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铁血君主维多利亚女王 维多利亚女王的9个子女

    时间:2019-05-18 03:12:3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若问英国人最为津津乐道的荣耀岁月,大概非维多利亚时代(1837-1914)莫属。那是一个扩张的时代,自信的时代,也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变革的时代。那时的英国举世无人可敌,在血与火的海外殖民中控制了三千余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成为真正的“日不落帝国”。那时的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无愧于“世界工厂”之赞誉,各种新奇机器和工业产品如魔法幻术般涌现在目瞪口呆的世界面前。那时的英国人尽情享用全球各地最美好的物产,骄傲地坚信他们生活在历史上最美好的黄金时代,所谓希腊的光荣和罗马的伟大也相形见绌。那时的英国名人巨匠辈出,达尔文、法拉第、乔治·艾略特、狄更斯等举世皆知。那时不列颠的海军纵横天下,最偏僻的角落都有米字旗在飘扬,维多利亚女王之名也随之远播宇内。她在位63年又7个月(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是迄今为止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她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获得“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尊号的君主,更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君主之一。
      维多利亚的父亲是英王乔治三世第四个儿子肯特公爵爱德华,母亲是德国萨克逊-科堡-萨尔费尔德的维多利亚公主。维多利亚女王于1819年5月24日出生在伦敦肯辛顿宫。她虽贵为英国王室成员,但其童年回忆可不大美好。小女孩儿不到一岁时就遭受丧父之痛,是个“可怜的没有父亲的小孩子”。她没有可以一起玩耍的兄弟姐妹,在成年之前甚至只能住在妈妈的卧室里。更糟糕的是,王室其他成员对这对孤儿寡母并没有什么特殊照顾。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她的舅舅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提供了相当多的精神和物质援助。直到维多利亚因机缘巧合成为王位继承人后,她的经济状况和教育情况才逐渐好转。1837年6月20日,英王威廉四世去世,18岁的维多利亚随即继位,次年正式加冕。
      1839年,维多利亚自己选择了表弟、来自德国萨克逊-科堡的阿尔伯特作为终身伴侣。当初维多利亚对阿尔伯特可谓一见钟情,情不自禁地坠入爱河,说他激情洋溢的爱恋和柔情令自己感到无比幸福。而英俊博学的阿尔伯特也很爱维多利亚,不论在家庭生活还是国家政务上都是她的支柱。夫妻俩一起跳舞,出游,打球,跟孩子们捉迷藏,其乐融融。这对夫妇一共生了九个孩子,长大成人的女儿们都嫁给欧洲的王公,儿子们则迎娶了各国的公主。他们的后代遍及欧洲各王室,维多利亚正是因此而有“欧洲王室的超级祖母”之名。
      英国人起初并不欢迎阿尔伯特,一度讽刺他是来英国乞讨的叫花子。这位有“活动的百科全书”之称的女王丈夫克服了重重困难,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了反对者。他拥有相当高明的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竭力斡旋女王与议会之间的激烈冲突,既促进了政局的稳定又保证了女王的地位。他也不乏聪明才智和组织才干,成功主办了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举行的首届万国工业博览会。下议院曾经有人激烈反对博览会的计划,认为这种活动会败坏英国人的道德和忠诚。但是这次盛会最终成功召开,生动展示了人类进步的最高成就。维多利亚女王参观展览后欣喜若狂,自豪地写下“我的阿尔伯特成功了”的日记。此后,阿尔伯特又用展览所得收入创建了闻名遐迩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成为他推进艺术事业最好的纪念碑。阿尔伯特不幸于1861年去世。维多利亚因此深受刺激,认为自己的世界已经残缺不全,长期悲恸不能自已。从此她不再热衷政治,而是一袭黑衣深居简出。也就是在这一年,古老东方的清朝皇帝咸丰驾崩,常常被打上“祸国殃民”标签的慈禧太后开始垂帘听政。两位失去丈夫的女性都揭开了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新一页,但是她们在历史长河中获得的评价却何其不同!
      维多利亚继位十分顺利,但是她初登政治舞台的表演显然颇为失败。当时英国政治上虽早已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是在本质上还是一个传统社会。拥护王权的贵族势力十分强大,辉格党和托利党的两党竞争机制上不完善。女王则掌握着任免首相和解散内阁的权力,还是不列颠陆军总司令货真价实的上司。按照惯例,她的责任是不偏不倚地超然于任何党派,处理好与议会和首相的关系。然而年轻气盛的女王常常独断专行,一副咄咄逼人的君主架势。例如,女王在继位初期深受她的“政治教父”墨尔本的影响,公开偏袒辉格党人,一度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她还要求首相必须明确禀报她要处理事务的实情,并且在她做出决定后不得随意更改,否则便是不忠。她对墨尔本之后的每一位首相几乎都不满意,尤以罗伯特·皮尔、约翰·罗素、德比爵士和格拉斯顿等人为甚。迪斯累利倒是频频用极为夸张的言辞赞美她,并用实际行动展现对她的忠诚,可是她觉得这位首相的行动有时候颇为古怪。她与首相之间的最后一次严重冲突发生在格拉斯顿内阁时期。这位首相不仅推进众多的社会改革措施,更提出把国王的陆军指挥权收归议会。女王自然不愿看到王权进一步衰微,一度以逊位来威胁议会。但结果是首相大获全胜。自1880年起,随着英国贵族势力日益衰微和选举权进一步扩大,女王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解散内阁或者任免首相了。从此以后,英国的君主们才真正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颇有吊诡意味的是,1870年代后期,长期不理朝政的维多利亚女王在普通民众中,在英国的自治领和殖民地中的影响力开始提升。主要原因是,这位女王摆脱了备受议会和民众厌恶的忧郁,换下了她的黑色衣饰,走出了阿尔伯特去世造成的阴影。维多利亚女王的权力欲望很强,但是也很明白自己不是生活在王室和贵族一统天下的中世纪。她明智地不再与议会较量,以优雅高贵的举止、镇定自若的神情和不偏不倚的姿态重新开始公共生活。女王赢得了臣民的衷心爱戴,他们渐渐不再用“墨尔本夫人”、“威尔夫夫人”之类的称呼嘲弄她,转而视她为民族领袖和精神主宰。1876年2月8日,女王自丈夫阿尔伯特去世之后首次出现在议会。她在会上宣布将为她的女王头衔增加新的内容——印度女皇,而议会也很快批准了此项要求。此后,盛大的仪式和展览成为维多利亚女王后半生的主旋律。1877年元旦,维多利亚女王在印度德里加冕为印度女皇,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庆典。1887年,英国举行了女王执政50年大庆。这次大庆被视为那一代英国人首次见到的最壮观的国家大典, 1897年又举行了女王执政60年大庆,女王在走过欢迎她的行列时被人群发自内心的热情深深打动。在新旧交替的时代,这些庆典完美地巩固了维多利亚的王者之尊——尽管她已经日益远离真正的权力核心。   维多利亚女王在英国本土处处受制于议会和民意,颇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而在对外政策上,她与当时的英国人一样热衷于海外扩张。那时的英国早已超越“大陆均衡政策”,致力于全球扩张。英国皇家军队在海外频频获胜,以女王名字命名的地方,如维多利亚瀑布、维多利亚港、维多利亚市等纷纷纳入帝国版图。在她继位初期就有人预言说她会像伊丽莎白一世那样给英格兰带来战争的荣耀。继位后的第一场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便是中英鸦片战争。她于1840年1月在议会发表演说,声称帝国的荣耀和她的尊严受到了侵犯,对此将严重关注。而在割占中国香港后,她专门举行酒会庆祝。1853年,英、法、俄三国间爆发克里米亚战争,交战各方死伤惨重。女王十分关注战况,特别设置著名的“维多利亚十字勋章”,奖励勇敢作战的官兵。在1856年发生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女王为了达到开战目的便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新选出的议会批准了宣战决定,英国远征军遂有那罪恶滔天的火烧圆明园之举。此后她还积极支持在南非对布尔人的战争,直令布尔人血流成河。女王在爱尔兰问题上也立场强硬,竭力主张毫不留情地镇压爱尔兰独立运动人士。女王本人从来没有亲身参加任何一场战争,没有亲手杀过人。可她是个狂热的好战分子,向来积极鼓吹对外殖民扩张,堪称铁血女王。所以,对于英国人而言,维多利亚是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贤明君主。而对于遭到侵略的国家和民族而言,这位女王是个不折不扣的战争贩子。
      1901年1月22日,维多利亚女王在考茨病逝,一个时代因此宣告结束。她的家人和臣民的哀痛情绪弥漫在大英帝国的上空,而在她身后规模空前的战争和革命也即将拉开大幕。
      维多利亚幸运地生活在大英帝国的上升时期,历史机遇赋予她一个不太广阔却丰富多彩的舞台。维多利亚身材矮小,并不是十分聪明,在公开场合经常神情僵硬。然而她成功扮演了妻子、母亲和女王的角色。她与阿尔伯特的爱情令人赞叹,她的宫廷中充满了优雅得体的氛围,她自信地认为自己给人民带来了永恒的福祉。她被视为英国中产阶级生活的代言人,日后中产阶级的思想习惯都被称呼为“维多利亚方式”。女王漫长的在位期,正是英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道德文明突飞猛进的时代。虽然凶杀、流浪儿、环境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但遍及欧洲的宪章运动和1848年前后的革命也没有给英国造成太大的动荡。正是以上种种的缘故,她的名字成为不列颠的宏伟和英国人的象征。在欧洲大陆众多王朝更迭垮台的对照之下,维多利亚更是成为国家稳定性、安全性和连续性的象征。再从长时段角度而言,英国在她执政时期的国力强盛与1914年以来的急剧衰落形成鲜明对比,无数英国人自然而然地怀念那段逝去的黄金岁月。
      

    推荐访问:维多利亚 君主 女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