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企业普法工作中应强化“以案说法”的功能作用

    时间:2021-04-18 08:03:1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当前,在石油企业的普法工作中,对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依法治国、依法治企、法律制度、民主与法制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多,内容也比较全面,可员工受到的只是一般性的法律知识普及培训,只是增长了法律意识和知识,对深层次的法理运用能力相对不足,对如何在工作、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能力相对较差。为此,我们必须加大案例分析研究的力度,切实提高员工懂法用法的综合能力。以案说法,就是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和法庭模拟,既可以使员工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又能让员工明白懂法、守法和用法的目的。
      一、“以案说法”在普法教育工作中的特殊意义
      以案说法是以具体的典型案例为出发点和主线索,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员工为主体对案件进行讨论分析的一种普法方式。
      1、以案说法的启示意义。让受教育者充分认识到,法律不仅是当前消除人际矛盾、解决社会争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也是保障人民各项权利并使之得到充分实现的最主要途径。
      2、案例公正的说理意义。通过案例被公正处理的过程描述,让受教育者接受“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观念,昭显法律的公正性和法治的价值,从而使员工产生对法的信仰和对立法、司法过程的信任、信心。
      3、守法事例的垂范意义。守法事例虽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案例,但并不意味着不能成为典型的普法个案,该类案例中的模范守法者所能得到的法律救济和道德褒扬,应当成为以案说法的重要内容,它们将对员工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有助于使员工树立守法的责任感和法律信念。
      二、“以案说法”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准确地说,“以案说法”普法模式是一个模式群,由多种具体操作模式构成,应当根据普法内容、目标、专业特点、物质条件等因素选择适用。具体模式主要有:
      (1)案例述评模式。所选案例应当是具有较大影响的,或者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或典型代表性的。其具体的操作步骤是:介绍案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案件发生的社会背景,展示有关该案件的各种观点;着重评价该案例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该模式以揭示法的基本理念、激发员工的法律情感為主要目标。
      (2)案例置疑模式。所选案例目的在于设置问题情境,澄清对具体法规的误解,宣传法的实质精神;通过旧案新解或新案旧解的做法,让员工认识到法治建设在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变化和变革。其具体操作步骤是:介绍案例的基本情况和社会背景;提供相冲突的法律规范或观点,激起员工质疑并讨论;对讨论中员工提出的问题或观点进行点评。该模式的实施重点在于培养员工将法律问题置于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进行分析的思维习惯。
      (3)案例寻究模式。要求员工自行寻找案例,其目的在于促进员工从法律的视解观察社会现实,发现法的社会意义、个体价值以及执法、司法、守法上存在的问题。其具体的操作步骤是:进行基本的概念、理论的讲解、辨析;发动员工在身边搜集、整理案例,并进行初步分析。在一定意义上,案例寻究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实施途径。
      三、“以案说法”案例选择应坚持的原则
      1、思想政治性原则
      “以案说法”是企业“五五普法”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企业员工进行法制教育,旨在帮助员工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规定,增强员工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以案说法”工作一定要遵循这一要旨,注重贯彻思想政治性原则。
      2、实践性原则
      在案例的选择上,实践性原则要求关注员工本身,从员工的生活环境中寻找素材。在案例教育中,可以通过创造性地设计和选择案例,通过问题条件的改变,来锻炼员工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针对性原则
      从案例选择的内容上看,案例是否能够引起员工的共鸣,主要标准是案例是否符合不同员工群体的特殊性要求。因此,在以案说法中,不仅要围绕备课内容和法律法规,还应根据员工的年龄层次、知识层次、专业特点等选择案例,充分体现案例的针对性原则。
      总之,“以案说法”所需要的案例具备的首要品质应当是思想教育性,整个案例教学要以提高思想观念水平、规范员工行为为主要目标;要与思想品德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以内含有法的基本精神、法律意识和法制枘为标准。案例信息的传达要有助于员工在一定人生观基础上建立以法律认知—法律情感—法律信念、信仰为主体构成要素的完整的法律意识。案例应当告诉员工以下内容:当前所处社会的法律程序、中国法律的价值取向、当前法律所取得的实践成果以及自身或他人的权利、义务。此外,案例的思想教育性,还要求案例能多功能触动员工的思想,促进员工思考以下相关问题:对案例的最初情感反应是什么?导致案例发生的心理、社会因素是什么?物质环境因素是什么?历史因素是什么?何种法律行动可以推动事件向良性的方面发展?只有满足了这些要求,才能使“以案说法”真正实现其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推荐访问:普法 中应 强化 说法 作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