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从《广州日报》看党报对亚运会残运会的舆论引导|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博物馆

    时间:2020-08-12 07:22: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作为喉舌和报刊中的龙头――党报和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党报可以反映和引导舆论,促进政府对群众需求的深入了解;加大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力度;指引社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本文以《广州日报》为例,通过对其在亚运会残运会期间的报道进行剖析,试图研究党报对亚运的宣传和舆论引导的得与失。
      【关键词】党报 亚运会 残运会 舆论引导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它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礼仪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在现代社会中,新闻媒介与舆论之间建立起一种天然的、密切的关系。它反映并代表舆论、引发舆论、必要时还能引导舆论。特别是在报道重大事件过程中,党报对社会舆论的引导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广州日报》作为中共广州市委机关报,以及一份在广州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大型日报,它在宣传亚运报道、营造赛事氛围等方面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纸质媒体中,其对亚运的高强度报道和所进行的正面舆论宣传,足以使其他报纸望其项背。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广州日报》在亚运会残运会这“两会”期间的宣传报道进行了分析。
      一、高频率、大幅度报道
      作为广州地区六大主流报纸之一的《广州日报》,在整个亚运会残运会期间进行了密集型报道。为了进一步了解《广州日报》对亚运的报道力度,本文对亚运会、残运会期间刊发的报道进行了统计。具体见下表:
      由上表可知:从亚运会开幕到闭幕的短短15天,其关于亚运的新闻达892篇,平均每天就有59.5条涉亚新闻分布在各个版面。而在素有报纸“灵魂”之称的头版,关于亚运的报道也达60篇之多,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就有4篇涉亚报道出现在报纸的头版。在残运会7天内,总涉亚新闻242篇,平均每天有34.5篇报道。出现在头版的亚运报道35篇,平均每天有5篇亚运新闻出现在头版。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广州日报》作为党报对亚运会残运会的报道火力十足。如此高强度的新闻报道为广大读者关注亚运提供了很好的信息平台,对营造和谐的亚运氛围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我们仍可发现,《广州日报》报道亚残会期间平均每天的新闻量只及亚运会时期的一半,关注度明显下降。
      为了更直观的分析《广州日报》分别在亚运会和亚残会期间的报道,本文针对统计数据做了一个折线图,具体见下图:
      图一:亚运会、残运会期间《广州日报》每日涉亚报道量变化
      由上图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规律:亚运期间平均每天的涉亚新闻数量在40条以上,而残运会期间每天的报道数量在40条以下。亚、残运期间的涉亚报道数量从开幕到闭幕总体呈下滑趋势。媒体对报道开幕式的兴趣远大于闭幕式。每逢开幕式的后一天和闭幕式的前一天,《广州日报》的涉亚新闻报道量都会出现一个小高峰。而在赛事进展过程中对于“两会”的报道状况则大相径庭,亚运会在进行到中期(19-20号)再次出现报道高峰,残运会的报道则在其中期(15-17号)走入低谷。作者尝试从这两段时期《广州日报》的报道内容中分析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第一,亚运会强调的是竞技,残运会注重的是人情。伴随着各项赛事的开展以及奖牌的争夺,无论是媒体还是民众的情绪都将进入亢奋状态,但凡任何一个高水准的竞技比赛到达中期都将进入白热化状态。因此11月15-17号间的《广州日报》报道比赛激烈进程和夺冠选手的新闻猛增。与此相反,在残运会的报道中,媒体和民众的视野关注的是人情味和对生命的崇敬,对其竞技的成分要求不高。因此其大篇幅报道主要集中在开幕和闭幕的几天,而对整个赛事内容的关注度较低。第二,在观察了亚运会时期20号的新闻内容之后,笔者发现这天出现了两条比较重大的赛事新闻《广州亚运会查出首例兴奋剂事件》、《世界跆拳道联合会:曾要求杨淑君取下异物将对此事件进一步调查》,这应该也是为什么在20号新闻量再次出现高峰的原因之一。针对不同时期进行不同强度的报道、以及对重大事件的报道都体现了党报对亚运会残运会积极的舆论引导功能。
      二、调整版面及栏目设置,注重与新媒体互动
      为了配合亚运系列报道,《广州日报》在版面的安排上也有细微调整。在亚运会和残运会开幕的第二天,《广州日报》分别以一幅开幕式现场的巨幅画面作为报纸整张封面,并分别配以“广州亚运一炮而红”、“攀・梦”的标题,赚足眼球震撼人心。可是11月12日亚运会开幕式当天的报纸封面,除了在报头下面有“今夜8时,广州亚运开幕”几个红色大字之外,封面四分之三的内容被“广汽集团”的广告所占据。
      在栏目的设置上,《广州日报》增设了一个亚运服务指南的板块。这一板块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赛事调整信息、亚运相关活动通知、观赛礼仪引导、精彩比赛信息等等,给关注赛事的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十分契合党报的服务功能。与此同时,比赛期间还不间断增设亚运特刊,以补充常规版面对亚运报道的不足。
      亚运期间,《广州日报》每期都刊登“亚运微博”这一板块,刊出一些精彩的网民亚运言论,注重与网络新媒体的融合,增强与读者互动。此间各板块的新闻标题中,我们仍多次发现类似“鸭梨”、“给力”等网络词汇的运用。《广州日报》把除了头版、要问、评论等版面之外的常规版面改名为“激情广州拥抱亚运”,残运会期间则改为“两个亚运同样精彩”和“阳光启航”。这样的版面设置使得亚运的氛围浓厚,针对不同时期特点使用不同的版面名称,十分契合亚运和残运会的主题。此外,《广州日报》专门增出“12熊猫叹亚运”板块,每期报道国宝熊猫们预测赛事,此举有模仿世界杯章鱼保罗之意但却没有收到同样的效果。在亚运期间,打着亚运的口号实际内容却不相符合的情况也有发生。如11月15号A13亚运广州嘉年华版,“亚运广州嘉年华”顾名思义应该是和广州有关和亚运契合的欢乐盛会,可该版的三条新闻分别是“《君在美食之都岂可不饱口福》、《黄金期货现货金齐齐“高台跳水”》、《家电下乡30企业中标资格被取消》”。除了第一条新闻稍稍沾边,其他两条不免有滥竽充数之嫌,这种“表里不一”的报道方式有损党报严肃、公正的形象。
      三、报道角度有所侧重
      亚、残运会期间,政府一直倡导“两个亚运同样精彩”的理念。强调不论是在赛事的筹办还是宣传等方面,两个亚运都应同等对待。考虑到残运会的特殊性及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在报道残运会时《广州日报》采取的策略与报道亚运会有所不同,这在新闻报道的选题角度和内容上都有所体现。为了更清楚的看到“两会”期间《广州日报》报道角度的差异,笔者对同一主题的文章数量进行了统计,具体见下表:
      由上表可知:不论是亚运会还是残运会对“志愿者”这一群体都较为关注,两段赛事期间平均每天有1.35篇关于志愿者的文章。在报道运动员和战绩上却有较大差距,亚运会期间《广州日报》报道运动员的新闻在总的涉亚新闻中仅占15%,而残运会期间关于这一主题的报道占总报道的36%。关于战绩的报道亚运会期间占总数的17%,残运会期间则占10%。从这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广州日报》在报道亚运会和残运会一个很明显的视角差异:亚运会期间注重赛况激烈和金牌数量,残运会则偏重人文关怀。根据两个赛事各自的特色采取不同的报道角度,这对宣传亚运会残运会是极为有利的。
      结语
      总的来说,《广州日报》在亚运会残运会期间所扮演的媒介角色是很正面积极的,其总体报道方针定位明确,为宣传和谐亚运营造了好的氛围。作为党报,它成功地担起了宣传报道重大事件的责任。无论是在版面的设置还是内容的选择上,都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了与亚运相关的讯息,尤其是在对重大赛事的时效性报道上,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媒体。
      在社会舆论的引导上,《广州日报》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亚运开幕前期的《广州日报》上,我们还时常能看到关于亚运的负面报道,这时期的负面报道对政府各项措施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当亚运开幕在即,此时的报道已不再适合以批评为主。在各路网络媒体对广州亚运还在“骂声连天”的时候,《广州日报》作为一份党报,及时调整了报道方针,改为以正面报道为主。我们可以看到亚运会残运会期间,整个《广州日报》的涉亚报道几乎都为正面报道,这样的报道理念为引导和谐的社会舆论、营造积极向上的亚运氛围发挥了作用。■
      参考文献
      ①李良荣:《新闻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②杜天琦,《试论党报的舆论导向》,人民网,2006
      (作者: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研究生)
      实习编辑:张兴宇
      责编:周蕾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党报 亚运会 舆论 从《广州日报》看党报对亚运会残运会的舆论引导 人民网新闻报道 关于2018两会的新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