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关于网络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1-06-20 04:01:1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网络媒体成长起来的一代,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他们学习与生活不可或缺的载体。然而,网络媒体是一个开放的大环境,大学生易受其中不
      良信息的冲击,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产生不良影响。 关键词:网络媒体;大学生;道德教育
      一、网络媒体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
      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互联网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生产、生活模式和思想观念等,对世界的经济发展、政治格局、社会进步、文化交流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科技时代,网络媒体被称为“第四媒体”,它集图像、声音、文字等于一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人们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 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4年 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6.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46.9%;随着 4G手机的推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达到 5.27亿;从年龄结构和职业结构的统计来看,网民中 20 ~29岁年龄段网民达到30.7%,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职业结构中占比为25.1%,学生依然是网民中最大的群体,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可以看出,大学生是我国互联网用户中的重要群体,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必需用品”。
      可见,网络媒体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更像一把“双刃剑”。网络媒体的海量信息和即时的传播方式,冲击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有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而忽视了与他人友善交往,有的大学生试图将网络虚拟性带到学校的学习、工作、生活之中,甚至有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媒体进行诈骗、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因为大学生自身处于成长成熟的阶段,对网络媒体传播的一些不良信息不会自我过滤,而是不加选择地去接受,包括垃圾在内的价值观念以及评判,这使得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必须适应网络媒体的大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将网络媒体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相结合,关注网络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显得非常迫切。
      二、网络媒体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网络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整体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开放的网路媒体中掺杂着多元的文化价值,大学生在道德意识上的困惑和问题也明显增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道德冷漠加剧。如今大学生人手一台手机、一台电脑,加上互联网已经普及各大高校,腾讯QQ、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在大学校园流行,网络交友、论坛灌水、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所需,这导致他们只处于网络封闭的空间内,难以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有些大学生甚至表示自己线上线下是“两个人”。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媒体传播的及时性,饱受热议的话题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判断,例如“老人摔倒扶不扶”“遇到小偷行窃你该怎么做”,大部分学生会选择远而避之,担心自己“摊上事儿”。可见,网络媒体环境下易出现大学生道德冷漠。
      2.
      道德责任弱化。在现实生活中,道德作为无形的规范和约束,人们都以自己的真实面目进行交往,如果你的行为有失道德标准,就会遭到舆论的谴责。而在网络媒体的虚拟环境中,人们可以随意隐蔽自己的真实特征。因此,许多大学生根据自
      己的喜好,在网络上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中不乏偏激、错误的观点。这种随意性使得大学生道德责任感有所下降,导致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骂语、恶语,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
      3.网络暴力频繁。暴力行为包括身体暴力和精神暴力。网络媒体环境中,精神暴力已经被称为“第二杀手”。在暂无法律政策监督的情况下,许多网络论坛充斥着各种语言暴力、人身攻击,“人肉”就是网络暴力的产物。有大学生表示自己在网上聊天或发表意见时,会不经意间使用不文明语言或符号缩写;也有大学生表示,自己遇到过其他网民使用一些带人身攻击性语言,这些现象表明网络暴力频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三、网络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对策
      网络媒体与大学校园日趋紧密结合,网络媒体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要切实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将网络媒体的传播特征与大学生的良性互动相结合。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体认知能力。网络媒体存在大量的信息,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缺乏对信息的认知、鉴别、分析、判断的能力,更缺乏责任意识。所以,引导大学生在信息互动中进行信息选择,增强责任感意识,用强烈的责任感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与渗透,敢于对媒介的负面信息进行批判,用负责任的态度去看待问题,不被网络的负面的信息所迷惑,抵制不良信息,是一种责任。通过提高网络媒体的认知能力,自觉肃清网络媒体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
      2.
      发挥学校道德教育的主导作用。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学校的道德教育需要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所以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需不断研究网络媒体环境下遇到的新问题,不断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才能够顺利推进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结合网络媒体传播信息的特点,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目前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内容比较空洞,更多的大学生希望在原有内容基础上增加一些网络媒体中的热门话题,增加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趣味性。这样,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可以与当下社会的时事相结合,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琛.网络媒体失德现象及道德自觉培养路径[D].西北大学,2015.
      [2]黄星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113-116.
      [3]王羽,王立荣.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探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S1:161-163.
      [4]冯建军,傅淳华.多元文化时代道德教育的困境与抉择[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35-40.
      [5]高德胜.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J].教育学报,2009,03: 76-83.
      [6]第 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http://),2014-7.

    推荐访问:道德教育 网络媒体 思考 环境 大学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