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站在道德之巅

    时间:2021-06-27 04:01:2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君子之道费而隐”,道德无处不在而又隐而不露。是道德,而不是法律,在向我们发出指令如何行动。法律只在身外约束我们,道德却在内心约束着我们。在法律的源头,是居于心中的道德法则。
      走近孔子、马丁·路德和乔治·华盛顿,或许有助于我们探索道德与改革之间那条隐秘的联系纽带。
      
      孔子:用自身德行为社会立法
      
      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腐朽没落、激烈变化的时代,封建制度正趋解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朝的祖先把革故鼎新作为显然天命,可后来的周天子既没有革新的愿望,也没有革新的能力,目光短浅,只知道追求糜烂的生活,实力和权威日趋衰落,诸侯势力则以“尊王”之名争逐霸业。为臣的或者助纣为虐,或者弑君与父。人们唯利是图,不愿同流合污的精英们一般选择隐居避世。
      孔子选择了一条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艰难人生道路,他要凭一己之力,用道德力量改变现实。没有道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吗?社会难道不应建立在恰当的价值观念之上呢?治理国家难道能够没有道德法则的引导吗?社会应追求什么样的价值观念、确立什么样的道德目标呢?这就是孔子终身思考的重大问题。
      
      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必然以新精神的确立开始。当时代越来越荒谬,寻找出路的人们往往打着复兴古代的旗帜,从过去的某一时代或人物那里发掘有用的思想资源。最先这样做的就是孔子。他以复古为号召,“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开始了他为社会奠基、创建道德法典的伟大工程,从古代的礼制中,整理并推论出一套普遍适用的道德准则,自最基本的夫妇、父子之道,到治国平天下的规范性要求。
      在他的道德法典中,“仁”居于一切道德的中心,代表一切美好德行和高尚品格,它清除了私欲,至诚至善,绝无瑕疵,所有人都以绝对的善,也就是仁,指导自己的生活。由于每个人在社会中有这样那样的角色和身份,仁也随着角色差异有不同的表现内容,为君者要正,为臣者要忠,对父母要孝,对长辈要敬,对朋友要信。每一个普通人,只要把仁作为行动指针,言行举止就会得体,优雅,恰到好处:恭敬不谄媚,谨慎不是缩,勇敢不作乱,直率不尖刻。
      政治道德是孔子关注的一个核心方面,因为它对国家的治乱、民众的生活至为重要。尧与舜已经昭示了最高统治者的道德大法。孔子赞叹他们遵循天理,不谋私利;他们的时代,大道得以落实,天下为公。统治者最重要的义务是道德义务,必须克制私欲,为人正直。他们的人品关系到他们的行为,他们的行为关系到国家社会,身不正则道不行。
      道德观念和道德法则不是从外部强加于人的。仁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求仁而得仁”,“我欲仁,斯仁至矣”,每个人只要通过内省和道德反思,即“反求诸己”,就会得到仁。反求诸己的结果是获得普遍的道德法则。所谓内省,无非是不要自欺,合理慎思,任何人只要真诚地从自己的内在需要出发,就能推论出其他人的内在需要,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伟大原则。通过自身对自由的要求,就能推出他人的平等自由权。共通的人性——性相近也——是获得普遍道德法则的依据,一个人从自己的良心出发,将心比心,元偏无私,就产生了内心之法。
      仁是至高无上的,不论环境、条件有何变化,它都是无条件的绝对存在者。它就如康德哲学中的绝对命令。仁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守,“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各人根据自身的利害关系确立道德准则,那就不会有任何道德准则。一个人只有在对自己有利时才行善,那不是道德。要实践仁,做一个正人君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克己复礼,克服自己的私欲,守住内心的仁义道德,做到这一点的就是君子。
      孔子把社会改良的希望寄托于理想中的圣人君子,他具有一切人性之美,“动而为天下道,行而为天下法,言而为天下则”,拥有优秀的德行。用政令和法律规范民众,不如用道德与礼义引导民众。当统治者各为其私,当人们不要诚信,当见利忘义者日益增多,社会就会糜烂下去。道德,这个法律无法触及的良心领域,超越于法律之上。法律虽然必不可缺,但法律不过是对人类不完美的人性所采取的补救措施,如果统治者道德败坏,法律治理能有什么结果吗?孔子深刻地思考过当时流行的法制主义,法制主义者坚持最高统治者以法律作为工具,实现对社会的良好治理,孔子则希望用道德约束最高统治者,并因此改造社会。
      尽管孔子很瞧不起与他同时代的政客,说“今之为政者,斗筲之人”,但他还是认为,担负改良社会重任的最佳人选就是最高统治者,于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劝说君王和上层统治者上。他像一个不屈不挠的推销员那样,周游列国,向各国君主及达官贵人宣传用道德治理国家的观点,有的人开始也装出对他的理论饶有兴趣的样子,与他讨论道德问题,问问他对“仁”有何高见,还对他的努力廉价地赞美一两声,但没有人会认真对待。他们关心的是国家富强,使自己在各国激烈的军事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且,他们比谁都知道,做一个受百姓欢迎的伟大之君,最省力、速效的方法就是让臣民们有肉吃,这样他们就会对自己感恩戴德。至于道德,约束臣民还可以,他们自觉遵守秩序,会省去一些管理上的麻烦,约束自己就请免谈,有哪个大权在握的人有福不享,乐意给自己穿上紧身衣?
      孔子的理想不可能实现。他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推进德政,而必须找到实践其道德学说的最高权力,但是,依靠说服不可能把一个凡人改造成为圣人,除非出现奇迹。但显然孔子不应对此负责。后世的统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把孔子当作自身的代言人。而且孔子学说也不是儒家学说。孔子学说既不是关于打天下的理论(所谓“半部论语打天下”),也不是关于治天下的理论(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而是一部伦理大法。将孔子视为政治学家,他的学说自然是很不完备的,它只有对权力的道德要求,没有对权力的运作作出阐述;而作为道德学家,孔子的学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孔子的伟大不仅在于他的道德教诲,也因为他自身赤诚坦率、百折不回、严于律己的君子形象。他奔走仕途,渴求做官,又绝不贪图权势,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在鲁国4年的官宦生涯里,他曾一度担任大司寇这样的要职,但一旦发现自己身不由己地陷入阴谋政治的漩涡中,就毅然挂冠而去,坚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若浮云”的道德信念。孔子教诲的感染力,来自于他言行一致的真诚,他用至诚的心灵发表见解,赋予它们以永久的生命力。他用自身的德行为后世立法,这与后世空洞的道德说教有根本区别。
      人们对孔子的思想产生了广泛误解和曲解,甚至损害了他的形象。最广泛的误解是,以为他轻视下层群众,“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民可使由之。而不可使知之”。要正确地理解孔子,我们就必须把他的

    推荐访问:站在 之巅 道德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