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道路自信的逻辑支点:以人民为中心

    时间:2021-06-01 20:00:2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以人民为中心”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的一个理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不断地探索,独立自主地选择了这条道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区别于其他国家道路的根本标志;“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本质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政治立场和基本品质,是坚定道路自信的逻辑支点,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道路自信;逻辑支点;人民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10-0014-04
      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科学理念。在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1] (P.16)十九大报告用“全部理论和实践”来修辞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极端重要性,也体现中国共产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毫不动摇的信心和决心。
      “自信,是建立在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高度认同基础上的一种高度自觉,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一贯具有的宝贵品质。” [2]习近平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3]为什么我们对自己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满怀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 这句话,深刻揭示道路自信是建构在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之上,“以人民为中心”深刻反映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政治立场和基本品质,也是中国道路自信的逻辑支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作为自身奋斗目标的历史性选择
      一个国家走什么道路?这是关系到国家前途民生福祉的根本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对中国道路的探索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九十多年之前,以及近代以来的一百七十多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4](P.10)1840年以来,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实际上就有了一个“中国向何处去”,开始了中国道路的探索。对这一点的认识,经历了在艰难困苦和曲折坎坷的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的漫长过程。列强对中国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成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华民族解放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最终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历史事实证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成功是与中国亿万人民群众的支持分不开的。我国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激活和焕发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内在动力,为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随之开展的全国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建设,在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人民的认同,增强了人民的信心和决心,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深深扎根于中国广大人民心中。
      借鉴毛泽东独立自主率领全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宝贵经驗教训,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对幸福的有尊严的生活憧憬作为共产党人的锲而不舍奋斗目标和工作的立足点,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自始至终非常重视让人民群众分享改革红利、共享发展成果,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精准扶贫消除贫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制订“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这使得中国人民群众看到了并享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来的实际利益,在客观上增进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自身道路的认同度、获得感,道路自信具有相当广泛的基层基础。
      习近平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4](P.30)当前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成就固然令人欣慰,但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努力及遭遇的挫折也让人尊重。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4](P.32)如果没有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制订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以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以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肇始了改革开放新阶段,从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坚定不移全方位推进,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同时如果没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成败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也无法进行全面推进。马克思清醒告诫人们:“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5](P.470-471)正是吸取中国共产党几代人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失败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从而有“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理性结论。它表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该怎样坚持,怎样发展,我们有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刻骨铭心的体会,明白高举什么旗帜,朝着什么方向,哪些内容是其根本支撑,动摇了它就会前程尽毁;明白什么是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明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如何准确把握世界形势复杂变化;明白如何准确把握中国国内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民生关注,从而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道路自信,概由此而生。

    推荐访问:支点 逻辑 自信 道路 中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