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浅谈舆论监督新闻的写作技巧:浅谈商务英语信函的写作技巧

    时间:2020-08-12 07:27: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舆论监督报道写作不同于一般新闻写作,因为,稍有差错就会引起麻烦,甚至新闻官司。因此,写作时要特别讲究策略和方法,只有掌握了一定技巧,才能在起到监督作用的同时也避免给自己带来烦恼和困惑。
      【关键词】舆论监督 新闻报道 写作技巧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因舆论监督报道影响大,关注的人多,因此不能出现一点差错,否则就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新闻官司。这就要求记者在写作时必须讲究艺术技巧。有哪些写作技巧呢?在此,笔者浅论之。
      一、讲究分寸,留有余地
      有的记者社会责任感很强,采访很认真,但写出来的稿件常出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写作时没有把握好度,说起话来咄咄逼人,不仅损害了新闻工作者的名声,使被批评对象不能心服口服,还容易使读者反感。
      写舆论监督新闻不同于表扬新闻稿。写表扬新闻稿,八分好,讲成十分好,别人只会说你“吹牛”,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如果是舆论监督新闻,不仅来不得半点浮夸,还要讲究分寸,不要把话说满,不能感情用事。写出来的每一句话都要有根有据、入情入理,经得起推敲。
      在此列举一篇笔者采写的新闻稿。今年3月,东至县胜利镇农民章某某反映,他在镇街道一家电视机专卖店购买了一台电视机。今年正月初二,他们一家人到亲戚家拜年,当天中午,邻居打来电话说他家电视机爆炸引起房子着火。他到家后,家里已烧成一片狼藉,家具、物品被烧,楼房被烟熏黑。章某某要求电视机厂家给予8万元赔偿。
      采访前,笔者联系了电视机经销商和电视机生产厂家,经销商说起火的原因是电视机爆炸导致的,厂家对此也没有否认。可是,笔者在现场采访时,看到这户人家的桌椅已经全部烧成炭了。如果是电视机爆炸,邻居听到爆炸声就去抢救,火很快就会被扑灭,桌椅不可能烧得那么厉害。
      因此,笔者在写稿时留有余地,没有肯定失火的原因是由电视机爆炸引起的,而是在稿中建议这户人家找有关部门鉴定起火原因。果然,最后鉴定电视机爆炸是由外部起火引起的。
      二、稿件中体现多方声音
      有的记者采访时,因为不敢与被监督对象正面接触,仅仅采访当事人一方。有些记者在写稿时为了支持一方,有意识地强调一方的观点而隐瞒另一方的说法,这种做法是不公正、不客观的。记者在写稿时应讲究平衡意识,在报道时要给被批评对象发表意见的机会。
      如前段时间,《京华时报》刊登的《安徽太湖县安置房如纸糊 户主不小心踩穿楼板》文章。报道了太湖县最大拆迁安置小区自去年年底以来,五十多户居民的房屋陆续出现承重梁、屋面、外墙裂缝和渗水等现象,部分住户家中甚至出现楼板踩穿、房屋沉降的情况,激起当地拆迁安置户的普遍不满。
      文中,作者不仅采访了安置小区的居民,还采访了被批评对象,如包工头、太湖县开发区管委会、太湖县国土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太湖县政府。可见,作者给了被批评对象充分的说话机会,这样的稿件就更加客观公正。
      三、借用他人话语批评
      写舆论监督新闻稿,一定要客观报道。客观报道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要避免记者的主观倾向,按事物的本来面目报道事实,在批评被批评对象时,最好借用专家、律师、权威人士的口来驳斥对方,这样,力度大,更有说明力。
      比如,获得第十七届全国省级党报舆论监督好新闻一等奖的《气瓶检测站能否把住安全关?》一文,内容是,山东省东营市自出租车“油改气”以来,东营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先后批准建了5座气瓶检测站,目的在于严把气瓶质量关。可是由于增设的检测站过多,又缺乏有序管理和有效监管,导致恶性竞争,使得原本技术含量颇高、专业性极强的气瓶安检流于形式,从而埋下重大安全隐患。
      东营市车用气瓶检测站之所以恶性竞争,与当地质监部门放松监管,批建检测站过多有着直接的关系。文中,作者没有直接批评当地质监部门,而是引用当地特检部门一位人士的话说:“批建这么多检测站,实在是在财力、人力上的极大浪费。”同时,在稿件中,作者还采访了石油大学的一名教授的话:“造成这种巨大浪费,是政府部门不切实际、滥批建的具体表现。而放松对检测站的监管,任其恶性竞争,最终是要用血的代价偿还的。”
      可见,作者巧妙地借用政府人士、专家的话对当地质监部门提出了批评,比作者自己站出批评要有力得多。
      四、以法律为依据,防侵权
      我国到目前还没有一部“新闻法”来全面规范记者的舆论监督工作。随着各家媒体舆论监督报道力度的加大,有的人视舆论监督为洪水,认为记者在添乱。一旦稿中出现了差错,轻则受到被批评对象指责,重则引来新闻官司。
      据了解,近几年来,中国因舆论监督引发的新闻官司已经超过1000起,新闻界的败诉率约30%。即使有的胜诉,也使自身精疲力竭。
      记者要想避免新闻侵权官司,主要是平时多学习法律知识,做“律师型记者”。每次舆论监督采访之前,记者都要深入学习与自己报道内容相关的法规、政策。比如,采访征地类事件,就要学习土地法规政策。采访环境污染类事件,就要学习环境法律、法规。采访“新农合”类事件,就要学习“新农合”方面的政策。只有掌握了这些,采访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批评才有依据,写出来的稿件才能“立”起来。
      此外,不仅报道事实要属实,还要做到在用词上要有法律意识,不要轻易用判断词、结论性文字、定性的词语,以免侵权。
      五、善用对比法
      写作舆论监督稿,要善于运用对比法。因为,巧妙地运用好对比法,可以起到揭露矛盾,深化主题的目的,使批评的效果更好。对比法分为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两种。
      横向对比的例子如:2006年,笔者采写的一篇名为《同时失耕地 生活两重天》的稿子。报道了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龙井、永兴两村土地全部被征收完了。政府给予的征地款每亩15000元,且镇政府、村里从中每亩扣留1000、2000元用于办企业。但10多年过去了,至今没办成一个企业。如今,当地农民生活没保障,每天艰难度日。同样是土地被征用的该镇广惠村,却成功地办起了企业。村里将失地农民转化为工人,除了少部分村民不愿进工厂自办企业外,其余的大部分村民都进了工厂,现在职工每个月都拿到1000多元工资。同时,村“两委”还积极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笔者将广惠村和龙井村、永兴村对比报道,从而更加有力地批评了龙井村、永兴村“两委”的不作为。
      纵向对比的例子如:2007年,霍山县诸佛庵镇狮子山村农民向笔者反映,当地数家企业排放污水和有毒气体,给当地农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污染。笔者采访时,看到当地有条小河,河面上漂浮了一层企业排放的污油,河里几乎看不到鱼虾。写作时,笔者根据当地村民的口述,将这个以前空气清新、河水清澈的小山村进行了还原。使以前的小山村和现在的小山村对比,从而显示企业排污对当地农民身心的伤害。
      六、细节要真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特别是舆论监督报道,要求记者不仅在采访时力求洞悉事件真相,而且在写作时一定要用事实说话。因为有些批评对象会千方百计挑稿件毛病,任何细节上的破绽都会授人以柄,并产生纠纷。
      真实包括新闻主体真实和细节真实。细节真实包括新闻引用的各种材料,如数字、史料、新闻背景等,都必须确切无误。在可能的情况下,要找原始材料,并请权威人士或当事人、知情人核实。稿子发表前,最好要对稿子进行核对。
      如今年6月初,怀宁县腊树镇村民陈某某反映,他流转了1000多亩农田,因连日干旱,皲裂的农田无法插秧苗。而他流转的农田附近就有一条干渠,干渠直接连接该镇相邻的太湖县花亭湖水库。当地有规定,申请用水单位只能是镇政府,可是当地镇政府不愿申请。笔者调查后,写稿批评了当地政府。稿子见报后,当地政府反馈虽承认自己的错误,但对方一再强调陈某某只流转了600亩农田,并非1000多亩,说稿子有误。之后,笔者仔细核实,陈某某的确只流转了600亩,因这一数字有误,笔者非常被动。通过这件事,让笔者真正体会到舆论监督稿不能有一点细节错误。
      七、用白描语言
      写舆论监督报道,批评所要表达的是一种观点和态度,而不是一种情绪。不能掺杂不良的感情因素,否则批评报道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公正性。
      写稿时,批评对方不要用非常生硬的、讽刺的、挖苦的语言,避免感情用事,避免使用侮辱性语言,不用教训的语气。在报道中,少用形容词和副词,多用不带感情色彩的中性动词。
      写舆论监督类新闻稿,尽量用白描的手法。白描是只用简练的笔墨,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写的写作手法。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使文章中的内容全是事实的再现,更能反映新闻的客观性,符合新闻的真实性。比如,在写稿时,多运用直接引语。
      八、借用引语增强报道力度
      当前,很多报道缺少直接引语。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就曾尖锐地指出“中国新闻文风的癌症:没有直接引语。”直接引语的运用对于增强报道力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获得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检讨材料就是弄虚作假的证据!”》文章中大量使用直接引语。文章内容是,贵州省召开煤矿安全生产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会上,该省盘县副县长易某某只字不提将应关闭的矿井不关闭,并非法组织生产的事实,却大谈如何做好下一步工作。会上该省副省长孙国强怒斥副县长易某某的行为,文章中副省长的话基本都用直接引语,就连文章的标题、导语都用直接引语。
      这篇文章直接引语的运用,推动了情节、体现主题,人物鲜明个性,现场感极强,让读者闻其声如见其人。此外,运用直接引语还防止了作者主观臆断,滥发议论。
      需注意的是,引用别人的话语时要一碗水端平,尽量直接引用各方观点,而不应只引用一方话语。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农村版报社)
      责编:周蕾

    推荐访问:浅谈 舆论监督 写作技巧 浅谈舆论监督新闻的写作技巧 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新闻舆论监督案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