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从法先王到科学发展观:当代发展观的形成历程

    时间:2021-06-28 00:03: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在当代中国,恐怕没有哪个词比“发展”使用频率更高了。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后发国家,“发展”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化正当时,也意味着古老的中国还拥有蓬勃向上、焕发生机的各种可能性。如果我们梳理中国近代史,会发现不同时期的发展观犹如现代化旅程中的风向标,导引着国人不断尝试、探索,寻找适合国情的现代化模式和路径,曲折前进。考察发展观的演变,可以清晰看出当代中国的发展轨迹,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意蕴和当下的内涵。
      关键词:发展;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仅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迁,其社会发展观也历久弥新,引入深思。考察当代中国发展观的形成历程,可以清晰看出当代中国“穷则思变,变则通”的发展轨迹,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意蕴和当下的内涵。
      一、从法先王到历史进化论:传统发展观的演变
      (一)传统发展观
      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关于发展的涵义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以最能体现中国传统“变”的观念的《周易》为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贯穿《周易》的核心思想。从最原初的乾卦开始,易经六十四卦看似复杂的变化,其实都在传递一个基本的信息,即“穷则变,变则通”,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人与事。《周易》的作者强调,变化不是随意的,而是沿着一定的轨迹,是连续的,而不是断裂的。《周易》中极为强调六爻变化的秩序和渐进性,主张在连绵不断的小的变革中带来大的改变,而且这个过程是无止境的,易经的最后一卦是未济卦,很能说明问题。一个事物在连绵不断的演变中最终“化”,一个全新的事物(局面)就会出现,即所谓革命。不过,在《周易》中,革命只是指朝代更替,体现天道的人伦纲常始终不变。《周易》的思想后来经由孔子的整理和重新阐释,演化成儒家的“道统”观念:无论怎样变化,文化的核心内容不能改变,此即董仲舒“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含义。传统发展观强调变化的接续性,这使得传统得以延续,变革有章可循。但另一方面,由于过分推崇尧舜之道,导致这一发展观最终陷入法先王的僵化局面。
      (二)历史进化论
      近代发展观的演变是从严复翻译《天演论》开始的。严复指出,东方文明不敌西方文明,其根本点就是拘泥旧法,崇古非今,正是这种朝后看的“一代不如一代”的历史观,阻碍了社会变革,使中国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时代的步伐。严复认为西方社会崇尚今胜于昔的进化论历史观,主张物竞天择的处世之道,因而不断求变以自存,整个社会始终保持了旺盛的活力,生機勃勃。他主张国人应以进化论替代今不如昔的历史观,才能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
      但近代引进的进化论思想强调的是异质替代,突出新与旧的质的差异性,而不是新旧的连贯性,这意味着新旧之间很可能是一场激烈的较量,而且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被简单还原为生物性的“新陈代谢”,在貌似清晰的合规律的运动中,其实具备了机械呆板的特质。当康有为接受进化论思想,为维新派造势时,新与旧的断裂已经非常明显。
      20世纪初期,新文化运动将这一新旧二分法的思维模式转变为思维定势。当时像陈独秀、昊虞、鲁迅、胡适、蔡元培等代表人物,虽然在言辞表述上有所差别,但都认定现代化源自西方的价值观念,奉行不破不立原则,将传统与现代当成水火不容的对立两极,对传统持决绝的否定态度,以为革命就是同中国过往的一切决裂。这样一种抛开过程,只要结果的发展观虽然一时具有振聋发聩的效果,却与实际不符,不能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实质性的改观。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
      (一)毛泽东的发展观
      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奠基者,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论断和对中国社会现实状况的准确判断,创造性提出新民主主义论,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发展观,回答了像中国这样后发展国家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跨越不同历史阶段,缩短现代化进程的实践难题。
      不仅如此,毛泽东还运用中国传统的矛盾思想解读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矛盾论》中,毛泽东通过对矛盾特殊性的详细解读,突出强调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对建国初期中国社会各类矛盾进行了详细解读,提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区分标准以及处理方式,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内涵。
      (二)邓小平的发展观
      邓小平的发展观首先基于当代世界格局的新判断。2o世纪70、80年代,冷战局面逐渐被打破,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的变化,经济发展和科技研发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强盛的强大助推力。邓小平据此提出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对外一定要实行开放的政策,充分依靠对外合作的机会,对内要实行民主,以解放生产力为目标,充分调动人们的聪明才智。邓小平深知和平稳定的环境来之不易,相比较毛泽东的斗争哲学,他更强调稳定和和谐,更注重发展的渐进性,强调发展的过程性。
      为了确保改革的成功,邓小平主张可以采取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办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采取了分阶段分地区分层次的稳步发展策略,这个思想既体现了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终极目标的基本内涵,又兼顾到中国现有的经济不平衡的状态。从邓小平时代开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了比较清晰的发展思路,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为后来的科学发展观的推出做了理论和实践上的铺垫。
      (三)科学发展观
      进入新世纪,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出来,特别是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突出,如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平衡、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平衡等。而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也要求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反馈。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胡锦涛在江西考察工作时,使用了“科学发展观”概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概念,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进一步全面体现和阐发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位一体的发展布局则凸显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体现了国人对“发展”的全新解读,其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核,五个文明的建设则是以物质文明为根基,克服以往工业革命的局限,社会生活全方位的协同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发展观的发展新思路。
      三、结语
      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破解“中国向何处去”的发展难题苦苦求索,历经曲折,最终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形成了独具民族魅力的发展理念,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探索永无止境。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推荐访问:先王 科学发展观 发展观 历程 当代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