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我的教师生涯》中的师道人格评析

    时间:2021-06-15 12:02: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我的教师生涯》的主人公陈玉是一名勤恳负责的老师。他热爱教育事业,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他关爱学生,坚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为了学生的成长,他付出了毕生的心血。陈玉的教师生涯,既是个人生命中的职业历程,也是时代和教育的一个缩影,彰显了新时期师道人格的丰满内涵。
      [关键词]教师;师德;《我的教师生涯》
      
      我国素来讲究师道尊严,这是东方文化特有的民族个性和文化特质。如同父母之于人类的繁衍,师道之于人类的文明和发展意义重大。在这种文化心理的驱使下,国内外电影工作者围绕教师题材拍摄的佳作颇多,《孩子王》《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等都在国际影坛产生过重大影响。影片《我的教师生涯》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平实流畅的影像语言、真实感人的细节刻画,都让这部看起来很普通的片子感人肺腑,发人深省。
      电影《我的教师生涯》,讲述的是1963年夏天,主人公陈玉由于出身的原因,远离自己的家乡、恩师和初恋爱人,来到大山深处的月亮湾小学教书,从而开始了他坎坷的教师生涯。在四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陈玉老师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一生勤勤恳恳,认真工作。他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教育好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电影的影像和叙事质朴、平实而流畅,整体基调虽然冷灰、隐忍,但内涵诗意。陈玉作为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生活简单、平淡、清贫,一生不慕名利,默默耕耘,无论经历什么样的挫折,他都始终坚守教育理想,无怨无悔。正如他的名字陈玉一样,他的一生虽然默默无闻,但是用行动践行了“比德于玉,温润而泽”的君子之道,涵容万物,惠泽四方。
      一、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教师应该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教师应对工作高度负责,为人师表,以身作则。[1]陈玉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一生淡泊名利,从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正合格的教师形象,一个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楷模。
      陈玉虽然被下放到偏远山区教书,但是恩师的嘱托和自身对教育事业及孩子们的热爱,使他努力适应当地清苦、闭塞而单调的环境,努力把现代的教育理念和开阔的视野带到偏远山区,虽屡遇挫折,但始终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
      陈玉坚持教育应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负责,应该使学生们成长为有知识、有文化、讲文明的现代公民。在60年代的偏远农村,陈玉在课余时间将学校的厕所贴上“男”“女”标志,改变男孩子随地大小便的习惯,帮他们养成爱卫生、讲文明的好习惯;他带领山区孩子徜徉在音乐的世界里,放飞内心的美好,因为他“相信音乐会带着孩子们走得更远”;他坦然地给学生传授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为的是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在80年代,当陈玉已两鬓斑白时,年轻教师劝他把副科让给主科,以追求升学率,但陈玉却平静地回应说“我按照教学大纲上课,有错吗?”这一点尤其令很多教师汗颜。因为,在升学率至上的现实面前,他能顶住压力,坚持原则,努力让学生接受全面的教育。这一做法,值得其他教师反思。到了90年代,面临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的学生辍学打工,他不顾年迈体衰,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四处寻找,把稚气未脱的学生接回到自己家中吃住,供她继续上学。退休之后,陈玉回到了他开始教师生涯的月亮湾小学,用尽毕生的积蓄,创办了青少年活动中心。可以说,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乡村教育,献给了农民的孩子,正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教师的职业生活中面临多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最直接的有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及群体,教师个体与同行个体和群体,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会以及教师与自己的事业等。[2]在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师生关系,这也是教育活动中最核心的人际关系。作为一名教师,对教育的忠诚和热爱必须体现在对每一位学生成长负责任的教育活动中。
      在四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陈玉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把全部心力都用到了学生身上。“四清”时期,他的学生叶宝富因为要照顾有腿伤的父亲叶少国而辍学在家,他就到学生家里为其补课。有同事好心提醒他少跟叶少国来往,原因是叶少国是外地来的,摸不清底细,说不定“还有历史问题”。陈玉却心怀仁爱,不无气愤地说:“一个农民能有什么历史问题”。在闭塞传统的山区,他仍想让孩子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教授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却因此受到校长和家长的抵制,他也因为曾与学生家长叶少国接触过而被下放到农村接受劳动改造——养猪。“文革”期间,听到学生们读错了毛主席的诗词,他不顾自己养猪人的身份,指导学生改正过来。当学生碍于宣传队长的权威,在大队演出汇报过程中读错时,他又提出“学生读错字,罪在老师”,想为学生顶罪。“文革”结束,陈玉重新走上教师岗位。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他自掏腰包把颇有音乐天分的学生送去参加声乐培训班。当学生们参加文艺演出需要定做统一的服装时,为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陈玉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学生们编竹篮;当费尽周折,发现服装款被骗后,在妻子的支持下陈玉默默地垫付了服装款,使文艺汇演得以顺利进行。临近退休,年迈的陈玉还不忘专门带着学生们去参观水库,让学生们在实地观察和学习中掌握所学知识。
      教育不能与生活割裂开来,孩子们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可以给他们什么样的有效引导等?这些才是教育中最首要的问题。作为教育者,当然要重视青少年知识的获得和智力的训练,但是,我们更应看重孩子人格的健全和身心的和谐发展。陈玉虽然经受了大大小小的挫折,但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对教育理想的坚守,悉心教导一代代的学生,虽然看似平凡,却实实在在地赢得了学生、家长和当地民众的信任和爱戴,在我们心中树立起优秀人民教师和先进文化传播者的光辉形象。
      三、为人师者,当为君子
      《礼记·聘义》中引孔子的话说:“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3]君子是完美人格之典范,孔子把世间最美的人格——君子的人格比拟为美玉。后世儒者经常借玉喻己,寄托自己的追求,并希望人们都做玉一样的人。玉是君子仁人的完美化身,是立身社会的标准。本片主人公陈玉一生的言行正彰显了为人师者所应具有的道德境界和至境人格。
      《诗经·卫风》中写道:“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意指文雅的君子,就像经过仔细的切、磋、琢、磨的玉石一样。因此,君子之美需要经过艰苦的人生历练,就像获取美玉一样,需要有一番磨砺的功夫。德性的修炼如同玉器的磨砺一样,在磨难中才能得到灵性的升华。陈玉心爱的手风琴和《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声一直贯穿影片始终,作为最理解和支持陈玉的人,他的妻子周敏临终前的话可谓点睛之笔,“那个时候啊,你老是在修琴。你这琴要是修好了,就一定能拉出动人的曲子。”综观陈玉四十多年的教师生涯,即使影片只是选取了不同时期的一些片断,但是其温润如玉、仁厚爱人的道德人格如春风化雨般滋润了一代代学生的心田,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教师形象也凸显出来。
      陈玉一生都把教师职业当做一辈子的事业来做,把对生活和教育的热爱转化为对学生成长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教导,更是他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写照。可以说,在他的教师生涯中,他收获了学生的热爱和尊敬,得到同事和家长的认可和敬重。在这些收获的背后却是他多年来一点一滴的付出和失去。

    推荐访问:评析 人格 师道 生涯 教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