相互渗透和支持。从这四个维度各自下位的四个组成要素中则看出,每个维度都具有内在发展性和空间延展性。当然,由于罗斯·温兹(Ruth Vinz)教授是一位语言学家,她所构建的“全球化能力”理论框架虽然不可避免的具有语言学的特点,但同时又跳离了学科或课程的界限,成为不同学科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

    推荐访问:映照 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 全球化 新思路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