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0-07-09 07:18:2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自我教育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独生子女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因其特有的时代特点,在高校的自我教育方式及途径也值得探究和尝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1-0031-1
      
      自我教育是一种主体和对象统一于一身的教育方式。自我教育处于教育的基本方法层次,是教育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分为群体和个体两类具体形式。作为一种教育方式,自我教育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形式和途径,其特点在于自我教育过程中个体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它以外在教育为前提和基础,受外在教育力量影响。可以说,自我教育是建立在主体意识基础上的一种主动、自觉的内导教育。自我教育尊重了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了人的主体性,发挥了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
      
      一、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必要性
      
      (一)价值观多元化且竞争意识强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一系列观念不断多元化,而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选择“多变”的时期。作为较为活跃的“社会群体”,大学生在离开家庭、家长看管下享受自由生活的同时,也在经历着这个时期价值观念上的激烈冲突。
      
      (二)自主意识增强且受挫力不足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是在家庭“呵护”中成长起来的,特殊的成长经历和社会环境造就了他们自尊心强、自主意识较强的特点。他们往往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独有的观念,有意识地追赶社会的潮流。在校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正是个体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有学者称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的“承上启下”阶段。大学生在经历了高考的独木桥后,升入那向往的象牙塔,有的如脱缰的马,尽情享受着没有父母的管制、高中时班主任的时时叮咛的自由。当代大学虽然自主意识增强,但却不等同于自控力的增强。新时期大学生具有鲜明的心理特点:自我意识增强却发展不成熟,独生子女教育背景下自我中心意识严重,具有很强的叛逆心理,自制力低,在意志力方面有显著发展却不稳定。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变灌输式教育为诱导式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乃自我教育。”国内教育家叶圣陶也曾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不教育不是放弃教育,而是通过自我教育达到非被动教育的状态。针对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特点,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是为他们所排斥和叛逆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停止,却也不能按部就班地依照旧有的方式继续。因此,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教育载体就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信息和行为交流的过程,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唯有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才更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和想法,也才能让师生间的交流更有效、更有的放矢。大学阶段的老师最重要的任务不仅是教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其独立的自我教育、自我修正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其思想走向成熟。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引导,鼓励学生踊跃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可以采用研究、探讨以及辩论等形式。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感受到了尊重,也就是让他们有了独立性、平等性。这样才能加强教育者与学生间的对话和沟通,从而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需要,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恩格斯指出:“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行动动机,才能使它行动起来”。“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原发性力量,促使人与世界关系的建构,实现了人向世界的开放”。因此,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激发其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其在一种平等、放松且相对自由空间中进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应适当给予学生监督和鼓励,并及时指出他们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点或不足,更好地调动其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鼓励学生进行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
      大学初始,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和思考。同时作为教育者,更应积极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自身的能力能够得以形成和发展。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机会直观生动地接触社会,增强个人对社会的适应性。另一方面,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将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来对自己进行检验和评判。大学生开始是在实践中进行自我审视和自我教育,而后往往会更为主动地进行自我管理,并在这种不断的自我纠正过程中,提高个人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优化校风,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及氛围
      一般而言,自我教育分为个体自我教育和群体自我教育两种形式。群体自我教育是指某一团体内部通过座谈会、辩论会、民主生活会、竞赛评比等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来实现互帮互学,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群体环境会激发个体的能力及潜力,而同时,个体的自我认识能力及自我教育能力也同样可以影响到整个集体的水平。因此,应建立良好的集体环境,发挥集体熏陶作风,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影响和导向。
      学校应塑造典型模范,加强其教育示范作用,激发个体自我教育的主动性。通过树榜样、立典型的示范性引导,使学校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使学生在思想主流引导下自觉地加强自我教育。
      
      [参考文献]
      [1]任晓梅,如何在教学管理中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
      [2]孙明,朱洵,探索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1)
      [3]涂喻翔,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推荐访问: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 自我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