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汪道涵 [汪道涵把新闻教育推向对外传播大舞台]

    时间:2020-07-16 07:25: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2005年初冬,刚刚从国务院新闻办主任任上退下来的赵启正来到上海瑞金医院看望90岁的汪道涵先生。在汪老的病榻之侧沿墙放着几个不及人高但宽阔的书架,上面放着三四百本书。汪老说:“你看我已是‘四管齐下’了(导尿,输液等等)。”他让护士从书架上取下3本灰色的厚书给赵启正看,那是一套新出版的中译本《近代数学》。汪老说:“我已看了复变函数一章,温故而知新嘛!”
      汪老接着问赵启正,清华大学的新闻教育办得怎么样了。汪老对赵启正说:“一定要有战略眼光,你一定要继续不遗余力地支持清华大学新闻教育,特别是支持清华国际传播中心的发展和壮大。”
      汪道涵是赵启正的老领导,曾任上海市市长、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这是赵启正最后一次与汪道涵先生谈话,一个月之后,汪老病逝了。
      1998年秋天,我接到哈佛大学新闻政治与公共政策中心主任马文・卡尔博的邀请。卡尔博要我去那里做研究员并撰写研究论文。去哈佛之前,汪道涵先生约我去上海一座小楼里长谈了一次。汪老请他的助手黄仁伟教授(现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参加了会见。汪老嘱咐我:在哈佛期间,一是要注意师人长技以自强,二是要看看哈佛这个研究中心作为智库是如何运行的。等你从哈佛回来,考察一下中国哪所大学合适,也在那里创办这样一个新闻政治与传播研究中心,既为国家提出政策咨询和建议,同时也为国家培养对外传播急需的人才。汪老还嘱咐我,在哈佛期间,要与刘康、崔之元、王绍光和王希这些已经在美国有名的大学获得教授头衔的中国学者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听听他们对中国国际战略和国际传播的意见,并希望我与这样一批优秀的海外学者形成一个紧密的学术团队。令人欣慰的是,几年后,崔之元来到清华教书,王绍光成为清华大学的长江学者,刘康担任了上海交大人文研究院院长,王希被聘为北大历史系长江学者。
      1999年7月初,我从哈佛一回来,汪老即向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推荐我到清华创建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几天后,王大中校长、胡显章副书记在清华大学甲所请我和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刘康教授(清华新闻学院副院长史安斌读博时的导师)吃晚饭,面议筹建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的设想。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于1999年7月15日决定成立校级文科重点研究机构――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并调我来清华。新华社社长郭超人在我的商调函上批了这样一行字“祝李希光同志在清华大学取得更大的成就”。
      清华大学为这个中心设定的建设目标很清楚:1,建议参与国内政策的形成;2,参与设定全球性议程的形成;3,创造能转变为政策的新思想;4,为政策建议提出政策论点和论据;5,具备出思想的人才、经费、与政府的沟通渠道、变思想和建议为政策的机制。汪道涵后来称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是为党和国家重要决策和实施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国唯一的国际舆论研究机构”。
      中心成立之初,没有科研经费,当时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希从个人特别经费中拨付了4万元,胡显章副书记从个人特别经费中拨款2万元。
      1999年8月,清华国际传播中心国际协调员刘康教授代表我赴上海向汪道涵汇报了中心的建设计划。汪道涵对刘康说:“在美国,事关国家利益的研究都受到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在哈佛、普林斯顿等建立学术重镇成立研究中心,凝聚和培养人才,然后再逐步形成学科,建构理论体系。你要转告希光,美国的这个发展经验对清华大学新闻学科建设非常重要,值得借鉴。过去有个观点‘师夷之长以制夷’,今天可以改成为‘师夷之长以自强’。”
      1999年10月,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顾问、中国外文局前局长林戊荪赴上海向汪道涵汇报中心筹建进展。1999年12月初,汪老在时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刘鹏的陪同下,在北京他下榻的寓所听取了我关于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筹建工作的汇报。会见时,时任校党委副书记胡显章代表当时的王大中校长和贺美英书记表示,清华大学将全力支持李希光建设好中国当时唯一的国际舆论学术研究智囊。在这次会见中,汪道涵就清华大学新闻教育、人才培养,特别是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发展道路、方向和特色发表了重要意见。汪道涵说:“要研究最急迫的战略问题,紧紧扣住现实实际问题,从国际战略的高度为切入点,以研究国际政治中的实际问题为主导;从国际政治的需要出发,把学科搞起来,逐步完善成为一个重要学科。”
      2000年春天,汪道涵不顾年事已高,来到北京,约我与时任中央外宣办主任的赵启正和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熊光楷共进午餐,就清华大学国际传播中心的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和清华大学的新闻人才培养,高瞻远瞩,再次提出了未来清华新闻学院的办学思路和方向。在这次会见中,汪老说:“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不仅取决于它的综合国力,而且与它的国际形象有密切关系。研究国际传播,特别是美国媒体,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极大的学术价值。我们要用当年研制两弹一星的精神来重视国际传播这个重大课题,要研究和了解我们所面对的现实,研究如何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使清华大学在新闻学、政治传播和国际传播领域成为能与西方传媒和学术水平等对阵的学术重镇。”
      2000年1月,王大中校长签发了聘清华大学国际传播中心顾问汪道涵、赵启正和林戊荪担任清华大学兼职教授的聘书。在此后的几年里,汪老一直在为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资金募集操劳。他多次与中央相关部门领导商谈对清华大学新闻学科建设,特别是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经费支持。他还专门邀请有关部门领导到上海讨论支持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途径和资金来源。
      在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筹建时,清华大学领导曾邀请汪道涵先生担任新闻学院院长,被他婉拒。汪老委托他的一位战友担任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顾问委员会主任,这位顾问委员会主任同时邀请中央和国务院的几个部门的主要领导担任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顾问委员会的成员,促使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早日成为世界最有影响的学术重地。在汪老和他的战友们的推动下,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十分重视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十多年来,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外交部、国家民航总局、卫生部、中央台办、国防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都给清华大学国际传播中心委以重要课题。

    推荐访问:推向 舞台 汪道涵 汪道涵把新闻教育推向对外传播大舞台 汪道涵与清华新闻教育 国际传播研究前沿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