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语言符号的原则:任意性与理据性的关系: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第二原则

    时间:2019-04-30 03:27:4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从对任意性与理据性的理解入手,认为任意性所关联的两个元素存在于同一系统之中,且它们都属于人类内部主观精神的范畴;理据性可以跨越系统存在,属客观的外在世界的范畴,两者之间仅有层次上的关系,并不存在对立性、同一性或者第一性的差异。在二者之中,任意性才是符号的本质属性,是语言的上层属性,而理据性则是语言符号之外的语言的客观属性,是语言的底层属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以语言的理据性为基础的。
      关键词:语言符号 任意性 理据性 索绪尔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明确提出符号的任意性,从而确定了此后语言学家们对待语言符号的基本立场。后来我国的语言学研究明显地受到这种观点的影响,使从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开始的“名实之争”渐有落下帷幕的趋势。但是,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乃至“音义学”作为一门新学科的成立,语言符号的这两种看上去截然相反的观点又重新引起热议。
      许多学者对任意性与理据性的关系都做出过精辟的论断,其中一部分认为“语言符号及其理据与客体都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1]。另一部分则倾向于科学的可知论,认为“我们只是把暂时找不到理据性看作是任意性”[2]。当然,绝大多数学者采取了折中的办法,他们指出,“任意性和理据性都是语言的根本属性,它们在语言系统中的关系不是谁主谁次的问题,而是谁多谁少的问题”[3],即倾向于认为任意性与理据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这三种观点各有侧重,都试图从不同角度对任意性和理据性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诠释,从而找到语言符号的最根本的原则。但是无论采取怎样的观点,我们都不能忽略对任意性与理据性这两个概念的深入探讨。
      一、任意性及其范围
      索绪尔在论证符号任意性的时候,开宗明义地指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指能指和所指相联结所产生的整体……语言符号是任意的。”[4](P102)在此之前,他就已经对能指和所指两个概念进行过详细的解说,前者指音响形象,后者指概念。由此可知,任意性可以定义为“音响形象与其所代表的概念之间不存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首先,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表现在能指与所指共存于同一语言系统中,即“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任意性关系”[5](P324)。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任意性的条件是处于“同一系统内部”,而并非从两个系统(如两种自然语言)中分别抽取出的形式与意义之间或者某个整体的系统(如整个语言符号系统)与客观现实之间的任意。
      根据上述观点,象形字和概念的关系已经超出了任意性的范围。文字是记录语音的工具,它既不是音响形象本身,也不是概念。也就是说这种对应关系产生于语言符号的外部。尽管相互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字系统与语言符号系统仍具有独立生成与发展能力的“两个”系统。
      其次,“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代表的是人的某种内部活动,符号本身就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部分,“是由某一单方面的决定以一种人为的方式造成的”[6](P123)。能指与所指以及它们之间的连结全部是主观的、内在的。
      一方面,音响形象是人的心理活动,被限制在人类的精神层面。音响形象不等于语言的物质外壳,而是指存在于人的记忆中的声音印象。索绪尔认为,“假设某一个概念在脑子里引起一个相应的音响形象,这完全是一个心理现象”[4](P32~P33)这个形象以区别特征的形式存在于声音印象所组成的系统中。当人的耳膜接收到了一个语音流并将它传递到大脑后,大脑会根据语音流的特点在该系统中寻找对应的声音印象。直到正确的声音印象得到确立,符号处理才开始它的第一环节,在此之前的部分属于物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范畴,并不是语言学的研究重点。
      另一方面,概念也贮存于人脑中,是人类大脑抽象能力的结果。索绪尔符号学中的“概念”并不是指客观世界中的个体,而是指大脑对某一类个体的共同特征进行抽象后生成并记录下来的主观映像。这些主观映像经过整理,同样以区别特征的形式组成一个庞大的系统,其中标记了成对而相关联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借此组成网状的体系结构。当大脑得到正确的声音印象,记忆便通过声音印象与概念之间的连结追溯这个形象的特征,从而解读语音流的意义。至此,我们就完成了对符号的处理。
      由此可知,任意性的定义与作用范围是同一系统的内部,这与索绪尔对于语言符号的描述高度和谐,我们不应当跨出系统的界域去研究任意性。同时,任意性也自始至终处于人类内部主观精神的范畴,每时每刻都受到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的影响,是语言符号的上层属性。
      二、理据性的实质
      坚持理据性的学者提出的理由大致有三:第一,语言在创始之初曾根据自然的声音创造语音或者根据物体的形状创造文字,最具代表性的是拟声词和象形字;第二,语言在引入新词的过程中时常根据“词根+词缀”或“词根+词根”的方法创造新词,而我们今天的词语绝大多数都是可以追本溯源的;第三,语言结构可以反映人的概念结构,语言结构中的许多特征可以通过对人心理活动的揭示获得理据。
      首先,拟声词和象形字并不能证明语言符号的理据性。关于象形字,我们已经在前面论述过,文字系统本身并不在“语言符号”的定义之内。至于拟声词,索绪尔已经进行过论述。我们能否用“喵”来形容犬吠?答案是肯定的,只是这里涉及到的问题并非“理据性”,而是“可能性”和“现实性”。如果使用这一语言的社会群体达成共识,完全可以任意替换语言中用来代表动物叫声的音响形象,只是在语言发展到的今天要达成这样的共识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次,造词法也无法证明语言符号的理据性。一方面,我们完全有能力用一组全新的音位组合来为一个新的概念命名,之所以选择用构词法创造新词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惰性,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可追溯的心理活动。另一方面,在这里所谓的“理据性”是根据一个已然的词语推知它形成过程中人类的心理活动,而语言符号的理据性乃是指在词还处于未然时选择这种心理活动的理由,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最后,语言结构与人的概念结构之间是否存在连带关系还很值得商榷。目前我们仅能采用心理学实验的方法通过被测者的言语描述或语言学家的“自省”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不过这种实验的结果未必能成为充足的论据,因为“语言来自训练和习惯,一个人可能只是因为言语习惯缺乏某种表达方式,便说不出某些刺激来”。[7](P36~P37)   所以,众多牵涉到理据性的观点都或多或少地与语言符号外部的某些特征发生联系。我们有理由认为,理据性存在于语言符号的外部,或者至少是不完全地存在于语言符号中的,不能代表语言符号本身的性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理据性既代表了人与外部世界的连结,也代表了外部世界中各元素间的连结,它是语言的一种底层属性。
      三、任意性与理据性的关系
      任意性与理据性都是语言中客观存在的属性,两者处于永恒的、平行的共存中。我们可以认为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原则,而理据性是客观世界本身和语言符号与客观世界之间连结的原则。任意性位于语言的上层,理据性位于语言的底层,承认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并不意味着否定语言的理据性。只有在整个语言系统满足了理据性的前提下,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探讨才有价值。
      假设我们有一个声音α,它是人类的发音器官无法发出或者听觉器官无法接受的一个声音,我们可以把它设为超声波或者次声波。在α和/tau/中,若要求我们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汉语中“刀”这一概念的音响形象,答案是后者无疑。用人类的发音器官发出α显然是不可能的,就算我们依靠某种手段发出了这种声音,人耳也无法识别。换句话说,α尽管在客观世界中客观存在,但也无法构成音响形象。但是如果是在/tau/和/thau/之间,显然我们的祖先已经代替我们做出过选择了,而这个选择是没什么理据可循的。
      可见,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以语言的理据性为前提的,我们无法创造超越人类生理结构能力的连结。但是如果语言自身满足了与客观事实的结合,即满足了理据性,能指与所指之间的任何连结就都处于平等的地位。在平等的连结中,我们的选择是任意的。理据性是语言能够产生、发展和保持活力的基础,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根本存在形式。
      注 释:
      [1]王德春.论语言单位的任意性和理据性——兼评王寅《论语言符
      号象似性》[J].外国语,2001,(1).
      [2]陆丙甫,郭中.语言符号理据性面面观[J].外国语,2005,(6).
      [3]林艳.任意性和理据性都是语言符号的本质属性[J].语言与翻译
      (汉文),2006,(1).
      [4][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
      印书馆,1980.
      [5][英]戴维·克里斯特尔.现代语言学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6][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
      联书店,1988.
      [7][美]布龙菲尔德.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李梓嫣 江苏无锡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214122)

    推荐访问:符号 任意 原则 语言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