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阅读答案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教学札记三题]

    时间:2019-01-19 03:32:4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文章主旨需要在深究中挖掘出来。      刚教完《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觉得最值得深究的就是哲学家死后,他的弟子们从哲学家最后一课中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哲学家引导他的弟子用一年的时间去感悟。我在教学时问学生:“弟子们想的办法不行吗?不能根除杂草吗?”
      “可以除掉杂草,但是必须每年除草,杂草才不会重生。”
      “用火烧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还是会长出来。”
      “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但是,石灰过期,杂草又会生出来。”
       “斩草除根可行,但是草非常容易存活,草的种子很快又会生出草来,所以这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是啊,所以,只有在上面种上庄稼,杂草才真正能被根除。
      你又是怎么理解“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为了帮助学生学得更扎实,我把问题分解“灵魂里的杂草”指什么?“美德”指什么?“占据”是怎么回事?
      “‘灵魂里的杂草’,就是人的灵魂里一些肮脏的念头。是不好的东西。”“比如:坑蒙拐骗、贪图安乐、偷鸡摸狗、损人利己等等。”
      “‘美德’,就是美好的、高尚的品格,比如:团结互助、关心弱小、奋不顾身、舍己为人等等。”
      “‘占据’,是指用美好的东西代替坏的,用纯洁的心灵感化肮脏的灵魂,使人通过教育、熏陶净化人的心灵,人的灵魂。”
      我觉得,课上到这儿,可以说是完美的了,学生基本上领会了本文的主旨,感受到美德的重要,体会到一个人不仅要有学问,更要具有美德。
      今天,坐在办公室里,同室的老师也教六年级,他问我:你怎么和学生说哲学家的学生们的办法的?我就把自己的教学过程陈述一遍,他说,其实还不够,他们的办法之所以不可行,是因为即使用他们的办法根除了杂草,又怎么样呢?一片荒地还是一无是处。只有种上庄稼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正如人一样,一个人活在世上,碌碌无为的一生,看起来没有什么肮脏的灵魂,但是他对社会没什么作用,而一个具有美好灵魂的人,他就是把优秀的东西传承下来了,也成为更多人的榜样,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文章的思想含义是在不断的品读中挖掘出来的,那位老师的分析更透彻地剖析了人应该怎样地活着,这也是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之一。
      
      二、好课文总有一两处“亮点”
      
      有这么一句话,叫做“文似看山不喜平”,是说文章要有精彩之处,不可平淡,有了精彩之处,文章自然会“亮”起来,令人耳目一新,为之叹服。
      这篇《哲学家的最后一课》的亮点何在呢?大家一定会把文章的结尾视为精彩之处。的确,这篇文章的结尾为文章增色不少,是文章的闪光之处,它把哲学家最后一课的意义揭示了出来,给人以深深的思考,使人领悟到关于人生,特别是为人修养的真理――用美德占据灵魂。
      文章先叙述一件事情,哲学家给学生上最后一课,平平常常,似乎没有什么过分特别之处,而读者读到结尾时却豁然开朗,在内心闪过一丝会意的微笑,顿时觉得这篇文章立意深远,构思巧妙。原本平淡的叙述也因结尾的升华而显得充满了智慧的高度。寥寥数语,可以使文章顿生光辉,文章中的精彩词句的作用功不可没。
      让文章亮起来的方法很多,有的通过细致的描写来实现,有的依靠动人的情节,有的则警句发人深思,有的借助于情感的抒发……无论哪种方法,读者总能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词句――使文章灿烂生辉的地方。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一定要告知他们,为了把自己写作的意图说清楚,不要吝啬自己的笔墨,可以根据需要也来一些精彩之笔,使文章更有深度,令读者眼睛为之一亮。
      
      三、教书与育人应该有机结合
      
      “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上面中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填满它。”这话说得多么好啊!
      教看完这篇课文之后我想,那些弟子如果缺了这最后一课,即使学富五车又有什么意义呢?联想我们今天的教育,新课程要求教书育人并重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但在日常工作中,有的教师只注重教学上的责任而疏忽育人的重要性,甚至认为找孩子谈心等育人事情不是科任老师的责任。这,是完全错误的,也是有悖教育主旨的,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必须加以纠正,教书与育人应该有机地、紧密地结合起来。
      学生应从小打下良好的品德基础,这会使之终生受益,也能使他们将来真正立足于社会,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之才。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孩提时期的道德品质、习惯往往影响人的一生。一个人如果在孩提时期养成了任性、自私、好逸恶劳等恶习,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便很难与人相处,更难以适应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空有学识却不能有利于国家和社会。
      
      附:《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教学简案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把握记叙过程,感受哲学家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
      2.理解最后一段的含义,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3.促使学生明白,一个人光有学识是不够的,还要有美好的品德。
      二、教学流程
      (一)教师提出下列问题,供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这位哲学家的一群学生漫游世界回来了,他们个个早已见识广博,知识丰富,都成了学问家。如果你就是他们的老师,接下来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2.那么哲学家是怎么做的? 这群学生又有何反应呢?
      3.他们为什么感到惊愕呢?
      4.这么简单的问题,学生们也是很快就回答完毕。面对学生们的回答,哲学家表态了吗?为什么他不表态?
      5.学生们想的办法不行吗?不能根除杂草吗?
      6.最后一课就在平平常常中结束了,他们约定一年后在郊外再见,学生如约而来时,他们见到的是什么呢 ?醒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7.哲学家想告诉学生但却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的人生哲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读了最后一节,你的收获是什么?
      8.哲学家是睿智而深刻的,不愧是一个“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即使他的最后一课也不会偏离他一生探索的主题――关于人生的真理。而他的学生也不愧为满腹经纶,他们都对“杂草”的意义有了深层的理解。你们明白了吗?“灵魂里的杂草”指什么?“美德”指什么?“占据”是怎么回事?
      9.那些满腹经纶的弟子们,通过实践、观察、比较、亲身体会到人生哲理。他们把这条人生哲理,写进了书籍之中,目的是什么?
      二、学生小组交流,全班讨论以上问题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相机落实“满腹经纶、饱学之士、惊愕”等词语知识,并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自由朗读、齐读、熟读,同时抄写并背诵哲理性语言。
      三、巩固延伸,开展语文实践活动(选做两题)
      1.把这个故事讲给比自己低的年级学生听,并把道理告诉他们。收集哲学家的名言。
      2.你觉得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上得怎么样,谈谈你对这位哲学家的看法。
      3.把课文最后两句话工整地写下来,制作成一枚书签,或写成一幅书法作品,送给自己或自己的好友。
      说明:《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见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新店镇利群小学)

    推荐访问:札记 哲学家 一课 教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