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研究

    时间:2021-03-25 08:04: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针对在"3 +3"分段培养模式下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与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衔接进行研究,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的纵横拓展式课程体系,将中高职课程设置为三大模块两个层次,并详细说明衔接课程的内容设置。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专业课程衔接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2-0066-02
      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等六部门编制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规定将完善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体系作为其中一个重点任务,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
      目前,国内中高职衔接的模式有五年一贯制、对口单招和“3 +2”或“3 +3”分段培养等模式。五年一贯制一般按照直线一体化进行课程设置,可有效避免课程的重复或脱节,但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学习动力不足;对口单招通过考试选拔,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一般以专业大类对接,存在两个阶段培养目标不一致的现状;分段培养模式以直线式课程为主,螺旋式课程为衔接,生源中期分流,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分段培养需要统筹中高职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实现职业能力的顺利衔接。本文结合我院与合作院校的实际情况,拟对在“3 +3”分段培养模式下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与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衔接进行研究,开展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的课程体系构建,探索课程内容在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的衔接方案。
      一、依据专业岗位需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属于同源教育的不同层次,都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中职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民族传统工艺振兴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立足于市场需求。为了与就业市场紧密衔接,学院在本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组织开展了机械行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市场调研,在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分别得出中高职教育阶段面向的工作岗位、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见表1。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中职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职业能力,能从事典型零件的工艺编制、机床设备操作与保养、加工质量检测及机械产品的装配、调试等工作的一线技能型人才。高职阶段主要培养掌握现代制造技术及自动控制理论,能从事产品工艺编制、机械零部件制造与装配、机床设备维修维护、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产品技术服务等工作,具有生产技术开发与管理潜能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从培养目标可看出,学生在中职和高职阶段会获得不同层次和工作范围的职业资格。通过高职学习,拓宽了学生的就业范围,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将本专业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定位于横纵扩展模式。
      二、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实现职业能力的衔接
      职业能力是个体在执行职业活动过程中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也是个体所具备的职业素养的外在形式,是个体能否适应工作岗位的评判依据。职业资格是对个体从事某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导向。围绕职业资格标准开展职业教育能有效摆脱学科本位的做法。
      在中职和高职阶段依据职业资格标准的具体要求设计分层次螺旋上升式的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在任务开展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技能水平的提升、社会能力的锻炼,获得适应职业岗位的综合能力。比如机械制图课程中高职阶段分别参考机械CAD中高级绘图员职业标准进行设置,机械制造技术及技能课程可参考车工中高级工职业标准进行设置,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三、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框架
      中职阶段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实用够用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加工技能,获得车工或钳工中级工技能证书;高职阶段要求学生具有更高的专业技能和更全面的知识结构,在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获得数控高级工证。因此,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设计采用纵横拓展模式,以职业能力为主线,遵循学生成长认知规律、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将中高职课程划分为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三大模块,高职阶段细化为衔接提升和发展两个层次。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见表2。
      在中职学校涉及机械制造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都有开设;而这些课程又是学生顺利完成高职阶段教学任务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淡忘这部分知识,但是经过复习能很快回忆起来,因而根据职业能力要求和课程性质在中高职阶段都开设机械制图与CAD、机械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等课程,但中职阶段侧重基本定义、结构组成、工作特性,高职阶段侧重加工原理、结构参数设计,工艺编制,实现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衔接与提升。中高职专业课程衔接模块设置见表3。
      四、细化课程标准,实现知识技能分层次衔接
      课程标准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是课程实施、评价和管理的依据。课程标准要体现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及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规律,培养学生胜任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课程标准的制定要根据职业能力要求,将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与序化,在充分研究学生原有知识与能力水平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结构、学习内容,设计科学合理、难度适中的工作任务,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和拓展专业能力。
      以机械制图课程为例,学生在中职阶段已掌握投影原理,具备零件图平面手工和软件绘图及简单装配图的识读能力。因此,高职阶段在复习巩固的基础上,设置复杂零件图识读与绘制、较复杂装配图识读与绘制、三维建模,以及机械部件测绘等四个内容,以后期专业课程涉及的先进制造设备中的典型零部件为载体组织教学,通过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训练,提升学生手工和软件的绘图与识图的能力,达到机械CAD高级绘图员的要求,满足企业岗位需求。
      参考文献:
      [1]荀莉.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现状综述[J].职教论坛,2012,(13).
      [2]朱能军,贺静伟.中高职课程及教学内容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教育,2009,(13).
      [3]覃岭,等.基于职业能力的数控技术 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案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11).
      (编辑:易继斌)

    推荐访问:衔接 高职 机械制造 课程体系 自动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