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两课”教学与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1-06-23 16:01:4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张全省(陕西宝鸡文理学院社科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是指大学生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认识、社会权利和义务的了解、社会责任的认可,以及对实现自身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所采取的手段的理解。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造就社会合格公民,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两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通过“两课”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质,使大学生成为合格公民,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对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推动现代化建设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两课”教学是培养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主阵地、主渠道
      
      大学生作为国家公民,是否具有公民意识,成为合格公民,对社会的进步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落实政治文明和精神建设根本任务的具体内容和具体举措。“两课”教学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不仅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大学生学会做人,尤其要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四有”公民。切实搞好“两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工作,有利于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四有”公民,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具体化,并落实到实处。
      
      二、“两课”教学中培养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
      
      1.权利与责任相统一的意识。公民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意识的辩证统一。但目前相当多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权利了解较多,对于自己对社会和国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却知之甚少,或知道了也不愿主动履行自己的义务,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要通过“两课”教学,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使其懂得作为一个公民,宪法和法律赋予其一定的权利,但也要求个人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只有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能积极主动履行义务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公民。
      2.法律意识。大学生通过《法律基础》课及其他途径,学习并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理论,但实际上许多人却没有培养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形成对法律的信仰。一些学生的《法律基础》课成绩相当不错,但却知法犯法。所以,必须通过“两课”教学强化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使大学生不仅掌握法律的基本知识、观点、理论,形成对法的本质、作用的正确看法,而且要内化为法律意识和素质,自觉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成为既懂得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知识分子。
      3.民主意识。通过“两课”教学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必须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民主的基本内涵,努力培养大学生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意识、平等意识、法治意识、竞争意识、民主与法制相统一的意识,形成关于民主的正确思想和观点。要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掌握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特征,教育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形态的新型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4.公德意识。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部分大学生处理问题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为他人着想和社会服务的思想。生活中讲阔气、搞排场,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劳动观念,个人主义思想严重,想方设法逃避集体劳动。高校是传承文明并使人成为文明人的所在,必须通过“两课”教学强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意识,使大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合格公民,除了具备相应的思想道德方面的知识理论,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辨别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荣与辱的能力,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进而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5.环境意识。要通过“两课”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是相互联系的观点,认识保护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认识坚持可持续发展,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才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保护环境实际上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意识,变成保护环境、造福人类“地球村”的自觉行动。
      6.诚信意识。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然而,当前大学生中却存在着严重的诚信缺失问题。部分大学生平时作业抄袭或从网上下载,考试过程中作弊或顶替,助学贷款不按时还本付息,伪造获奖证书、学习成绩、社会经历,甚至假学历、假文凭,就业时随意毁约等等。高校是大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最后一站,如果不加大诚信教育的力度,待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将成为整个社会信用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因此,通过“两课”教学对大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不仅使他们掌握思想道德方面的知识理论,认识诚实守信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培养造就有理想、有文化、讲诚信、守信用的新一代公民,这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急迫任务。
      
      三、确保“两课”教学中
      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工作富有实效
      
      1.学好理论,认识到位。“两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关系到培养合格公民,因而也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问题。社会成员具备公民意识,特别是民主与法制意识,这是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中介点和精神支柱,通过“两课”教学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及和谐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增强搞好工作的自觉性,确保“两课”教学中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积极推进和富有实效。
      2.以人为本,联系实际。教学之前,教师应就学生的公民道德认识和法制观念现状进行调查,为制定教学计划提供依据;备课时应注意抓住学生思想实际,寻找基本观点和学生思想的最佳“结合点”;讲授过程中,注意抓“反响点” 即学生对教学内容反响较大的知识点,抓“对立点”即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抓“闪光点”即在学校以及学生自己身边的实际生活中寻找榜样,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对基本观点的理解。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到城市文明社区和农村小康示范村实地考察,感受做一个合格公民对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性。组织学生参观少管所和监狱,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作为一个公民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创造条件让学生以公民的身份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以激发公民意识的产生。
      3.师生主体,激活教学。教学中对涉及公民知识理论方面的问题,教师一定要进行正面引导,理直气壮用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理论教育学生,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针对学生在当前社会问题认识上的困惑和疑难,采取新颖、活泼、有趣及富有个性的教学形式。
      4.多門渗透,贯通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要帮助学生树立作为合格公民必须具有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思想品德课要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公民的涵义及公民的权利义务,认识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既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又要努力将所学的法律知识理论内化为法律意识,变成对法的信仰,自觉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如果能够发挥“两课”的优势,多门渗透、有机结合、优化内容、实现贯通,就一定会将公民意识真正融化到学生头脑,内化为学生素质,变成做合格公民,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自觉行动。

    推荐访问:公民 意识 培养 两课 大学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