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诗的书写格式_新闻诗:“非边缘化”书写

    时间:2019-04-24 03:18: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上世纪80年代初,笔者在一篇题为《一种独特的报道形式——新闻诗》①的文章中提出了“新闻诗”这个概念。是不是首次提出,不得而知,但至少此前笔者未曾见到过这个提法。当时提出这个概念,并非一时心血来潮或处于某种标新立异的动机,而是受诸多作者探索成果的提示所进行的一次尝试性论述。那时候,中国还没有互联网,在能够读到的有限书刊上尚未见到“新闻诗”这个名词,但这类形式的作品却时隐时现。时光飞逝,二十几年过去,今天我们能够从众多报刊和网页上读到标明为“新闻诗”或“诗报告”(也作“报告诗”)的作品越来越多了,一些作品已经或正在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因此,根据创作发展状况对这一文体再行论述似有必要。
      关键词:新闻诗;文体;书写
      上世纪80年代初,笔者在一篇题为《一种独特的报道形式——新闻诗》①的文章中提出了“新闻诗”这个概念。是不是首次提出,不得而知,但至少此前笔者未曾见到过这个提法。当时提出这个概念,并非一时心血来潮或处于某种标新立异的动机,而是受诸多作者探索成果的提示所进行的一次尝试性论述。那时候,中国还没有互联网,在能够读到的有限书刊上尚未见到“新闻诗”这个名词,但这类形式的作品却时隐时现。时光飞逝,二十几年过去,今天我们能够从众多报刊和网页上读到标明为“新闻诗”或“诗报告”(也作“报告诗”)的作品越来越多了,一些作品已经或正在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因此,根据创作发展状况对这一文体再行论述似有必要。
      一.从“纪实性诗歌”到“新闻诗”
      从1984年笔者提出“新闻诗”这个概念至今还不到30年,这对于一种文体理论的研究来说,其时间经历并不算长。
      新闻诗的理论研究虽然还是起步阶段,但它的创作之根却来得遥远。若要追根溯源,恐怕可以追溯到中国自古“纪实以诗鸣”的传统上,追溯到《诗经》时代。据台湾学者李辰冬考究,《诗经》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诗、每个地名、每个人名、每件史实都是实录,没有一点虚假。”②说《诗经》句句实录,未必完全可靠,但其中某些篇章却明显是纪实的。在当时传播方式极度落后的状况下,人们还没有“新闻”的概念,新闻作为一种独立写作体例也尚未从文学中分离出来。但诗经中的《氓》,就叙事的完整性来看,基本具备了新闻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节及结果均有所交代。后来的“汉乐府”中的《东门行》和唐代诗圣杜甫的“三吏”、“三别”及《长恨歌》,就更具“新闻味”了。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杜甫的《石壕吏》
      石壕,也叫石壕镇,即现在河南三门峡东南。《石壕吏》通过杜甫的见闻,尤其是村妇的痛苦倾诉,记录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示了官吏的残暴,表露了作者对局况的忧虑,对普通百姓的深切同情。
      古代“纪实以诗鸣”的传统是当今新闻诗不可割断的历史脐带。但是,当这一传统借助现代传播手段——报刊、广播及互联网,加以张扬和发展,便使现代意义上的“新闻诗”脱颖而出。首先是它不但因为“纪实”而具有“真实性”,更因为其传播方式的“迅捷”而具有“现时性”,即“新闻性”。
      当然,从“纪实性诗歌”到“新闻诗”的转型,主要是20世纪初以来的事情。这期间,新闻诗的创作发展大体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即从上世纪初至60年代末,为内涵探索阶段。作者不着眼于新闻诗的文体要求,而是探索如何在诗中融入新闻内容或如何用诗的形式反映新闻事件。以著名人物为例,冯玉祥、朱德、毛泽东、周恩来、陈毅及肖三等人都有这类诗作。那时,虽无新闻诗的概念,但有的作品却是很出色的新闻诗。朱德早在1939年于太行山八路军总部时,就给四川家乡写过一首《寄语蜀中父老》的诗:“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此诗不仅颂扬了挥戈战士在恶劣环境下英勇杀敌的情形,也隐含了作者对战士们的一片深情。冯玉祥的《廖宝财》可以看作一首写人为主的新闻诗。1949年4月23日晚,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南京,毛泽东便以《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题,即生动地反映了这一重大事件:“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此前,他于4月20日写了一条“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消息。一条消息、一首诗都发表在《新华日报》上,先后反映了同一新闻事件。1958年,当得知江西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时,毛泽东又写下了《七律·送瘟神》一诗。后一阶段,即70年代以来,为文本自觉阶段。其标志是张永枚的《西沙之战》。该诗反映南越入侵我国西沙群岛,我国军民英勇自卫反击的重大事件。1974年3月15日的《光明日报》破例从头版开始,用几个版的篇幅予以刊发。随后,《人民日报》和各省市报刊纷纷转载,并发表许多推荐和赞扬的文字。此诗见报时标明了“诗报告”三个字(一些评论文章则使用了“报告诗”的名称)。虽然作品内容受到当时政治的影响,以至在“文革”结束后颇受诟病,但由于它的传播途径特殊——全国覆盖面最大的报纸之一,使“诗报告”这一崭新的文体概念得以引起广泛关注和思考。此后,“诗报告”和“新闻诗”的名词便不绝于各类传媒。一些作者如李士非、黄承基、桑克以及台湾女作家六月,也因新闻诗创作而名噪一时。
      从目前可以读到的大量作品看,新闻诗的题材十分广泛。有写重大社会和自然事件的,也有反映日常生活中奇闻趣事的;有写新人新事的,也有披露丑恶现象的。但从社会影响上看,新闻诗的优势不在于奇闻趣事传递,更在于它能够迅速抓住重大社会事件进行真实而富有激情的书写。这正是新闻诗既有别于传统纪实性诗歌又不同于现代朦胧诗、私密诗的地方。
      二.新闻诗:诗歌回归社会中心的重要路径   20世纪80年以来,诗歌的人气似乎每况愈下。有人说,如今是写诗的人多于读诗的人;有人认为,诗歌正在被社会“边缘化”。究其原因,许多学者、诗人,或是埋怨读者文化素养差而不能进入诗歌阅读境界,或认为商业时代人们生活节奏快而顾不上读诗了;或苛责诗人在创作技巧上没有重大突破,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其实,这些都不是诗歌人气低迷最本质的原因。最本质的原因恐怕还是诗人群体性地走进了“纯诗”境地,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走进了一种“象牙塔”,诗歌普遍缺乏对社会现实特别是重大社会事件作直接真实的反映。
      在此,笔者无意贬低“纯诗”的价值与地位。“纯诗”是文学自身多样性和多元化发展的结果,即便是“小众”的需要也是有价值的,也有特定的读者。赏花吟月,闲情逸致,从来都是诗歌的内容,甚至今天私密性写作(哪怕是专门为某位朋友或恋人而作),也有生存的空间,不应受到排斥。写作,包括诗歌写作,完全是一种自由的行为。然而,包容某种创作方式并不等于倡导某种创作方式。从诗歌创作整体看,我们不能不看到其被“边缘化”的因由。“小众”毕竟不是“大众”,读者圈窄化也便在情理之中,而狭窄的读者圈对于诗歌的发展又未必是件好事。从有利于传播的角度看,再高级的艺术也不能限于自己(或极少数人)的认可,也应在乎读者的感受与认同。换言之,诗歌整体或诗人群体要想不被“边缘化”,要想回归社会中心、走进大众心灵,就得关切大众所关切,感受大众之感受。
      其实,新闻诗正是诗人和诗歌切入社会、回归社会中心、回归大众心灵的一条重要路径。“9·11”以后,美国人曾说首先想到抚慰心灵的,不是《圣经》,而是诗歌。据报道,“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的5月29日,百度搜索“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结果是104万项。盛大总裁陈天桥在读到那首《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之后,潸然泪下,随即作出了再捐600万元的决定。这首诗也因此被很多网友称为“最昂贵的文字”。在这里,“昂贵”不是因为这笔捐款,而在于它带来的情感上的震撼。“看得心都碎了”、“现在的眼泪都是痛心的泪水”这些混合着泪水、让人想大哭一场的话,都是网友们的读后感。③
      新闻诗因为书写重大社会事件为人们所关注,但诗人在写作新闻诗的那一刻,其动机不一定是为了诗歌如何产生影响,而往往是因新闻事件触动了诗人的神经而选择了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换句话说,新闻诗是重大新闻事件或新奇的新闻事实触动了诗人的诗思与诗情,于是他们自然地将诗歌艺术与新闻事件的报道有机地融合起来,呈现出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一时间写出10余万首以此为题材的诗作,为什么?正是因为这一举国哀痛的天灾猛烈地砸痛了诗人们的心。正如诗人金文轩在发表《惊悸》等数首诗作之际,于“题记”里写道:“斯为浩劫,诚为国殇!汶川——中国大西南——5月12日14时28分的大地震发生后,地震核心区汶川县让全世界一夜知晓了这个名字。几乎是全球的关切目光都锁定震中这个10万多人的县。这四百颗原子弹威力,射杀无数人民四川汶川,北川、都江堰、茂县……这是血泪之地,生民之哀,家国之痛。”而在“后记”中又说:“我写了两夜,写了7000多字,还没写完,因为,这沉重与坚强无法写完……”④
      新闻诗是缘于新闻事件与诗人的诗思、诗情的碰撞。这种“碰撞”,可以说是事件唤醒了诗人,也可以说是诗人遭遇了事件。反正,二者是互动的。就一次具体创作而言,可以是两种答案中的任何一种。但从人类反映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性的角度说,新闻诗必定是敏感而激情的诗人关注社会现实的结果,也是诗人为让诗歌切入社会的结果。
      新闻诗对社会的介入,必然引起社会对诗歌关注。
      三.文体属性与书写特点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例子:一位作者的新闻诗发出之后,网友们在评论中对文体作出了不同的理解。除直接说它是“新闻诗”的外,也有人说它是“用诗歌来报道时事”,还有人说是“用报道消息的形式来写诗”那么,新闻诗,到底是新闻,还是诗?笔者认为,对新闻诗的文体理解不能偏于一端。因为它是新闻与诗融合的产物,是新闻又不是纯新闻的文体,是诗也非纯诗的样式。说新闻诗是新闻报道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是因为它具备新闻报道的主要特质,即具有新闻性要素。它要求写真人真事,新闻的五要素(五个W)——When、Where、Who、What、Why具全;其内容必须有时新性。时过境迁的事实不是新闻,而是旧闻。如果一首诗不以新闻事件为主要内容,仅有“如实纪叙”,是不能算新闻诗的。时新性(或现时性)是必须强调的。从诗歌的角度看,新闻诗又有属于诗的内涵和特质,即富有诗情、诗思、诗艺。它在报告新闻事件时,总是时刻燃烧着激情;它常常以妙趣横生的哲理引人深思;它不仅具有新闻报道简约明快的特点,也符合诗歌的韵律、意境和形象化等要求。所以,尽管人们在阅读同一件作品时对其文体的理解难免有些偏向,或侧重于新闻报道,或偏重于诗歌。但作为新闻诗的创作者,必须对新闻诗本质的有全面的把握。从新闻与诗相融合的角度来看,新闻诗是介于新闻与诗之间的一种“中间体”,它具有新闻报道和诗的双重属性。
      鉴于新闻诗的双重性,我们在写作时必须把握和兼顾如下特点:
      1.以真诚的文字书写真实事件。新闻诗之所以能为社会所关注,就是因为它书写了社会关注的新闻事件,就是因为它呈现了新闻事件的真相。如果一则标为“新闻诗”的作品,歪曲了新闻事件的本来面貌,那它就必然失去读者的信任。尽管新闻诗需要以激情的文字进行书写,但它无论如何不能因为情感的溶入或表达形式的特殊或对材料取舍的详略而影响作者对事实真相的了解。要确保新闻诗不“失真”,最重要的是作者要有对社会负责、对事件负责的诚恳态度,舍此,难以实现。对于新闻诗创作而言,任何感性、激情的文字都必须经过基于“真实性”的理性思考才能诉诸笔端。如实呈现事件的真貌真相是新闻诗“真诚”的重要层次之一,也是最基本的层次。
      新闻诗“真诚”的另一重要层次是:从最能体现事件真实本质的角度,书写作者的独特观察、个人体验与感受。对于一桩新闻事件,从什么角度切入,不仅仅是技巧问题,更是态度问题。以灾害书写为例,“文革”时期写洪灾、震灾,总是从“形势大好”的角度入手,基于人性关切的灾情总是被轻描淡写,这种表面真实其实虚假的文字,不但不能让人们恐惧、悲痛、怜悯的情绪得到纾解,反而加剧。而近年来的洪灾、病灾(公共卫生事件)、雪灾、震灾的书写却有明显不同,许多作者都能“以人的生命为本”,反映灾害之恶劣对人的生命的威胁、生命的脆弱与生命精神的顽强以及人的本真善心,从而使生命价值得以彰显。这样的文字,自然会受到世人垂青。态度决定角度,角度体现态度。在新闻诗写作中,作者诚实的眼睛所摄取的能够体现事物本质的东西,必须籍以恰当的角度和文字表达出来,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这恰当的角度和文字不能不依赖于作者不断进行的诚实的思考和良心的追问。   2.抓住新闻事件的关键点进行速写式、跳跃式勾画。新闻诗必须写新闻事件,不是新闻事件不能冠以新闻之名,但是,受“诗”的独特语言形式制约,新闻诗在描写人物和事件时,很难像通讯、报告文学、新闻小说那样进行多侧面、细致地描绘,而只能概括地抒写(当然,它不是抽象地概括,而是形象地概括);同时,由于诗的结构是一种以情感流动为线索的抒情结构,不可能持续很久,不便折折绕绕地叙述事物变化,因而,新闻诗又往往采用跳跃式的笔法来反映现实生活。这与绘画中的“速写”颇有相似之处,只是二者所用介质和表现手段不同而已。请看赵剑锋《国殇——写在5.12汶川大地震之后》的开始“序篇”部分: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
      熟睡的地球猛地翻了一个身
      痉挛抽搐出血遍地殷红
      东经103°34"" 40.09"北纬31°28"" 31.8"
      中国的胃 穿孔了
      汶川 映秀 北川 青川 什邡 绵竹 彭州 都江堰
      在半空中孤零零地旋转
      阳光威猛,建筑生烟
      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喊 陆续失去记忆和生命的刻度
      由地表进入地核,最后冷却为玉雕的心脏
      还剩下一些摇摇欲坠的硬物
      插入心脏,风干为一面招魂的旗
      阅读上述文章可以看出,作者以压抑不住的情绪对这起震撼世界、震撼全人类的灾难进行抒写时,其事件的描述是十分简约的。虽然写某个单一事件、单一场景的新闻诗,有时叙事往往也可以细致一些,但与通讯、报告文学相比,其跳跃性、概括性、简洁性的特点,还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鉴于新闻诗在叙事上的局限性,一些作者为了避免因事件交代不清而引起误解,往往在诗题之下加上“题记”或“背景”,在诗尾加上“补记”或“后记”之类的文字。对此,我们应当把它视为新闻诗的一个组成部分。
      写实与写意相结合。新闻诗既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又有很强的思想穿透力和情感撞击力。它在描写重大新闻事件的同时,又将作者的主观感受以激情荡漾的文字溶于人、物、境描写之中。这样,不仅诗中使所写实有之人、之事、之物、之境及数据得以凸现,其隐含的思想内涵也得以充挥发掘。如《诗刊》上半月刊2002年第5期所载张洪波《中国的蝗虫》,头一段这样写道:
      这几年 总是有蝗灾的消息
      今年 蝗虫仍然十分猖獗
      据说 新疆的蝗虫发生面积已达2000万亩
      而且有可能还会扩大
      而其他地方的蝗虫也已经铺天盖地
      在东北 葫芦岛的蝗虫已开始耗用省长基金
      在华北 白洋淀的蝗虫已惊动了国家农业部
      这是对当时中国蝗灾的概要报道。蝗虫对中国人民生活环境的威胁,尤其对农业、牧业的危害可见一斑。虽然当时各大媒体均有所报道,但这段文字极富概括力。新疆、东北的葫芦岛、华北的白洋淀的蝗虫灾害确实令人震惊。这些都是客观而精当的写实。
      但是,如果仅有这段文字,它与一般的新闻报道又有什么区别?不只是文字排列形式不同吗?作为新闻诗,它不能没有写意。所以,作者又写了一些令人深思的文字:
      ……
      蝗虫孵化得非常快
      而且不仅仅只是一代
      我一直想弄明白
      许多物种已经永远在地球消逝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蝗虫不会灭绝
      许多物种已被列入濒危名单
      为什么一个小小蝗虫仍然得意洋洋
      ……
      这些联想性的虚笔,使得原本干巴枯燥的新闻事实及数据有了表现力,其思想内蕴得到开掘。人们会由此引发对我国自然生态和环保问题的深刻反思。需要指出的是,新闻诗的写意与写实之间,必须有严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写意应为写实的自然生发,而绝不能牵强附会地“想象”。那样,不仅无益于写实,反而会有损于写实。
      追求诗性语言的魅力。诗是语言艺术的结晶,新闻诗自然不能例外。它必须是用诗性语言写成的作品,而非一般文字作品。诗性语言与一般艺术语言的区别在哪里?什么是诗性语言?人们普遍认同的是韵律化,即讲究音韵和节奏的美。这是新闻诗理应达到的语言要求。但是,这个“要求”还停留在形式层面。从本质上讲,诗性语言是意象化语言。意象是具象化了的感觉和情思。意象语言具有直觉性、表现性、超越性等特点,它更应该符合诗人的主观的感觉活动和感性活动的规律。这是诗性语言与实用语言的本质差异。中国传统的诗歌,包括较早时期的新闻诗,大都是采用日常实用的语言写成的,只有少数诗人采用了意象化语言,如毛泽东等人。所以,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只有实用语言是最容易被人接受并产生影响的。当今中国诗歌的情形则大不一样,除一部分人继续采用实用语言外,更多的是采用意象化语言进行诗歌创作。应当说,诗歌语言是在不断创新中得到发展并保持其鲜活性的。因而,对于直逼社会现实、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新闻诗来说,在语言艺术上也必须紧紧跟上人类语言艺术发展变化的节拍,在不排斥日常实用语言的同时,应更多地采用最为鲜活的诗歌语言。在这方面,许多诗人作了大量探索。李士菲的新闻诗语言就是极富时代特色的诗性语言。以写作长诗《向秀丽》(1959)而闻名全国的广州老诗人李士菲,2003年在旅日期间看到那些参拜靖国神社的人,特别是旧军人,身着军装,扛着军旗,嘴里还唱着当年侵略者的军歌,感到“受到了非常大的刺激”,写出了《怒火》(广州电台2003.8.18播出)等一组“愤怒的新闻诗”。请读诗中的开头一段:
      徐州是我的故乡
      60年前
      这狼嚎似的歌声在故乡轰响
      他像鞭子抽在我八岁的心上
      把我赶出了小学的课堂
      着最初的恐怖
      使我终身难忘
      想不到六十年后
      在靖国神社的樱花树下
      又一次听到它
      借助现代化的音响
      它更加嚣张
      ……
      这样的意象化语言,不但使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得到很好的表达,而且增强了文字本身的艺术感染力。
      注释:
      ①肖来青:《一种独特的报道形式——新闻诗》,见《新闻工作通讯》(现湖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新闻天地》前身)1984年第1期。
      ②转引自张新颖《〈诗经〉乃是个人专集》,见1993年9月7日《文汇报》。
      ③蒲荔子《汶川地震引爆全民诗歌热潮》,2008年06月01日《南方日报》。
      ④原载:红袖添香(http://article.省略/a/2008-5-17/2673057.shtml).
      肖来青,《中国园艺文摘》执行主编。著有《新闻文艺学》、《又见紫薇》(散文集)、《多情的风》(诗集)等,现居北京。

    推荐访问:边缘化 书写 新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