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

    时间:2021-06-15 08:00:5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职业教育必须为产业变革服务,“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未来10年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任务,其对产业工人提出很高的要求。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必须根据“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进行世情国情、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职业精神、遵纪守法、道德伦理方面的教育,必须在德育主渠道、学生日常管理、实训管理、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进行创新。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 职业院校 德育
      [作者简介]禤福英(1971- ),女,广西横县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柳州 545616)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柳州市德育工作研究专项课题“基于轨道交通类专业特色的学生德育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立项编号:2015SC004)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18-0062-03
      近年来,我国经济正在经历“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重大改革,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产业升级任务。世界大国的每一次产业变革都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升级,正是在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中央相关部委发出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改革动员令:2015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联合六部委制定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12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等。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职业教育改革,是因为职业教育与产业升级换代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没有职业教育为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产业升级换代就难以实现。为此,面对新一轮的产业变革,职业教育必须提早占位,根据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全新变革。
      一、“中国制造2025”及其对产业工人的要求
      (一)“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背景
      进入新世纪后,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这一轮工业革命最大的特征是信息技术将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所以全球制造业将会出现深刻变革。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由信息技术引领的这场工业革命,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为了走出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困局,也为了塑造竞争新优势,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这一概念及其相应的目标任务,国务院于2015年5月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蓝图,对实现制造强国进行了战略部署。“中国制造2025”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力争用十年时间,即到2025年,中国要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二)“中国制造2025”对产业工人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加快培育制造业发展急需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这说明我国制造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需要大批量的制造业人才,而且还对产业工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素质优良的人才将主要由职业教育来培养。德育工作是职业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在人才素质培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新形势,职业院校的德育必须根据“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进行适应时代要求的变革。
      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和任务
      《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职业院校必须明确:“中国制造2025”即使再强调劳动者的技术技能,但“德”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的人才培养方向。但由于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不同,德育内容和任务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职业院校必须深挖“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明确德育教育的内容和任务。
      (一)世情国情教育
      要想让产业工人努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就必须让他们认清当今世界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和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因此,职业院校德育课必须对学生开展制造业形势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制造业与世界先进制造大国的差距、中国实现制造强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紧迫任务及努力方向等。通过世情国情教育,激发学生为之奋斗的使命感,并以实际行动投入“中国制造2025”事业,直至投入到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去。
      (二)理想信念教育
      “中国制造2025”本身就是一个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一部分,没有制造强国梦想的实现,就没有中国强国梦想的实现,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的指引和保障,离不开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因此,职业院校对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仍是“中国制造2025”时代背景下必须完成的德育任务。
      (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业华丽而又艰难的转型,如果我们的产业工人没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没有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那么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就难以完成,中国的强国地位就难以重新确立。所以,职业院校在德育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培育,将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品格融入学生的思想品格,使他们成为不甘落后、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职业精神教育
      制造业位于世界前列的国家的产业工人,总体上说都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如德国、日本的工人,其敬业精神、精益求精态度、勤勉尽责精神都是世界闻名的。要想促使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实现“中国制造强国”梦想,就必须打造一支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产业工人队伍。因此,职业院校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重视学生职业精神,特别是工匠精神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学一行、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具有追求卓越精神的产业后备军。

    推荐访问:中国制造 德育工作 职业院校 背景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