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代谢当量 当量射程比拼

    时间:2020-03-03 07:35:3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冷战伊始,正是弹道导弹和核武器发展的萌芽阶段,因此导弹射程和核武器当量的比拼成为东西方冷战对抗的重要方式,并在冷战结束达到高峰。这一竞赛不仅是人类最先进科学技术的较量,也曾经是东西方关系及其军事、政治和经济总体较量的浓缩。
      第一轮较量:“有”与“无”的竞赛
      1942年德国率先研制成功以液氧酒精为推进剂的人类史上第一种地地弹道导弹V-2,并把它作为垂死挣扎的秘密武器大量用于战争。美国则利用德国迫害的犹太科学家率先开发了原子弹,并通过广岛和长崎的核轰炸提前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美国和苏联都为争夺纳粹德国遗留的战争资源,展开了激烈的掠夺竞赛。苏联利用占领区的优势,首先将大批德国导弹半成品和制造机器运回了本国,美国则将掠夺重点放在了导弹人才上。历史证明美国这一决策是正确的。在美国网罗的导弹专家中,有冯・布劳恩等一大批杰出人物,他们最终成为了美国陆基导弹发展的坚实基础。这也成了苏联后来在这一领域竞赛中总是慢半拍的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捷足先登,实现两弹结合 从二战后至50年代,美国成功实现了核弹的小型化和弹头化,于是其与弹道导弹的结合成为必然。美国在1953年首先实现了核弹和导弹的结合,试验部署了“下士”和“诚实约翰”两种导弹。虽说是核导弹,但其射程只有38千米,从弹头类型和导弹性能上来看,还不是战略核导弹。但耐人寻味的是在“下土”导弹的基础上,美国科学家改制出的“奈基”1型导弹,成了美国地空导弹的鼻祖。
      朝鲜战争中,美国认识到了战略轰炸机易受攻击,而此时核弹头生产技术得到了突破,需要大量新的远程运载工具。于是在1955年9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下令最优先发展弹道导弹。此后由于苏联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的成功,使美国感到针芒在背。为了挽回颓势,美国1957年的导弹采购费比4年前增加了10倍,到1958年4月美国终于部署了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宇宙神”D型导弹,紧接着部署了“雷神”、“丘比特”第一代战略弹道导弹。虽然美国最先实现了两弹结合,但在洲际弹道导弹发展上还是落在了对手后面。这一时期美国发展和部署了大量近程战术弹道核导弹,在数量上占了优势。
      苏联后来居上,走向全面繁荣 冷战伊始,美国利用在二战中发展起来的核武器垄断地位,大搞核讹诈,开始研究对苏联战略目标进行核打击的可能性问题。1945年11月,美国国防部联合情报委员会开始进行一项名为《美国空中攻击的俄罗斯战略要害》的秘密研究,分析对苏联实施先发制人核打击的可能性,结果预测苏联方面的损失将高达1300万人。斯大林感受到了来自美国的前所未有的战略威胁,明白唯一切实可行的反击方式是迅速研制自己的核武器,并要求发展最先进的导弹武器,巩固国防实力,粉碎美国的核讹诈。1949年8月29目,苏联在哈萨克斯坦距谢米巴拉金斯克市160千米的无人区成功试爆了其首颗原子弹RDS-1,此后马上开始了导弹与核弹的结合研究。早在1948年,苏联就利用德国V-2导弹半成品制造并试射了P-1导弹,紧接着试验了P-2导弹,也就是SS-1和SS-2。这两种导弹现在鲜为人知,但在历史上却有着重要的地位。P-1导弹的战术型就是几十年后大名鼎鼎的“飞毛腿”。P-2导弹是我国引进的第一种弹道导弹,成为以后我国战略导弹部队发展的基础。1953年到1960年,苏联在火箭奇才科罗廖夫的主持下很快又推出了SS-3、SS-4和SS-5导弹,射程都在3500千米以内,对美国尚不能构成直接威胁,这也是苏联以后在美国后院用SS-4制造“古巴危机”的一个原因。
      使苏联在这一领域领先的是1957年试验成功的科罗廖夫的扛鼎之作――SS-6,其射程达到了8000千米,弹头当量为500万吨TNT当量。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兴高采烈地宣称,其导弹可以打到世界任何角落,甚至预言以后飞机可以进博物馆了。虽然这是无知妄说,但SS-6确实使西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震动,因为当时美国的“宇宙神”导弹刚进行第一次试飞,并且失败了。从推力上比较,“宇宙神”的推力只有1.55兆牛,而SS-6的推力达到6.24兆牛。苏联利用SS-6改进的火箭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SS-6的出现使苏联在航天和战略导弹领域都处在了领先地位,并初步建立起一支以洲际弹道导弹为骨干的核力量。随着苏联核力量的发展,特别是具有了对美国本土实施核攻击的能力,苏联逐步形成并确立了一种“核报复战略”。
      第一轮较量中,苏联以SS-6性能超群而胜出,但在导弹和核武器数量及总当量数上,美国占了先机。各有所长的结果影响了下一轮较量,使双方都开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了。
      第二轮较量:“质”与“量”的较量
      美、苏逐渐认识到匆忙发展出的第一代导弹仅仅拥有了打击对方的能力,但实用性很差。如曾创造奇迹的SS-6由于电子设备不过关、采用低温液体燃料推进剂、反应时间长以及燃料燃烧不稳定等原因,很快就退役了。导弹实用性成为了两国导弹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两国对反导技术和大当量弹头的追求,弹道导弹弹头向突防能力强、当量总和大的分导式多弹头方向发展。
      美国不甘落后,追求导弹高性能第一轮较量中,苏联由于导弹性能卓越而使美国败于下风。美国吸取这一教训,在第二轮较量中以强大的科技实力为后盾,将提高导弹性能作为首要目标,为赢得本轮较量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美国这一阶段拥有了“大力神”2(题图)、“民兵”等型导弹。“大力神”2于1963年装备部队,是美国核武库中保存最久的一种液体火箭战略导弹。它装有千万吨级TNT当量的核弹头,最大射程1.17万千米,命中精度900米,发射方式为地下垂直发射。“民兵”2和“民兵”3型导弹的射程分别为9600千米和1.12万千米。两型导弹最大的不同是“民兵”3配备有多弹头分导再入飞行器,一枚导弹能准确地打击3个目标,其“威慑”力量更大。“民兵”导弹另一个优点是反应时间快,处于戒备状态的导弹从接到发射命令到发射出去仅需32秒。这样,美国导弹在反应时间和弹头性能上都超过了苏联。
      苏联倾其全力,膨胀核导弹武库 与美国相反,苏联这一时期将资金和精力放在了增加导弹数量上,使苏联的导弹库迅速膨胀。1964年,苏联拥有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导弹和战略轰炸机510件,约为美国的1/4,处于明显劣势。而60年代后半期,苏联首先集中力量发展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到1970年在数量上(1100枚)已超过了美国。
      经过1965-1967年关于在核战争中取胜可能性的辩论,苏联认为,世界核战争有史无前例的破坏性,但并非是世界末日,主张可以进行一场核战争并赢得胜利的观点占了上风。与之相适应,苏联核战略也调整为“核战争制胜战略”。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联发展了SS-9、SS-11和SS-13等大量新型导弹,并着力提高导弹实战性能。SS-9导弹1965年问世,有3个型号, 前两种可携带250万吨的单弹头,后一种可携带3个500万吨当量的多弹头。苏联的这种多弹头不是分导式的,而是3个弹头飞向同一个目标,增加了反弹道导弹“截击”的困难。SS-11是苏联洲际弹道导弹中的佼佼者,性能与美国的“民兵”导弹近似,曾是主力型号,最多时装备了1000多枚。但“民兵”3导弹可携带3个分导式多弹头,同时攻击3个目标,而SS-11携带3个不能分导的多弹头,只能攻击同一目标。
      在推进动力方面,两国主要使用液态推进剂,但已改进成了可贮式液态推进剂。这一阶段两国都认识到了固体推进剂的好处,并积极向固体推进剂发展。美国的“民兵”3和苏联的SS-13都是固、液混合型推进方式,即前几级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末助推级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使导弹的体积有所减小,导弹可维护性和实战性大大提高,而且固体导弹不需要在发射前加注燃料,大大缩短了作战反应时间。
      本轮较量中,美国弹道导弹在作战反应、弹头质量、命中精度等指标及多弹头分导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苏联。苏联在这一阶段主要侧重发展了导弹数量和弹头总当量,以数量优势弥补分导式多弹头技术劣势,以大当量优势弥补精度劣势。
      第三轮较量:确保摧毁能力的争夺
      进入70年代,美苏两国将拥有完全摧毁对方的能力作为遏制战争的前提,因而走上了全面的核武军备竞赛。与此同时,两国又都开始重视自身核武器的安全性,开始发展由坚固地下发射井发射的射程更远、当量更大、分导式弹头更多的导弹核武器,使世界滑向了更加阴暗的方向。
      美国沉着应战,暗中改进性能 美国在这轮较量中没有着急,而是暗中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首先,美国认为第二轮较量中使自己占了先机的“民兵”3导弹在70年代初完全能够抗衡苏联,而且通过关键部件改进可以大大提高性能。其次,美国开始反思大量部署核武器的必要性,并希望利用国际条约减缓这种两败俱伤的军备竞赛。第三是因为美国已经开始将精力转移到发展生存性更强的潜射弹道导弹和远程轰炸机上。
      在此期间,美国对“民兵”3导弹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部署。“民兵”3属美军第三代洲际弹道导弹,1966年开始研制,1968年首次试射,1970年12月开始服役,1975年完成部署。它是美军的第一种使用分导式多弹头的地地战略导弹,美国对该型导弹进行了多次改进,改进后导弹性能有了显著提高,仅导弹命中精度就提高了25%,达到166-220米。
      苏联痛定思痛,推出恐怖武器 60年代苏联导弹核武器的性能与美国拉开了一定距离,于是苏联在70年代奋起直追,研制了SS-18、19两型导弹。这两种导弹威力强大,其可怕威力甚至加速了美国核军备竞赛与核裁军协议的达成。
      SS-18是两级液体燃料重型洲际弹道导弹,有4种型号,最多可携带250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在体积与投掷重量上,SS-18远大于任何已部署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因而被称为世界上最大、最恐怖的战略导弹。该导弹有10个分导式弹头,突防能力很强,命中精度为260~430米,1974年开始部署于升级的SS-9导弹的掩体中。这些掩体在80年代初期再度改良,已可承受超过每平方厘米365千克的压力。在攻击性方面,美方认为,SS-18若以二对一的方式攻击时,美方将有65%~80%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掩体被摧毁,而且即使在这种攻击下,对方还会剩下至少1000枚SS-18导弹用的弹头可用来攻击其它目标,可见其对美国而言是真正的“恐怖武器”。
      SS-19是两级液体燃料洲际导弹,命中精度300米,毁伤目标的概率高达99%。该导弹除具有强大的打击软目标能力外,还具备较强的打击硬目标的能力,共有360枚该型导弹部署,是俄现役导弹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如果不考虑潜艇和战略轰炸机的因素,苏联在陆基导弹攻击威力上明显占有上风。但由于苏联在海基和空基核力量上无法与美国相比,因此此时两国的军备水平基本平衡。
      第四轮较量:生存性的抗衡
      在上一轮较量中,美苏导弹核武器数量急剧增长,无论是弹头当量、导弹射程都远远超过了摧毁对方的实战要求,这时导弹射程几乎可以打到世界任何地方,弹头总当量可以摧毁对手数次,这也是“确保摧毁”战略的反映。这时在发展导弹攻击性上,已没有大的文章可作,于是两国都将目光移向了导弹的生存性上。
      美国别出心裁,推出“密集部署” 面对苏联不断推出的“恐怖武器”,美国认为要遏制苏联的战争欲望,维持与苏联相安无事的“和平”,就必须有在性能上完全超过苏联的全新导弹,于是在80年代推出了“和平卫士”洲际弹道导弹。
      “和平卫士”(MX)导弹为美国目前最新式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略导弹之一。该型导弹首次试射于1983年6月,1986年6月开始地下井部署,总计50枚。该型导弹采用四级推进方式,前三级为固体燃料推进火箭,第四级(后期推进载具)采用可贮式液体燃料推进系统。其制导系统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弹载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8.5万次,是“民兵”3的5-6倍,命中精度为100米,称得上是当今世界上最精确的弹头,可以摧毁任何硬目标。
      “和平卫士”部署时,恰逢美国核战略由“确保摧毁”转变为“确保生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美国从众多的部署方案里选中了新颖的“密集部署”方案。这是建立在自相残杀理论上的一种方案,即将导弹密集部署在直径6千米范围内的众多发射井中,当大批导弹来袭时,先期爆炸的攻击弹头将使其它弹头偏移或摧毁,从而严重影响它们摧毁加固地下井所需的精度,这就造成了自相摧毁。美国认为,此方案会使导弹在受到大规模攻击时能生存50%-70%。
      苏联计高一筹,出台机动方案 “和平卫士”的部署使美国洲际弹道导弹技术在当时处于世界最前列。苏联自忖在弹体技术的竞争中无制胜把握,于是在导弹生存性和导弹的通用性上狠下工夫,发展了SS-24和SS-25地面机动导弹,其机动性使美国难望其项背。
      SS-24导弹于1987年开始服役,为三级固体燃料洲际导弹,命中精度为200米,是世界上第一种以铁路机动方式部署的现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它可以部署在火车的三节车厢内,其中一节为可直立的发射架,另外两节用来提供支援与搭载人员。该导弹发射车具有防探测、防监视和武器控制系统,打击能力比恐怖的SS-18、SS-19还要强,是一种能够有效打击硬目标的武器。这种导弹列车在西方电影中多次出现,可见西方对其的忌惮程度。SS-25导弹于1985年装备部队,是目前世界上第一种完成部署的小型机动式洲际弹道导弹,可携带一枚精度200米、当量为75万吨的核弹头。由于SS-25可以在公路上机动发射,使该导弹不仅再装填十分简便,而且也不容易被对方探测系统锁定,从而大大提高了生存能力。另外,该型导弹还有良好的通用性,可以被改装成射程更远、弹头更多的导弹,从而回避了国际条约的限制。苏联国土幅员辽阔,在地面机动方 案上先天优于美国。
      美苏在该轮较量中各有成功表现,但双方都认识到了对手的优长和可怕。这一时期无论是核导弹技术还是数量,都达到了顶峰,双方的核武器总当量足以将世界毫无意义地毁灭若干次,而核武器技术改进的余地已非常小。例如,美国在2004年发现其在冷战时期设计的W76等核弹头由于单纯追求小型化和当量等性能,而将其中的核反射层设计得过薄,可能导致弹头难以爆炸。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双方在80年代末期转而投入到了核武器削减谈判和反导系统的研制上。
      第五轮较量:没有实现的攻防对抗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推出了旨在遏制苏联的“星球大战”计划,希望在军事技术上形成对苏优势,在战略上牵制苏联,这使美苏从过去的矛与矛、盾与盾的对抗转变为了矛与盾、攻与防的对抗方式。
      美国巩固现有导弹武器,积极发展反导系统 在这一阶段,美国加紧了新型导弹的预研和对现有导弹系统的改进。1990年,美国研制公路机动式“侏儒”导弹,导弹射程13000千米,携带一枚核弹头(多弹头受START2条约限制)。在发展公路机动导弹的同时,美国还试图将MX导弹改装为铁路机动导弹。但从近期透露的情况来看,美国不但在地面机动导弹的发展时间上落后于苏联,而且在导弹地面机动技术上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俄罗斯军控专家在军控检查中发现,美国的MX铁路机动导弹技术远没有克服技术障碍。为此美国下大力气加固了现有发射阵地。经过改进,MX和“民兵”导弹阵地抗压力达到了每平方厘米3500千克,较以前提高了8~25倍,成为世界上最坚固的阵地。
      在与苏联的战略对峙中,美国在军控谈判中有意放松苏联核武器生产数量的约束,着重限制其质量和反导力量发展。这样首先减少了美国对苏联导弹精度和反导力量不断增长的恐惧。其次使苏联在边际效用递减的核武器数量上白白耗费更多的资源和金钱,用以侵蚀其国力。第三可以假苏联之手把多余的核弹瞄准它国,增加其它国家的不安全感和对抗因素。与此同时,美国又利用军控谈判消耗苏联业已拥有的导弹质量优势。苏联分导式多弹头战略导弹技术曾辉煌一时,在战略态势上对美国造成极大威胁,美国则想方设法在《美苏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中对此加以限制,例如限制分导式多弹头的数量。
      此外,美国在冷战时期曾研制了“奈基”和“哨兵”反导系统,但都未部署。80年代美国又炮制了“星球大战”计划,试图以防御来抵消苏联的导弹技术和数量优势。该计划旨在通过海陆空天多层次的全面拦截,将苏联的进攻核弹头摧毁在飞行过程中。这一计划在打破了世界军备平衡的同时,也对弹道导弹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弹道导弹性能将发生质的变化,这也成为苏联在此阶段改进导弹武器的依据。
      从表面看,美国在这一轮竞赛中似乎对陆基弹道导弹有所放松,实际上美国认为,就核威慑效果而言,对导弹防御的投资效果要大于对导弹发展的投资效果。
      苏联巩固现有反导系统,努力开发新型导弹 在攻与防的发展问题上,苏联与美国的认识有所不同。苏联在60年代就已经完成了世界第一代反导系统――ABM-1“橡皮套鞋”的部署(依靠核杀伤效应的反导方案)。因此苏联没有像美国那样,大张旗鼓研究新系统,而是在冷战结束前积极巩固现有导弹防御体系,并发展了S-300等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在巩固反导系统的同时,还积极发展了新型导弹力量,以保持其导弹优势。冷战结束时,苏联重点开发的导弹项目是海基的“快帆”和陆基的“白杨”M导弹(SS-27),这两种导弹都将突破反导防御作为重点技术突破方向。例如,两种导弹都采用了新型发动机技术,可以很快穿越大气层,避免助推段拦截;都可以携带多弹头,特别是采用了弹头机动技术,可以规避中段和末段拦截。但由于资金不足和苏联的解体,“快帆”试验一再失败,最终不得已被放弃,马卡耶夫设计局也因此被改组,苏联的潜射导弹计划被迫转移到莫斯科热工研究所,这就是以后命运多舛的“布拉瓦”(圆锤)导弹。“白杨”M导弹的发展工作也由于其设计单位为乌克兰南方设计局,苏联解体后不得不将其研制转移到俄罗斯的莫斯科热工研究所,在全部图纸和1枚样弹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才恢复了“白杨”M的开发工作。俄军方称,“白杨”M弹道导弹的技术性能和作战效能要比美国现役的陆基战略导弹领先5-8年。
      美、苏弹道导弹核武器在冷战中经历了五轮较量,互有胜负,但所幸的是没有进行实战较量。冷战结束了,这种导弹核武器的竞赛与对抗并没有停止,但我们还是希望这种较量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

    推荐访问:当量 射程 比拼 当量射程比拼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