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国学启蒙教育视野下的小学生道德教育

    时间:2021-06-20 04:01:1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国学启蒙教育与小学生的认知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相符合,因此利用国学启蒙教育能够更好的开展小学生道德教育。在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对国学启蒙典籍进行充分的利用,除了能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对民族精神教育进行弘扬和培育,还能够使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形式变得更加丰富。
      关键词:国学启蒙教育;小学生;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388-01
      目前,我国很多小学都在积极地开展国学教育,其主要目的就是弘扬中华文化,并且使小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进行感受。但是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在国学启蒙教育中并没有充分的挖掘国学经典中的各种道德教育资源。基于此,本文对国学启蒙教育视野下的小学生道德教育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1.国学经典中蕴含的德育资源
      1.1 国学经典中的德育内容。①爱国教育:在我国的传统道德教育中爱国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儒家所倡导的爱国思想具有非常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志士仁人之"志"在孔子看来就是仁爱百姓、保家卫国;同时儒家还提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人"、"修己以敬"等观点,其主要指的是君子要对他人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利益予以充分关注,真正的做到以天下为己任。通过"仁人志士"的追求针对广大的小学生实施爱国教育,可以将小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出来,使小学生从小就将建设家乡、保家卫国作为自己的追求。②理想教育:儒家强调君子必须要做到以身载道,树立远大的理想,君子的个人行为在道德方面要与道德准则相符合,并且具有成为世人榜样的品行和人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从而真正的做到有所作为。现在我国很多小学生往往比较自私,相对于对理想的追求而言,其对自己的利益更加关注。为此,对儒家的人生追求进行借助开展对小学生的理想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从小将远大的理想树立起来,并且为实现理想而不断地进行奋斗[1]。③基本的道德规范教育:首先,自尊:在我国的传统国学中认为人应该通过道义维护自尊,并且利用正当的方式去牟取利益,真正的做到"君子坦荡荡",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采用"谨言慎行"和"君子坦荡荡"对学生进行时刻提醒,使学生努力的成为一个仁义君子,才能够真正的维护自己自尊。其次,诚信:儒家再三强调诚信是立身之本,如果一个人不具备应有的诚信,就很难获得他人的信任和认可。因此通过儒家的诚信观可以很好地针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最后,孝敬父母:在国学经典中存在着很多孝敬父母的例子,这些都可以成为针对小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资源。
      1.2 国学经典中的德育方法。①因材施教:在国学教育中倡导因材施教,也就是要求教育者以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为根据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方法实施道德教育。教育者要首先对教育对象的理解水平、性格特点等实际情况进行认真观察,以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为根据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进行教育。②循序渐进、推己及人:在传统的国学教育中倡导"养正于蒙",也就是要在儿童的蒙养教育中开展基本的道德教育,比如"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清洁"等,要以儿童身心的成长规律为根据严格遵循正确的顺序针对儿童实施教育。与此同时,国学启蒙教育要求学生要从孝敬父母出发,逐渐地做到敬重长辈和领导,并且做到友爱兄弟,诚信带人。这种道德教育方式真正的体现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特点,因此在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应用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以将学生的道德情感很好地激发出来[2]。③以身作则:很多小学生都会模仿教师的行为,所以教师必须要具备符合道德规范的言行。在传统国学中对教师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视,其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到恪守道德准则,就能够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引导作用,并且对学生的人格产生感化作用。
      2.在国学启蒙教育视野下开展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途径途径
      2.1 挖掘国学内容。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国学具有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的特点,其中不仅蕴含着各种优秀的文化,同时还存在着一些糟粕思想。所以在对国学内容进行选择的时候,要避免对其进行原封不动的复制,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对国学经典中的优秀文化进行有选择性的汲取。比如,要保留《弟子规》和《论语》中接人待物的行为准则和对父母的尊敬和孝敬等文化,摒弃《二十四孝》中的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卧冰求鲤等比较极端的行为。②对传统的观念进行转化:很多在国学启蒙教育中的观念都是形成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其中存在的很多道德规范的最初制定的=目的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秩序进行维护,因此其与现代社会并不适合。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学习其中所传达到的核心价值,在对国学启蒙经典进行利用实施道德教育的时候,必须要做到以现实的情况为根据对传统的观念进行转化,从而使其成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价值观。比如,《黄香暖席》是三字经中的故事,其发生的背景是食不果腹的艰苦环境,现在很多学生的家庭都不存在食不果腹的问题,基本上可以解决温饱,所以在讲述这一故事的时候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对黄香的孝心进行体会,并对黄香身上的"孝"文化进行传承[3]。③选择与儿童认知规律相适应的内容: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律,不同认知阶段的儿童具有不同的知识接受能力。所以教师在对国学中的道德教育内容进行选择的时候,必须要对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进行充分的考虑,选择与儿童认知规律相适应的内容。
      2.2 选择合适的德育方法。①故事法:作为一种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故事法在小学生道德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在我国的国学经典中很多都是以人物事例为载体宣传道德观念,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都具有非常鲜明的形象化的特点,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可以更多的采用故事法对道德知识进行传授。②榜样法:小学生的模仿力非常强,通过榜样法树立榜样,可以将好的模仿学习对象提供给学生,能够使学生的行动力实现较大的提升。在国学启蒙教育中对榜样的作用非常重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针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教师可以树立榜样,使学生对榜样的行为进行学习和模仿,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矫正。与此同时,教师必须要自己做到,才能够要求学生做到,从而树立威信[4]。③诵读法:在我国的传统教学中诵读法属于一种特别普遍的方法,其可以使儿童将道德行为准则和道德知识准确地掌握。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除了可以会对道德行为准则和道德知识进行记忆,在其年龄不断增长的同时,还可以将这些准则和知识真正的内化成自己的思想。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重视诵读法的作用,使学生在诵读中对道德内容的含义进行体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3.结语
      在我国传统国学中含着大量的思想道德资源,在国学经典中对道德教育进行渗透,可以使当代的小学生道德教育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并且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渠道进行有效的拓展,建立非常扎实的小学生道德教育基础。为此,在小学道德教育中必须要充分地挖掘其中的德育资源,并且采取有效地教学方法,从而全面提升小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文凤.国学启蒙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1(7).
      [2] 顾秋红.国学养正毓德树人-宁波市镇安小学国学启蒙教育的思考和探索[J].中小学德育,2012(10).
      [3] 曲东风.义务教育阶段国学教育的现状、误区及提升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4).
      [4] 姜媛.在国学经典中渗透生命道德教育[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5).

    推荐访问:启蒙教育 道德教育 国学 小学生 视野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