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效应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1-01-31 16:01:3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西部地區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关键是农业发展的缓慢,而农业基础设施水平是决定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滞后,其中农业灌溉设施利用效率过低和农业机械投入对农业生产率的促进效应不明显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问题。为了促进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增加农业机械投入的种类,充分发挥农业基础设施的增产效应尤为重要。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灌溉设施;农业机械;建设效应
      农业基础设施由于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在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具有不同的农业特点和经济特点,其中西部地区的农业产值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份额最大,也就是说其农业生产发展对地区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西部地区是我国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的源头,其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直接关系着中下游各省份的经济发展,因此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关系到西部地区自身,同时也影响着东中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东部地区凭借区位优势、制度创新及优惠政策的支持,逐步形成了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但是随着非均衡区域战略的实施,我国出现了生产力非均衡性的空间布局及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的结果,从而引致了诸多社会问题。1998年西部地区人均GDP为4122.5元,东部地区则为10022.6元,人均 GDP的相对差距为58.9%,2003年西部地区人均GDP为6187.0元,东部地区则为16206.7元,人均GDP相对差距为61.8%。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农业的相对比重不仅远远高于东部地区,2004年西部三大产业结构之比为19.5:44.3:36.2,东部为9.1:52.9:38.1,全国为15.2:52.9:31.7,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比重西部地区高出东部地区10.4个百分点,高出全国4.3个百分点①,由此可见西部地区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地区经济对农业的依存度较高,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非常有限。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课题组通过调研指出,东西部地区最根本的是农村的差距,西部经济的落后关键是农业和农村的落后②。
      1.农业水利灌溉条件落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田灌溉一直是影响其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而受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西南地区连续几年的干旱也显现出了水利设施建设对其农业生产的重要。由于农业灌溉设施发展长期滞后,使得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不断减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生产状况令人堪忧。从图1可以看出,从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面积和机电排灌面积这三个指标来看,西部地区近些年来农田水利设施状况变化不是很大,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气候的变化也不断的加剧,农业生产的抗御能力必须不断的增强,否则将难以面对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威胁,近两年旱涝灾害连续不断就是很好的例证。
      图1 西部地区农田水利建设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1-2010》整理
      如图2所示,近些年来,西部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灾害情况中,风雹灾害的成灾率最高,其与旱灾的成灾率以及水灾的成灾率均高于平均成灾率,但是由于风雹灾害发生概率较低和区域性较大,虽然成灾率数值较高,但实际受灾和成灾面积的绝对规模较低,因此,西部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灾害仍是旱灾和水灾,而较高的旱灾成灾率和水灾成灾率反映出了西部地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虽然国家也在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但真正用于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风险能力的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的资金并不是很多,而在西部地区由于地方经济实力的限制,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更是缺乏,最终导致西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
      图2 西部地区农业自然灾害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2000-2010《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整理
      2.农业机械化水平低,难以保证正常农业生产的需要
      从表1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各项农业机械拥有量的相对比重非常低,基本都在20%左右,尤其是从农用排灌设施来看,西部农用排灌电动机和柴油机占全国的比重仅仅15%左右,这对于处于干旱和半干旱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限制性因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对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增加形成了严重的阻碍。
      资料来源:根据《2010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整理
      3.农业装备现代化水平较低,难以支持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发展
      从不同区域之间农业现代化程度来看,西部地区明显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孔祥智教授主持的的课题组运用主成分析法,对我国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进程进行了一定的测算,在其指标体系中,农业知识化指标体系主要反映了农业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程度,农业装备现代化指标主要反映与物质性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如灌溉率、化肥使用程度、农业机械使用量和农村用电量等等③。
      注:第一类区域是指京沪地区;第二类区域包括津、浙、苏、闽、粤等东部沿海五省市;第三类区域包括东部3省、中部4省以及西部3省;第四类区域包括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第五类区域是指中部山西和西部其他9省份。
      资料来源:2009中国“三农”前景报告,孔祥智主编,2009年1月
      从表2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绝大部分省份的知识化指数,装备现代化指数以及产业化指数均处于全国最低水平,尤其是反映农业基础设施状况的农业装备现代化水平,生产能力及可持续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最近几年来西部地区各省份也逐渐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在农业机械设备投入方面,配合国家农机具补贴政策,农业机械的人均拥有量在不断地提高,但是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过多,从总体来看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仍然是极其滞后。

    推荐访问:实证 基础设施建设 西部地区 效应 农业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