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果真有“真话药水”吗

    时间:2021-05-06 04:01:3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老妈最爱看的抗战剧里很多都有这样的桥段:“鬼子”抓住革命党人后严刑逼供未果,于是就给她打了“逼供针”,然后轻松得到了想要的信息。老妈说这也太假了,然而我说不假,“逼供针”确实曾经有过……
      “真话药水”这种经常在小说、电影儿里出现的东西,其实一点儿也不神秘,它真的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过,而且估计到现在为止也没退出历史舞台。不过要说它的由来,还得回到一百多年前。
      进入二十世纪初,西医开始用吗啡或者东莨菪碱来减轻病人在手术中的痛苦。那时候就已经有人发现,当这两种药物混合在一起时,病人会晕晕乎乎地描述很多生活上的琐碎细节,有些细节是他们清醒时记不起来的。
      1916年,一个叫豪斯的美国医生在给产妇接生时,也发现被使用了东莨菪碱的产妇,在药物镇静的状态下竟然能准确地回答问题,而且所言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于是豪斯医生开始研究这种神奇的现象。1922年,豪斯医生在《达拉斯晨报》上将他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使用药物并控制好剂量,让人进入昏昏欲睡的状态,可以使说谎变得困难。”
      这一神奇的发现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因为千百年来,人类一直致力于如何让同类说真话,但收效甚微。这一发现如果能被运用到侦讯、辨识真假精神病、考察信用程度等事项上,将给人们解决多少麻烦事。于是,警方、犯罪学家主动与豪斯医生联手,使用东莨菪碱开展实证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豪斯发现硫喷托纳、戊巴比妥等药物也有相同的功效。于是他给这些特殊药物起了一个别名——“Truth Serum”,这应该就是最初的“真话药水”。
      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真话药水”在美国大行其道。不过也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质疑它的效果。直到五十年代,美国大多数法院已经不再认可麻醉取供的合法性。于是,这种药物便退出公众视线了。不过不知道,现在它是否还在某些领域发挥着作用,比如情报部门。
      那么,这种神奇的药水也有它的的科学依据吗?其实所谓的“真话药水”,不过就是麻醉剂而已。比如东莨菪碱,其实是一种生物碱,能够麻醉、镇静,还可以止咳平喘。有传说称,中国古代的麻沸散,主要成分就是这种物质。此外,被豪斯医生发现具有同样功能的巴比妥类药物,现在也都是西医外科常用的镇静药,比如人们比较熟悉的安眠药“艾斯挫仑”就是这类药物。
      如果说麻醉药能够使人说出真话,无非出于两个原因:其一,表达是一种行为,行为受大脑控制,说谎作为一种高级的人类行为,需要大脑的高度配合,即处于“假装模式”下,但在镇静催眠的状态下,大脑对行为的控制力减弱,导致撒谎不易成功。其二,一定剂量的麻醉药物会刺激神经,导致兴奋,让人多说话,说得越多信息越多。很多麻醉师都说,有些人在全麻手术刚刚醒过来时,会不停地说话,所说的内容很多是他们平时不会说的东西,至于是否真实那另当别论。其实,麻醉药的这种作用和酒精差不多,所谓“酒后吐真言”,背后的原理或许也大致如此。
      然而,在今天,包括我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允许在审讯过程中使用麻醉的方式提取供述或者证言。其原因除了麻醉药物对人体有损伤之外,还有两个重要因素:
      首先,真实性无法保证。尽管麻醉药品(包括酒精)可能产生“吐真言”的效果,但由于大脑对行为控制力的下降,因此很难保证作为行为结果——内容的真实性。尤其重要的是,麻醉药品以及酒精对神经的刺激,還有可能导致出现幻觉,这就更难保证麻醉状态下所取得证言的真实性了。
      其次,保护意志的自由。禁止麻醉取证的另一个理由是保护人的意志自由。因为强行让一个人进入麻醉状态的行为,属于控制意识的行为,这种做法在伦理道德上广受诟病。现代刑事诉讼中的很多制度,都不是为了发现真相,而是保护被人们认为比某个事件的真相更重要的价值。刑讯下的口供尽管真实,也会被排除,同样是这个道理。
      最后回到电视剧,个人认为,尽管“逼供针”确实曾经有过,但如果鬼子有这种东西,为何不直接使用,还费劲刑讯干嘛。可见,“神剧”的剧情还是应该多推敲推敲。

    推荐访问:药水 真话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