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走近藏学家宋晓嵇

    时间:2021-06-10 08:00: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hjl/whjl201012/whjl20101205-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hjl/whjl201012/whjl20101205-2-l.jpg
      近日,笔者走访了著名藏学家、国家领导人阿沛·阿旺晋美的藏语翻译宋晓嵇先生。77岁的他身形清癯,用富有情感的语调娓娓而叙脑海中富有诗意的拉萨:“最强烈的印象就是,强烈的阳光,宁静的城市,藏人与汉人友善地相处,大家都是黝黑的面容,憨厚的微笑。拉萨的中午,街头人多却非常宁静,路上不时有藏民安静地走过,默默地转着手摇的转经筒。我大半辈子从事民族团结工作,拉萨有我许多熟悉的藏族朋友,我会经常梦回拉萨,浮现起往昔的岁月。”
      
      担任藏语翻译
      宋晓嵇在1949年9月初中毕业时,恰逢家乡浙江省淳安县解放,便应征入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军区第四军分区文工团。1952年,他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文系,后全系划归中央民族学院,他开始攻读深奥的拉萨藏语专业。
      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9月15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西藏有班禅大师等来京出席大会。为帮藏族代表配备精干的翻译,中央民委从中央民族学院选派了宋晓嵇等人到代表团任翻译。
      “我是在北京西郊公园畅观楼初次见到班禅大师的,当年大师只有14岁,是位身材修长、性格文静的英俊少年,不喜言谈,爱读经研习。”宋老回忆道,“与班禅接触多了,他也会与我熟络地打招呼。这一次班禅大师被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我是在北京饭店首次见到阿沛·阿旺晋美的。他身材瘦瘦的,精神很好,对人很和善。得知他曾是1951年任西藏地方政府赴北京谈判的首席代表,同中央人民政府代表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我内心里便对他很敬重!”宋老有点激动地说,“阿沛日常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对我也平易近人,不耻下问。”
      
      周总理称赞阿沛爱国情深
      首届全国人大会议的议程安排非常紧凑。但是,在休会的间隙和晚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张鼎丞等领导经常会见各族代表。一天晚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来到阿沛·阿旺晋美所住的北京饭店。身为阿沛贴身翻译的宋晓嵇有幸第一次见到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总理浓眉大眼的,走路气宇轩昂。一身藏蓝色中山装虽已洗刷得微微褪色,领口袖口也泛起了细小的毛边,但是一穿在他身上总是显得那么挺拔、熨贴和精神十足。”宋老说,“总理和阿沛交谈甚欢,大家也不拘束了。”
      宋老说,当年阿沛作为西藏地方政府的首席全权代表,与另外4位全权代表共赴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进行和平谈判,于1951年5月23日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使西藏获得和平解放。当时,周总理盛赞他爱国情深。
      阿沛与周总理会晤时,已在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防委员会委员。基于对宋晓嵇的信任,他在与周总理交谈时,没有要西藏来的翻译,许多内容全都当着宋晓嵇的面坦诚地摆出来,让他用普通话与周总理汇报。聊到兴致上,阿沛东张西望起来,一旁的宋晓嵇急忙起身上前。阿沛笑着问他:“谈得多了,有点渴了,能有西藏来的特产润润嘴巴吗?”会意后的宋晓嵇想到,茶几上的水果多是北京产的,而阿沛书房里有几个老家林芝地区产的苹果。两人眼神一交流后,宋晓嵇转身取来苹果交给阿沛递送周总理。
      一听是来自林芝地区产的苹果,周总理面露惊奇的神色,一尝,赞道:“真甜啊!”阿沛用藏语说道:“苹果焦黄的外观不太好看,但它心好,也好像藏族人民,虽然外形粗犷,但是心地纯朴善良,我们藏汉团结的前途无量。”
      周总理一听宋晓嵇翻译后,高兴地笑着说:“听起来小宋的藏语说得很流利,好好学习,希望你为西藏人民服务!为民族团结服务!阿沛说得更好!今天我来做客,第一次知道高原林芝也有好苹果,你们让我开了眼界。”
      
      情系西藏
      宋老说:“会后,我和其他工作人员随团前往全国主要省、市参观。结束后,又从首次通车的川藏公路翻越二郎山、雀儿山、色季拉山等14座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险峻高山,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汹涌湍急的江河,到达了我感到陌生神奇的拉萨。”
      入藏后,组织上安排宋晓嵇在西藏军区培养藏族干部的学校社教班任课。因为缺氧、高辐射及高寒等高原反应,从小在江南长大的宋晓嵇在短时间内体重竟然轻了15公斤。直到1956年冬季,他受组织派遣返回北京到中央民族学院继续深造。
      1958年10月,原本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的宋晓嵇不顾亲友劝阻,再次“铁心”进藏工作。他孤身一人,携轻便行装,从淳安县出发,坐了5天火车、换乘“解放”牌大卡车经过8天的颠簸终于抵达拉萨。起先,他在西藏高原第一座由政府创建的人民中学——拉萨中学教数学、物理、历史、地理兼政治翻译,并任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繁重的教学工作中,他每晚一般只能睡4小时左右。
      1959年3月,宋晓嵇参加军管会,接管大召寺,并投身民主改革运动。在尼木县的民主改革任务结束后,他又返回教学岗位。后到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文教处编译教材,并协助北京出版社校审《藏汉大字典》。
      1982年,宋晓嵇由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调到西藏社会科学院工作。1985年9月,西藏大学成立,宋晓嵇任该校民族宗教教研室主任。他获得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的“为和平解放西藏、建设西藏、巩固边防作出了贡献”的殊荣。直至1995年退休后定居浙江龙游县。
      宋晓嵇,一名江南才子,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汉族大学生奔赴西藏自治区工作,时间跨度长达40年。他把青春和激情奉献给了藏族人民。熟悉他的人称他“藏语说得比汉语还多”。藏族朋友也亲切地尊称他为“宋拉”。“1985年,我曾应邀到敬爱的阿沛家做客,他儿子和媳妇是我以前的学生。大家都聊得很开心!”宋晓嵇沉痛地说:“当我得知阿沛因病在北京逝世的噩耗后,内心十分悲痛。他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藏族人民的优秀儿子,我国民族工作的杰出领导人。他的逝世,是我们民族团结工作的一大损失!享年100岁的他,也是仁者长寿啊!”

    推荐访问:走近 学家 宋晓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