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论高职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创新与优化

    时间:2021-03-27 00:01: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目前高职教育的毕业设计环节基本沿用本科的模式,在一片“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焦虑声中,在学生、教学、培养目标等不同方面都显现出高职毕业设计环节改革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毕业设计环节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改变观念和优化培养计划,系统培养职业能力达到化毕业设计环节有形为无形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 毕业设计 实践教学 创新教学
      [作者简介]叶如意(1968- ),女,浙江宁波人,宁波大红鹰学院电子信息学院院长、宁波大红鹰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与计算机通信。(浙江宁波315010)
      [课题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新世纪教改课题“面向职业的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B06123)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6-0071-02
      
      一、高职毕业设计教学的尴尬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出现了滑坡,引起了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随着《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的出台,从2004年起,浙江省组织专家对全省普通高校应届本专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抽评,抽评结果向社会公布,同时出台了针对课题任务、成果水平、管理过程的评价标准。
      作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观察点,毕业设计(论文)受到教育政策的很多影响。高职高专毕业设计(论文)的标准要求向本科设计看齐,从开题报告、设计综述、论文检查到答辩评分,无论是论文的标准、格式还是答辩的形式,高职高专的毕业设计都是本科模式的缩水版。然而,标准高了,是否质量就一定提高呢?教育厅在通知中同时指出“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要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可以采取岗前实践和毕业综合训练等形式”。然而论文的质量标准没有变,这相当于对高职的学生提出了比本科更高的写作要求。面对这样的问题,高职高专的毕业设计到底该何去何从?
      
      二、高职毕业设计环节改革的原因分析
      
      作为培养计划中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阶段的设置方式、教学方法、评价标准尚处于探索和变革之中,但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和难以调和的矛盾是促使我们进行高职毕业设计改革的主要内因。
      1.毕业设计安排时间短,学生差异大,任务重。突出表现在毕业设计与应聘就业时间上的矛盾,毕业论文与学生基础差、写作表达能力弱之间的矛盾。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三年制高职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而最后一个学期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就业上,很难安心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近年来高职毕业设计环节新模式、新方法的探索和实践也层出不穷,为了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环节,任务下达已经从三年制的第5学期提前到第4学期末,这势必影响到正常教学的进行。同时由于学生基础差,专业热爱程度、个体勤奋程度的不同,三年的学习结束后知识掌握和技能水平差异极大,用综合的毕业设计及论文来要求,只能对一部分学生适用,大部分学生是超出其能力所能及的。
      2.高职毕业学生多,教学资源少。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在十年内快速扩大,导致教师数量上不足和结构上欠缺。特别是高职称、高学历以及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在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极低,这就导致了能够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师资非常缺乏。虽然教学管理部门规定了指导教师的资格和职责,但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助教带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事例比比皆是,这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仅仅利用课外时间带十几个甚至近二十个学生的毕业设计,这样的资源投入是无法确保教学产出的。很多院校为了解决指导教师的问题,面向企业、行业吸收兼职教师,但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同样,在教学硬件设施上的不足,也是毕业设计环节资源与需求的突出矛盾之一。
      3.高职专业规格单一,标准窄,就业岗位差异大。高职高专的专业设置基本依托学科,以就业为导向,学生就业应该是本地区订单式的定向培养。而事实并非如此,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企业用人规模存在差异,几年就迅速壮大到一个全国本科规模的高职教学不可能是找到了用户才进行人才培养的,也是不科学的。因此,实际上高职高专的专业是本科的压缩,很少发掘自己的市场和产业,这种状况必然导致人才培养规格专业标准与岗位需求之间的矛盾。毕业设计作为一个就业前的演练,短短一个学期的毕业设计如何设置才能承担起专业培养与就业岗位之间的软连接,目前还无章可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教师水平,不同的教学资源,完成的是同样的“毕业设计”,即便大家的出发点都是要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但职业差异大,就业状况复杂,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用一个“毕业设计”来框设这个重要的环节显得有些“官僚”。
      4.单一的政策标准满足不了多样化的现实需求。浙江省6所高职高专院校从2002年开始,以开展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下达的新世纪教改课题研究为契机,提出了高职毕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旨在达到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或“近距离”。该模式把毕业综合实践分为下达任务、完成毕业实践成果、组织成果评价三个环节。它还提供了《毕业综合实践导引 (高职高专适用)》为基本教材,列出了完整的实践成果资料,提出了“选题评价与成果评价相结合”“用人单位、行业与学校相结合”“成果水平与学习态度相结合”的毕业综合实践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目前,浙江省已经把它作为2007届毕业生毕业设计抽查的评价标准。然而按照此模式实施的院校和专业会有一定的评价科学性和对比性,对于不同做法的院校,统一按照此标准评价是否能充分反映实际的教学质量,还有待商榷。
      毕业综合实践从毕业设计脱胎而来,继承了任务、实施、答辩的过程,突出了职业岗位应职应岗能力,改革了统一的毕业论文模式和专业学术规格标准。从理论上讲,它实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目标。然而从实施上来看,存在着形式与内容的严重脱节。在质量评价体系中,“课题与岗位的贴近度”“课题与专业的贴近度”“训练的实效性”等指标,从逻辑上讲,如果没有矛盾就隐含了一个前提:学生专业与就业岗位相当对口,并且培养目标非常贴近职业岗位的需求,这是一种理想的高职教育。客观地讲,如果是培养一定专业规格的学生,与一些岗位群相对应,则质量保障的毕业综合实践应该是学生在对口岗位上实习。因此,如果是订单式培养,笔者认为未必需要毕业综合实践,否则就是培养过程的浪费。
      
      三、高职毕业设计环节的创新与优化
      
      1.改变传统观念。对于高职毕业设计环节,目前大家谈得最多的是问题与对策,很少有人对高职高专的培养计划是否应该出现“毕业设计”这个环节提出怀疑,这是一个人才质量观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这个问题:首先,从定位来看,本科教学把毕业设计作为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技术问题的分析解决、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其设置与我们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而高职教育是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是一种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基础,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出发点的就业教育模式,其课程体系不同于本科的学科知识体系。可见,定位上的不同对高等职业教学沿用本科毕业设计环节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其次,从学生角度来看,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载体,高职学生在学习方面体现出来的特点并不在于严谨的学习能力和有效的学习方法,也不在于自主的控制能力和学术研究兴趣。因此,运用综合知识,独立、自觉地进行问题分析、课题设计、创造性的研究提升,从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要求上来看,是否适合高职学生是值得商榷的。再次,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国内的高职教学没有政府、企业的政策性介入,毕业设计环节要实现与职业实际相结合,只能是创新工作中的典型案例,而不是普遍实施的。

    推荐访问:毕业设计 高职 教学环节 优化 创新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