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如何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时间:2020-02-29 07:29:5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尤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主,引导学生多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首要的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进行观察实践,帮助学生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一)利用插图进行观察
      冀教版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或表现课文的中心,或揭示课文的重点,或描绘人物形象,或展现故事情节,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如《地球妈妈》一课里,我请学生观察插图上的松鼠、鼹鼠、小鱼、小兔等在干什么,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地球妈妈给了所有孩子一个真正的家。再如,《小乌鸦和妈妈》一课,学生通过观察温暖的窝,感到了小小乌鸦对妈妈的体贴、孝敬。真正理解了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一种美德。
      (二)抓住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在阅读教学中,抓住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有效途径。如《冬天是个魔术师》一课,“冬天这个魔术师还会变什么?”因为有了老师课前布置的有意观察,学生才能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冬天这个魔术师还会变出树挂、冰凌、窗花……”“冬天这个魔术师还会变出白色的宫殿、温暖的火炉、毛茸茸的地毯。”《雪地里的小画家》则要同学们仔细观察各种动物脚的形状,帮助学生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像力就没有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思多想,培养他们的想像力。
      (一)巧妙利用课文的空白让学生进行想像
      如《小鱼的梦》一课里,“小鱼做了个甜甜的梦”,梦见的是什么呢?课文里没有说,而是巧设空白。在教学中,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有的说:“小鱼梦见了大海深处美丽的宫殿。”有的说:“小鱼梦见了自己长了翅膀飞上了天空。”
      (二)利用课后的思考题发展学生的想像
      在冀教版教材中,几乎每一篇课文的最后都精心设计了一道或几道思考题,而且答案不求唯一,这就为学生想像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如《下雪的声音》课后思考题“作者从下雪的声音里听出了什么?”学生的想像五彩纷呈:“听出了雪花飞舞的美妙姿态。”“听出了春的脚步。”“听出了山野的欢笑。”“听出了大自然的旋律”……
      三、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发展学生的语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说话情境,提供说话机会,把有限的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多说一说,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抓住重点词训练学生的语言
      如《早操》一课中的“()来()去”请学生说这个词型并练习扩词:飞来飞去、跑来跑去、摇来摇去、转来转去等等。根据《浪娃娃》一课中的“数不清”,学生扩展出:说不完,走不动、看不见、拿不动等等。
      (二)抓住典型句式发展学生语言
      如在学习《我想――》这一课时,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读,一起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读到心动之时,自然会生发出无限的愿望。教学时,我让学生在感知教材语言的基础上,先模仿说,再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从而达到发展学生语言的目的,于是,便有下面的儿童诗:
      我想把小手种在春天的大地上,
      变棵小草,空气宝宝围着我笑;
      变朵小花,蝴蝶围着我飞,
      飞呀飞呀――
      飞出童年的欢笑。
      ***
      我想把自己变成一朵小花,
      等到春天到来时开满山坡草地,
      一阵春风吹过
      我在风中摇呀摇――
      摇出春的快乐。
      (三)整体感知熏陶学生的语言。
      冀教版语文教材中,许多选文优美且富有诗意,如《走月亮》《诗的材料》《会说话的草》等,教学这些课文时,我先让学生读懂课文,整体感知语言材料,接受富有诗意的语言熏陶,再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从而自己生发创造富有诗意的语言。
      四、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规律和认知特点是以感性为主。这就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性器官,引导学生进行感性实践活动。
      (一)做一做
      如《乌鸦喝水》一课,我请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在亲身操作中体会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衔进瓶子的细心与耐心,观察水慢慢升高的现象,体验乌鸦动脑动“手”而成功的快乐。(当然,孩子也有做错的时候,但即使做错了也有做错了的收获。比如,有几个孩子把一块石头放进瓶子,这块石头正好卡在瓶口处,上不来,下不去,孩子急得直用铅笔戳,但无济于事,实验当然做不下去了。我说:“想一想,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孩子们恍然大悟:“老师,书上说:‘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我这块太大了。”孩子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学会了读书,学会了思考。)
      (二)画一画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爱画画,愿意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如《冬天里的小画家》学生通过亲手画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脚印和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图案,发现了脚印与图案的相似点,个个兴奋不已。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都有所提高。
      (三)猜一猜
      在阅读教学中,时常穿插猜谜语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在猜谜语的过程中,其概括力、判断力都会有所提高。如太阳、月亮的谜语等,孩子们都非常喜欢。
      (四)找一找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来帮助理解课文是必不可少的。如学习《桂林山水》,找找关于桂林山水的图片;学习《龙卷风》时,找找关于陆龙卷和海龙卷的图片等等。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增加了许多知识。
      五、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实践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应放在学生创造性阅读上。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作为教师要唤起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成功地学习。在阅读教学中要把看书权、思考权、讨论权还给学生,提倡在阅读教学中的质疑和提问,鼓励自由讨论,引发创造力。
       (一)创设美好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
      创设美好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联系自身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审美经验,对课文进行创造性地发现和创造性地发挥。如上《二泉映月》一课时,通过聆听配乐录音,在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品味,产生一种最佳的心态,诱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点燃思维的火花,来感悟体会阿炳热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真正达到“把教学过程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过程统一起来”。(杨振宁)
       (二)阅读活动本身即是一种创造活动
      按照美学观点,一部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没有读者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当读者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时,它是作品的驾权者,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萨特也说过,“精神产品这个既是具体的又是想象出来的对象,只有在作者和读者的联合努力之下才能出现。只有为了别人,才有艺术,只有通过别人,才有艺术,因此作家向读者的自由发现召唤”,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全面了解课文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色,赋予作品新的意义、新的价值。如上《假如只有三天光明》一课,要超越作品的本义,教学重点放在创造性阅读上,着重让学生思考和回答“视力完好的人却几乎什么也看不见,他们对展现在面前的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事物却无动于衷?”学生的创造点被激发了,思维就活跃了。
      (三)要品味语言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要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活跃性和创造力,离不开对语言的品味。要通过联想,把握语言的形象性,通过揣摩把握语言的完整性,进而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把握语言的情感性,如上朱自清的散文就要在语言品位上下功夫,才有可能对文章的意境有所创造性领悟。引导学生的主体介入,才能充实和填补课文的空白和意义的不明确性,才能最终完成课文的建构。只有这样创造性阅读才有可能实现。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内容,我们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使他们能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真正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推荐访问:培养学生 实践能力 语文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语文概括能力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