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杏苏散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35例体会] 杏苏散加减

    时间:2019-05-18 03:23:4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目的:观察杏苏散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患儿均予杏苏散配合穴位贴敷并根据中医辨证加减用药,7天观察疗效。结果:治愈28例,好转6例,无效1例,治愈率80%,总有效率97%。结论:杏苏散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疗效显著。
      关键词:小儿咳嗽;杏苏散;穴位贴敷
      【中图分类号】R25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115-01
      咳嗽时小儿常见的肺系疾病,临床上主要以咳嗽、咳痰、甚至喘息为特点,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笔者于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运用杏苏散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35例患儿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10岁,其中2-4岁12例,5-6岁10例,7-8岁8例,9-10岁5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28天。辩证分型:风寒咳嗽25例,脾虚痰湿咳嗽10例。
      1.2 治疗方法:35例均采用杏苏散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
      1.2.1 内治法:杏苏散加减,此方有轻宣凉燥、宣肺化痰作用。基本方药组成:杏仁、苏叶、半夏、茯苓、前胡各4-8g,桔梗、枳壳、陈皮各3-6g,甘草2-3g,生姜2-3g,大枣3-5枚。辨证加减:风寒咳嗽加荆芥、防风、麻黄4- 6g ;脾虚痰湿咳嗽加党参、白术各4-8g,苏子、炒莱菔子3-6g ;咳嗽剧烈加紫菀4-6g,款冬花4-8g;咳嗽兼喘者加用三子养亲汤;兼食滞者加焦三仙各4-8g;伴发热者加柴胡3-6g。以上均为2-4岁患儿剂量,根据年龄调整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1.2.2 外治法:中药软膏贴穴位贴敷肺俞、中府、膻中以宣肺散寒、燥湿、降气化痰。软膏贴方药组成:胆南腥、桔梗3份,白芥子、细辛2份,炒莱菔子、葶苈子、紫苏子1份。上方共研细末,蜜调制成2cm大小圆饼状,置于特制胶贴上,贴敷上述穴位,3天1疗程。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咳嗽消失,听诊干湿啰音消失。好转:咳嗽减轻,呼吸音清晰,痰量减少。无效:咳嗽症状及体征未见改善或加重。
      2.2 治疗效果: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愈28例,好转6例,无效1例,治愈率80%,总有效率97%。28例痊愈的病例中风寒咳嗽22例,脾虚痰湿咳嗽型6例。
      3 典型病例
      刘某,男,5岁,2011年11月12日初诊。主诉:咳嗽5天。症见:咳嗽阵作,喉中痰响,咳吐白色粘液痰,质清稀,纳食可,精神稍差,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拟诊:咳嗽,属风寒咳嗽。治法:1)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用杏苏散加减:杏仁、苏叶、半夏、茯苓、前胡、款冬花各8g,荆芥、防风各5g,桔梗、枳壳、陈皮、紫菀各6g,炙甘草3g,水煎服,每日一剂,每天3次。2)中药软膏贴穴位贴敷肺俞、中府、膻中。方药组成:胆南腥、桔梗3份,白芥子、细辛2份,炒莱菔子、葶苈子、紫苏子1份。上方共研细末,蜜调制贴敷上述穴位,每日更换一次。3天后咳嗽明显减轻,痰量明显减少,精神可。上方汤剂继服,2剂,软膏贴继用2日,咳嗽止,精神好,病愈。
      4 体会
      小儿肌肤娇嫩,形气未充,卫外不固,肺常不足,易为外邪侵袭。风寒之邪侵入肺卫致肺失宣降清肃之职而发病。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客于肺卫,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为咳嗽。加上小儿脾常不足,易为乳食、生冷所伤,使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生精微,酿为痰浊,上贮于肺,壅阻气道,使肺气不宣,而致咳嗽痰多,痰白清稀。杏苏散为《温病条辨》所载方, 有轻宣凉燥、宣肺化痰作用。其用药大部分入肺、脾经,杏仁苦温而润,润燥止咳,肃降肺气,苏叶辛温不燥,解表宣肺,二者为君药。前胡疏风散寒,降气化痰,助苏叶轻宣达表,助杏仁降气化痰;桔梗、枳壳一升一降,调和肺之宣降,助杏仁、苏叶理气化痰,共为臣药。半夏、陈皮燥湿化痰,降逆和胃;茯苓健脾渗湿;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以利解表,滋脾行津以润燥,是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功兼佐使。风寒咳嗽加荆芥、防风祛风散寒,表寒重加麻黄解表散寒;痰湿咳嗽加党参、白术、苏子健脾化痰。总之本方脾肺两治,既治表邪、痰浊之实,又健脾补虚,升降调和,诸药合用使表邪去,肺气宣,痰浊消,共达宣肺止咳之功效。此方治小儿风寒、痰湿咳嗽尤佳,随证加减,能收到良好效果。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穴位贴敷是直接将药物敷贴于体表,通过药物透皮吸收、刺激经络穴位,调节脏腑、经络的功能,协调五脏六腑之间的平衡。肺俞是肺脏精气输注所在,具有理肺气,止咳平喘之功;“气会膻中”,膻中主一身之气,刺激膻中,可理气止痛,中府为肺的募穴,俞募配穴治疗肺系疾病,使痰去气顺则疾病愈。方中胆南腥燥湿化痰;白芥子利气散结;细辛辛温走串,豁痰利气、宣肺散寒;桔梗开宣肺气、化痰利咽;炒莱菔子、葶苈子、紫苏子降气化痰,诸药合用贴敷肺俞、中府、膻中穴位,起到宣肺散寒、燥湿、降气化痰的作用。药物穴位贴敷使药力通经达络直达脏腑,起到腧穴、药物双重治疗作用,还可弥补内治法的不足,内外兼治可缩短病程。
      参考文献
      [1] 朱虹. 杏苏散主方意义探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24(2):5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3] 韩新民.中医儿科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推荐访问:穴位 小儿 咳嗽 加减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