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关于初中生道德底线教育的探究

    时间:2021-07-16 08:00: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公民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基础教育中道德底线教育的实质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社会大环境中,道德滑坡已为全社会所关在注、所担忧。初中阶段道德底线教育的状况及学生道德素养令人堪忧。本文是笔者在多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实践中对学生道德底线教育状况的思考。
      关键词:道德底线 道德素养探究基础教育
      
      2011年 10月21日零时32分,遭两车碾压的广东佛山女孩小悦悦离开人世,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花提前凋谢。于是网络上充满悼念小悦悦的声音。一个年幼生命的离去,带给我们的是巨大的心灵震撼,她引发了一场关于道德危机的全社会的大讨论。无独有偶,11月16日9时10分,甘肃省正宁县小博士幼儿园聘用司机杨海军在送幼儿园小朋友回家的途中,与另一相向而行的东风自卸货车迎面相撞,造成连同杨海军在内的21人死亡、43人不同程度受伤的重大交通事故。仅能容纳9人的小面包车却被挤进44人,尽管有财政不足、人多车少等诸多原因,但也不难看出有道德缺失的存在。
      一系列的事故让人触目惊心。也使人们更惊醒地认识到思想道德建设刻不容缓,它直接制约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宏伟目标的实现,影响着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那么,正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初中学生的道德底线教育情况如何呢?请看下面两组调查数据:
      (1)为了了解这个情况,我在所任的八年级四个班级中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令人深思:对于一般的思想道德要求答的人数较多,如平等、尊重、宽容、信任、被关注、被接纳,分别占的比例是18﹪、15﹪、13﹪、20﹪、12﹪、11﹪,共计89﹪。而我们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一些较高的思想品德要求答的人数较少,如爱国爱乡、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分别是4﹪、3﹪、2﹪、3﹪,共计11﹪。
      (2)2011年11月16日,浙江省余姚市第二届课堂节上,扬立群老师上了《做诚信的人》展示课。她用多媒体放映了这样一则事例:2006年11月20日,南京市西门广场83路公交车站上一老太跌倒在地,正下车的彭宇上前搀扶,并陪送受伤徐老太至医院,事后老太称是彭宇造成她倒地后果,诉至法院后彭宇成为被告。彭宇极辩自己未冲撞老太,上前搀扶只是做好事。法院一审后判决双方均无过错,但仍要彭宇适当补偿赔款45876.6元,即承担老太十来万块医药费的40%,彭宇不服上诉。后在上级法院关注下,二审时“和解”、撤诉,据说双方都“满意”,但彭宇最后赔没赔钱、赔了多少钱,均未向社会公布,彭宇后亦离开南京。设问:①“见到有人过马路倒在地上,你心里会想去帮助他吗?”②“你行动上会去帮助他吗?”现场调查:58个学生中有57个学生心里会想去帮助,占98﹪。只有13个学生才会在行动上去帮助他,占22﹪。这不由得不让我们深思: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符合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吗?教育内容有没有深入触及到学生的灵魂深处?有没有彻底撼动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初中学生道德素养不容乐观。
      一、对思想品德教育历程的反思
      一直以来中学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反思过去多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历程,乃至现在我们身边大多数学校的做法,便不难发现我们曾或者说仍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犯下了以下错误:①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满堂灌”加“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成为多数教师和学生夺取“考试高分”的法宝,它完全忽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忽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②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传授知识为重点: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由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③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尽管借助一切可能的教学手段,但还是借助各种实质上是灌输的方法使学生无批判地接受某种固定的道德价值,以达到使学生想“正确”的东西,做“正确”的事情的理想目标。
      正是因为如此,思想品德课成了中学教育中“最容易教”和“最容易学”的课程,在教师心目中成了“思想品德课哪个上还不是一样,不就是勾、划、背吗”;在学生心目中沦落到了“最不受欢迎”的地步;在领导心目中更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不管谁来上都行,只要见到分数就行;在家长心目中就是讲大道理,喊空口号而已。由于常年不被重视,所以,家长在期中期末大考之后从不过问孩子这门功课的成绩和效果。学生就是在学校出了过错,那也是班主任的事,与任课老师无关。
      新课程改革把思想品德课从“天上”拉回到“人间”,思想品德教育也从“理想化”走向“现实性”。课程内容经过了较大幅度的修整,把“高度”降低到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层次上来。
      美国著名思想家柯尔伯格在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时指出,人的道德发展分为六个阶段:服从与惩罚的道德阶段;朴素的快乐主义和工具主义;好孩子定向阶段;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契约与守法的道德定向阶段;道德良心或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他认为道德水平的发展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就是从简单的是非好坏到社会责任感、为人民服务。只有低水平的道德素质达到了,才能进一步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要求。是有层次的,具有不可超越性。
      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关于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的内容是需要的,但是如果过分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甚至要求初中学生达到无私奉献的境界,期望值未免太高。脱离学生实际的教育也只能导致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对这门课“敬而远之”的结局。有句诗是这样说的:即使做不了红花,做片绿叶也是一种奉献。雷锋、袁隆平、任长霞等英雄模范人物确实需要值得学生去学习和敬仰,但这种高尚初中生能做得到吗?他们所能做到的也只是自己基本的义务和道德。这就是道德底线,(其实质在于提醒道德主体应当保持其活动的适度,即道德主体应当遵守道德准则。)也正是我们思想品德教育中被忽视的学生实际。
      那么,针对初中学生的道德底线现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二、道德底线教育的想法和做法
      人是有意识、有情感、有内心世界的。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是思想品德课的内在要求。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合格公民是新课程的核心。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对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热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对社会、国家、世界有见识和负责任的合格公民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先,了解学生原有的思想道德基础素养。
      初中阶段,是人生道路上的又一个新的里程。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新的面孔组成一道亮丽风景。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基础,是教师实施道德底线教育的依据和起点,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生原有的道德底线素质包括道德认知水平和能力、道德情感体悟能力、道德性格特征及道德行为能力水平等等。例如,在我所教的班级当中有这样一位学生,在排座位的时候,极力要求坐在前面一些。我问他为什么,他很坦率地回答眼睛视力不好。那为什么不去配一副眼镜呢,这对保护视力是有好处的呀?但他对我的“关心”好像豪无兴趣。面对他漠然的表情,我感觉到他内心必有隐情。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花了好长一段时间与学生、家长联系,了解情况。家长不清楚!我就想起“欲知其人,先知其友”的道理。我找来平时和他形影不离的几个好朋友,通过心理战术,各个击破。最后得知结果竟是配好眼镜就不能玩电脑了。原因很简单,玩电脑影响视力,视力不行就会影响学习,学习成绩不好,家长就会责骂,在家长的责骂声中又怎能玩电脑呢?仔细分析就会理解这是一种很现实很普通的学生生活现象。学生、家长,教师三者心灵之间存在着一道无形的鸿沟,缺少理解,互不信任。学生需要的,在教师、家长那里得不到,教师、家长想要的,孩子不喜欢。何怪之有!

    推荐访问:初中生 探究 底线 道德 教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