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我国近半个世纪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回顾(下)

    时间:2021-06-19 04:00:4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1 编订教学大纲的经验教训
      从20世纪中叶以来颁布的大纲(包括指示等)的编订和实践过程中,笔者领会到下面的一些经验教训,其中教训往往更令人印象深刻难忘。教材是根据大纲编写的,不言而喻,编订大纲的经验教训在相当程度上也包括编写教材的经验教训在内。
      1.1 正确贯彻路线方针政策对大纲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编订大纲等的指导思想,包括一个时期的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各级领导的指示等,有直接的和间接的,无不来自上面。这些指导思想多半是正确的,是经得起岁月和实践考验的。如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三个面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等。
      也有的是不妥当的。如在中小学进行教学革命搞“多快好省”,致使有的师范院校编了大一水平的教材(我们也编了提高程度的补充教材),造成难教难学,结果只是“昙花一现”。又如,某位领导强调“不要贴政治标签”,“联系实际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基本知识”,并在听取各科汇报时对联系政治的内容均一一“训斥”,结果下面矫枉过正,造成有的大纲一度连爱国主义教育也不敢提,教材内容不敢联系生产实际。
      有的是对领导意图作片面性的理解或用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如邓小平同志的“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的内容”、“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按照中小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只着眼于前一句,而忽略了后两句,这种片面贯彻成为大大提高概念、理论程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际执行的结果是在一个时期大贴政治标签,并大大加强了编入生产技术内容的决心。
      1.2 学习外国要择其善者而从之
      建国初期,有一种言论对建国前的化学教育否定过甚,说什么“过去的教育内容基本上是属于资产阶级体系的”。初期编订的纲要还理智一些,指出“吸取苏联先进经验,参照我国目前的情况和需要,并结合各方面所提供的意见而编制的”。此后,在“一边倒”的日益严重影响下,学习苏联时期的大纲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大纲的编译本,如提出培养国际主义思想和应使学生了解苏联在化学的研究和应用上已产生了伟大的成就。前3套教材实际上是3套苏联教材的编译本。1954年布置搞一个精简指示,只因为苏联不久前搞了一个精简指标,说什么我国必须搞的原因是“苏联学生受不了,我国学生当然受不了”。其后,即使我们亲自做化学实验,实证了苏联化学教材中有的实验做不出来或显示的现象不明显,但“以苏联最新教材中为蓝本”的既定方针还延续实施了若干年。苏联搞综合技术教育,上面改了一个名词曰“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大纲上的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基本上照搬。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才逐步认识到学习苏联大纲和教材存在着教条主义。1963年开始研究中外古今,意图搞自己本国的大纲和教材,但仍不易摆脱苏联大纲和教材的影响。1976年“拨乱反正”,但转而学习美国,实际上受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学说影响甚大。结构主义的课程观是发展人的智能。提出“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意指一般原理和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和探究该学科的态度“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正确的方式与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这种思想更多是间接地通过参考美国教材而受到影响的,如曾看到过美国有的小学科学教材讲电子云。于是,我们的初中化学教材一度大胆地讲电子云,高中化学教材一度讲s、p、d、f电子。美国当时全国化学教学较通用的《现代化学》是我们参考的一个主要蓝本。造成的结果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负担甚重。严重的后果是,以后连续降低教材水平、精简教材内容达7次之多。造成这样的结果还有其他重要原因,但搬用美国教材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其后,美国著名的Bronx中学化学老师来访,她们教的正是《现代化学》,经向她们逐章了解在教学实际中教与不教的内容后,才恍然大悟地得知她们根本不教许多较深的内容。通过这次访问,得出一个极深刻的教训,要判断一个国家的课程标准(大纲)和教材的程度,只看书面材料是很不可靠的。最好派懂专业和某种外语语种的人,亲自到那个国家去,在学校体验一个时期,通过听课和与师生座谈,了解有关课程标准(大纲)与教材的实施情况与效果。回国后结合我国学校的实际情况(如师资、实验设备、班级大小等),研究在国内是否可作为重要参考。迄今,怎样正确地学习外国,实际上在指导思想上似未完全解决(前些年有一位领导还说“搬过来再说”),仍为值得重视与讨论的一个焦点问题。
      1.3 “理论”与“实际”容易顾此失彼,往往造成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在这里“理论”泛指的是包括化学概念、化学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内,有时也只指化学概念和化学理论。“实际”起初只包括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后来逐步扩充到现代科学技术、第三产业、社会、环境、能源、卫生、键康等。1952年的大纲就指出“应该把这些理论的材料和当前的生产建设问题以及日常生活上的问题正确地联系起来”。1958年后,全国实行“以生产为纲”,严重地削弱了基本知识。1963年大纲为了纠正这种情况,发生了矫枉过正,提出了“适当联系实际”,指出了“联系实际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联系实际必须恰当,不能离题过远勉强地联系,也不能过多地讲授生产细节,以致削弱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其他基本技能,把联系实际的目的限定得很窄,造成的结果是不敢联系实际。文化大革命中搞了“典型生产引路”,更严重地削弱了“双基”。1978年的大纲,虽然提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注意防止理论脱离实际和只强调实用而忽视理论这2种倾向”,但在编写教材的实际工作中,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化学概念和理论上,造成脱离实际。此后,花很大的精力和很长的时间在降低要求和精简教学内容上。在精简教学内容时,往往却容易从联系实际方面的内容开刀。原因是,在思想上认为,与理论相较,实际是可有可无或是次要的,而它的源头实际上是高考指挥捧。
      1.4 学生负担过重问题永远不能忽视
      建国初期就提出学生负担过重问题。1950年7月的《化学精简纲要》就提出“教材编排不合理,以致学生负担过重,学习不能获益”,但此后未给予重视。1985年后有的师范院校编了大一水平教材,某高级领导甚至曾面谕“向大二水平迈进”。受此影响,我们也编过提高程度的补充教材。但从实际出发,大二水平是不敢染指的。1963年大纲的指导思想之一是“不提高程度,不改变体系”。1978年大纲中化学概念、理论水平大大提高,造成学生严重负担。此后的7个大纲和指示中,做的都是减轻负担的“善后工作”。规定降低理论程度,减少教材分量,制定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分深浅层次,编写较高要求和基本要求2种教材(甲种本和乙种本),确定必修课和选修课,分为选学内容和常识性介绍内容等。但学生负担重似乎是一种痼疾,积重难返。这与整个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息息相关。其后虽取消了甲种本,改为参考用的读本,但其销路仍甚佳。就编写人员来说,对提高程度往往一拍即合,理由之一是提高了理论,具体内容更容易讲清楚讲透,在精简、删减内容时有时发生编者间相互戏谑为“今天割谁的肉了(“谁”即指该册课本的责任编辑)”,造成步步为营地“后撤”。对“健康第一”实际上是熟视无睹或置若罔闻。平日开教师座谈会,容易听高水平教师的意见多,听中下水平的教师少。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对负担过重问题亦推波助澜。对国外的经验教训或信息有时也未能及时掌握或不注意。如20世纪60年代初,美英的高水平教材(CBA,以化学键概念为中心的方法;CHEMStudy,化学教学内容研究;Nuffield化学)出台后,学生接受不了,他们立即回摆。而我们和第三世界国家反而都在20世纪70年代大大提高教材水平。这个信息我们在过了几年后才知道。

    推荐访问:教学大纲 半个 回顾 我国 中学化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