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活得最有魅力的生肖女_引古诗文活水,,增新文章魅力

    时间:2020-02-22 07:16:4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古诗文是我们中国文化的大宝藏,是我们文化的精华。   我们中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这些精华,我们对它最熟悉,也最了解。现在中学生作文在深度和质量上总是拓展不开。究其原因,就是语言的贫乏和缺乏文化素养。要解决这一问题,作文时必须要学会活用古诗文。况且“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之无文,考试也难以获得高分。考场作文是考生向阅卷老师展示写作才华的机会,引经据典,活用古诗文就能增加文章语言力度、思想深度,产生醒人耳目、耐人品味的积极效应,给读者造成一种内容博大、力达千钧之感。
      那么具体说来,我们在作文中应如何用好、引好古诗文,让它们为我们的作文增加魅力呢?我们可从如下方面入手:
      一是巧引古诗文亮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拟一个好题目很重要,这就像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个陌生人,如果这个人注重外表,衣着讲究,我们就会多看他几眼,并且可能还会“一见钟情”,迸出“爱情”的火花。至于他的心灵是否也如外表一样美丽,这就需要日后慢慢的检验了。可是中考作文的阅卷老师可没有那多的时间来慢慢检验我们的作文,他们往往也受美丽的第一印象的“诱惑”。醒目而新奇的标题很能够立刻吸引阅卷者的眼球,让阅卷者眼前一亮,你的文章才可以脱颖而出、鹤立鸡群。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诗句拟题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引用。例如福建考生的《一蓑风雨任平生》,引用苏轼《定风波》语句,作为题目,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可谓“一石双鸟”;二是化用诗句。如有一年高考上海卷关于流行文化的话题,有的考生将题目拟为《忙兮忙兮奈若何》标题由项羽的《垓下歌》中的“虞兮虞兮奈若何”典化翻新而来,给人一种幽默调侃的怪味感觉。文题所透露出的几丝茫然与无奈,正是吸引读者阅读的强大磁力所在。
      二是借诗文名句增文彩。有的诗文因某句精彩而光耀千秋,我们写作时完全可以把它引出来为我所用,也让我们的作文攒攒光,借借彩。我们写作时可以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如《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
      “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这个开头由情景入手,化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自然引出对落叶的联想,然后再引用龚自珍的名句,恰当地诠释了“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一哲理话题的内涵。这样处理,使文章在开头便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从而避免了“开门见山”式说理可能会有的干巴枯燥。
      写作时也可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如《照海倚天》的结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如电地过去,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也许也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这里三处引用贴切自然不显斧凿,使文章文采飞扬,情理交辉,意蕴深远,辨证而深刻地评价了曾国藩这一历史人物,实在是一记漂亮有力的“豹尾”。
      三是借诗文结构美形式。我们知道,古人写诗做文有一个名显的特点,就是很讲究章法。每一首(篇)诗文都有其完整的行文结构与写作脉络.再加上古诗文本身言简意丰、音韵和谐,套用古诗文来铺设文章的行文结构.不仅能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而且更能给人以典雅优美的感觉,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打动读者。如湖南高考优秀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做出了很好的示范。这篇作文直接套用白诗的结构形式,将《琵琶行》一诗中有关音乐描写的诗句,直接抽取出来、编织出全文的行文结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间关莺语花底滑”,“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座中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原诗为‘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些诗句在《琵琶行》中本身就是串连诗歌内容、编织抒情脉络的关键诗句.被引用为文章行文转换的语言标志.不仅巧妙地串起从小到大父母对“我”的关爱与教育的一些生活细节.而且使文章的行文结构放得开又收得拢.读来自有别样的韵味。
      四是借诗文名句彩内容。引用诗文名句不仅可用于文章的结构,行文中的点题、点晴等也可引用诗文名句。这种语段的构成主要是连用古诗文名句形成整句,也可在段首或段尾加总提句或总结句。例如:(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是恋情的思念;“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亲情的思念;“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是友情的思念;“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是乡情的思念!(连用古诗文名句形成排比)(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走进春天,你会发现春天的色彩,瑰丽、灿烂;“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走进春天,你会发现春天的形象,清新、明丽;“浅深春色几枝含,翠影红香半欲酣”,走进春天,你会发现春天是美好、馨香的;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走进春天,你会发现春天还是自由灵动的;春天哟,春天,紫燕翻飞,柳丝吐芽的春天;万物兴盛,如花美眷的春天。走进春天,融进春天,你就会成为春天的一朵芽苞,一泓碧潭,一枝花叶,一个翩然欢翔的飞燕……(先连用古诗文名句形成排比,具体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再用抒情性语句加以总结)
      引入诗文名句也可适合用于议论性和抒情性散文中。在文中,可用作开头段引出话题。如:吟着谪仙的“清溪似我心”,我看到了溪流的清亮;读着王维的“清泉石上流”,我感到山泉在泠泠作响。“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是江水的怒吼;“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是大河的歌唱――但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百川总是要归海的。(《面对大海》)也可用作结尾段总结全文强化主题,如:“水可干而不可夺湿,火可灭而不可夺热,金可柔而不可夺重,石可破而不可夺坚”,这是一种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也是一种人格。“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更是一种人格。人格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素质,是一种美德。人格是人的灵魂,它让人有了重量;人格是人的脊梁,它让人有了高度。(《人格的魅力》)
      引用诗文名句出彩作文的内容除了表现在开头、点题、照应上之外,我们也可对古诗文进行适当的改写,为我所用。好的古典诗文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简而意丰。能够通过鲜明的形象和富有张力的表达唤起读者无尽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对古诗文的改写.来传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也能让自己的作文呈现出迷人的色彩,平添些许的诗意。当然。改写不是对古诗文的纯机械翻译。而是对古诗文的一种再创作、再提高和个性化鉴赏。如江苏考生的《东坡的选择》就是采用这种写法获得成功的。这篇高考作文化用苏轼《前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境.将苏轼一生的遭遇聚焦于一个感伤而又旷达的赤壁之夜.写出了苏轼的“心灵的选择”.既摄取了原作的神韵.又出之以新的情调。改写可以是化用意境,再现古诗文的情景.也可以从古典名篇中寻找“空隙”,对内容加以创造性的改造。如江苏考生的《(孔雀东南飞)新传》“活用”古典文学资源,根据话题“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对《孔雀东南飞》大胆改造而成的“故事新编”,在生动而颇具情韵的叙事中.讲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中国式离婚”.体现出了考生独到的创新精神,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洞察。
      五是连引诗文深内涵。在作文中,我们也可连续引用古诗文名句,从而深化文章的内涵。如一篇题为《寂寞的意韵》的作文片断:“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
      从这篇习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引用古诗文名句可单用,也可连用。尤其是连用,可构成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精彩语段。上文所选语段连用五句古诗词名句,让“寂寞”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使文章底蕴厚实,充满典雅蕴藉的诗意和丰富的人文气息。

    推荐访问:活水 魅力 古诗文 引古诗文活水 增新文章魅力 引古诗文活水增新文章魅力 引古诗文活水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