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解析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养成

    时间:2021-06-16 20:03: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提要]当代女大学生恋爱在高校中是普遍现象。她们在婚恋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如恋爱与学业的矛盾、婚前性行为、失恋、闪婚、闪离等。培养科学的婚恋观对女大学生个体的身心健康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应从自我人格的完善、家庭与人个关系的重组,学校教育方式的转变等方面着手,培养女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婚恋观。
      [关键词]女大学生;婚恋观;养成
      
      婚恋观是人们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性爱取向的基本看法。培养处在青春期后期的女大学生正确的婚恋观,引导她们追求高尚的爱情,促进她们组建和谐的家庭,无论是对女大学生个体身心的健康成长,还是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
      
      据调查,女大学生恋爱现象非常普遍。有关学者对上海、重庆、广东、河北、陕西等地的1500名大学生的婚恋观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正在谈恋爱”的学生占44%,“曾经有过恋爱经历”的占61%,“处于观望状态,一旦有了合适的对象也可以考虑恋爱”的学生占9%,“不准备在大学期间谈恋爱”的只占12%。作为一个高文化和高情感需求的群体,爱情在大学生涯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但恋爱又是一门难以驾驭的人生艺术。90后女大学生,在跻身庞大的恋爱群体的同时。如何对立正确的婚恋观是一个新的课题。
      
      (一)恋爱动机
      
      恋爱动机是恋爱行为的内在动力,决定了恋爱目标以及恋爱生活方式的选择。女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各有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追求真爱型。这类女大学生目的是寻找人生的伴侣,追求恒久稳定的爱情,同时能妥当协调爱情与亲情、友情、学业之间的关系。2.体验人生型。这类女大学生认为恋爱是心智成熟的过程,异性交往是人际交往的一部分,能够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塑造,提高情商和培养人格。这种恋爱重在参与过程,而不是必须要求结果。3.虚荣攀比型。这类女大学生找男朋友,更看中外表长相、经济基础、消费观念、名誉声望和家庭背景等,以这些为满足恋爱心态的前提条件,找男朋友的范围也不仅限于男大学生,而是倾向于社会人士。4.孤独寂寞型。这类女大学受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的双重影响,很盲目地踏上恋爱的道路。
      
      (二)恋爱与学业
      恋爱与学业是矛盾统一的。当恋爱适合学习发展的状况时,就会促进学业;反之,当恋爱所花费的时间精力等与学习的发展相互冲突,不能合理分配时,就会造成阻碍,成为学业发展的桎梏。如何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是所有恋爱中的女大学生们必须面l临的问题。恋爱对学业是否具有影响,以及产生了什么影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有关调查,有21.1%的女大学生认为谈恋爱能促进学习;有14.2%的女大学生认为谈恋爱阻碍学习;有48.4%的女大学生认为依情况而定;有16.3%的女大学生认为谈恋爱对学业没有影响。
      
      (三)婚前性行为
      90后女大学生的性观念呈现多元化,对婚前性行为持较宽容的态度。女性的弱势地位,导致女大学生易受到性侵犯,例如为考研、就业及在高校中获得某些利益,发生潜规则、一夜情和性交易等现象屡见不鲜。婚前性行为,不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承受,女大学生面临的不仅仅是生理失贞,更为严重的是心理失贞,羞愧、焦急、恐惧、绝望都有可能纷至沓来,自尊自信与归属感也会逐渐丧失。由性行为引发的意外怀孕、被迫人流、生子或弃婴等影响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现象令人堪忧。
      
      (四)婚恋中的特殊问题
      1.性取向的多元化特征。比如同性恋,我国并未认可同性恋合法化,但国外存在着同性恋合法化、公开化的情形。据有关高校专家调查,1.13%女大学生是同性恋,对异性不做出性反应,而被同性所吸引。同性恋中的大多数是双性恋,只是极少一部分人存在同性恋行为。
      2.失恋。有恋爱就有失恋,女大学生也与一般青年一样会受到种种心理上的影响,相对来说,以理智的方式予以处理的为多。但是有些女大学生因为受传统的性道德的影响,造成女性觉得感情被遗弃、受屈辱,有莫名的孤寂之苦。如果这些痛苦得不到宣泄和疏导,心理冲击就显得特别严重。调查显示,女生自杀的34%因恋爱问题,这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环境。
      3.闪婚、征婚。我国实行婚姻自由的婚姻制度,只要达到法定婚龄,并符合结婚其他法定条件的婚姻,应当受到法律保护。根据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的原则,2005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撤销了原规定中“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的条文,从此学校不得干涉和禁止本科生结婚。不甘只做男女朋友的大学生,在校期间玩起了闪婚,但随意降低时间成本的婚姻,难保感情质量不达标,往往闪婚之后就面临闪离的困境。每周黄金档的电视交友娱乐节目中,不乏闪烁着一张张女大学生稚嫩的脸庞,个人信息和择友标准赫然在目。爆红网络的交友平台,也是女大学生征婚的主力渠道。在校女大学生成为待嫁一族,值得思考。
      
      二、女大学生婚恋观养成的因素分析
      
      (一)自身的边际人格
      边际人格是由文化长期冲突引起的新旧文化、价值交替过程中的产物,生活在新旧双重的文化生活中:一方面享受着双重文化的某些优点,得到祖先得不到的满足;一方面又被两极化的价值所撕碎,感受到祖先所难有的痛苦。女大学生自身矛盾的人格是内因,特别是处于中西文化冲突的年代,往往古今交会、新旧杂陈。在对待婚恋观养成的问题上,她们通常表现出边际人格的特征:
      
      1.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庭主义
      家庭主义最重要的一个要求,是对家庭荣誉的重视,追求家庭高度的统一与和谐。中国传统的家族主义,奠定并维系了家庭主义的价值网络。所有的价值网络当中,亲亲原则不但把家提高到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生活群体的地位,而且把维系家这一生活群体感情的“孝悌”视为最高道德价值的表现,如“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一原则为增强传统家庭全体成员的一体感奠定了不拔之基。为了维持门风,女性必须敛抑自己的个性,婚恋也需符合家庭主义的基本要求。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相比,在选择恋爱对象是否征求家人意见问题上,表现出更弱的独立性。婚恋问题尊重家人的意见,听从家庭长辈的安排,未将该问题完全看作是自己个人的事情,正是中国家庭本位思想的折射。
      
      2.西方文化的自由婚恋观
      西方文化中的婚恋观是建立在个人本位的基础上,充分尊重个人意愿的自由表达,强调的是契约人伦关系。当代女大学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婚恋观也在发生变化。首先,人权平等。人权平等是女大学生要求婚恋平等的基础。其次,性观念解放。受西方大众文化尤其是描写青年恋爱的文艺作品、影视作品甚至黄色书刊及网站等的影响,女大学生的性观念日益开放。最后,“含金量”增加。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和消费的多重压力与诱惑,导致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呈现物质

    推荐访问:女大学生 婚恋 养成 当代 解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