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浅谈电影《半生缘》对原著的改编] 半生缘林心如电视剧

    时间:2019-04-15 03:16:3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张爱玲笔下永远有着无尽的冲突、家族纠纷、情仇纠葛,而这些恰恰是影视作品出彩的关键。作为通过感官效果刺激观众的传播形式,影视改编文学时更青睐这些适合通过表演传递给观众的作品。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试分析电影版本的《半生缘》对张爱玲原著的改编策略及其改编的成功或待商榷之处。
      【关键词】主题定位;人物形象;叙述方式;视觉感受;剧情处理
      一、主题的重新定位
      (一)主旨的明朗
      《半生缘》原著近二十万字,要在两个小时的电影中展现给观众最想传递的感情,导演许鞍华大刀阔斧地对原著进行了删减,只保留了最枝干的部分,像是把一串长长的珍珠项链打散,再挑出其中最光彩夺目的部分进行重新组装。
      电影的目的在于突出曼桢和世钧的爱情纠葛,这点无可厚非。毕竟只是短短两小时的电影,突出主线的明确、主题的明朗更容易得到观众的直观反映和共鸣。电影将原著中许叔惠和石翠芝的情愫发展删去了很多,仅用划船等几组镜头轻淡地带过。出于同样的目的,影片中对曼璐心理活动的发展变化和沈顾两大家庭的瓜葛纠纷也一带而过,虽然保留了一些经典的台词情节,但和原著相较,立马显得单薄牵强了许多。离开了原著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交代,很多情节无法得到充分的展开。张爱玲笔下喜欢通过琐碎的日常事情一步步地分析人性,这样一来,电影中对人性的展示必定有所局限,难以具体阐释。但从导演对这篇影片的定位来看,人性的阴暗本就不是其想重点传达的主题,两个小时的电影,要在传统含蓄的感情纠葛中展示人性,的确有难度。而从情感这条主线出发,不仅从心理上容易获得观众的同感和喜爱,也避开了单纯的人性说教,让观众在两人爱情引发的笑泪自我感悟作者隐藏在其中的对人性的思考。
      (二)女性主义的削弱
      张爱玲身为女性主义作家的代表,作品中很多时候是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带着审视和批判的犀利目光来评判男性的做法。《半生缘》原著中对沈顾两个家庭背景、生活琐事不厌其烦的交代,不仅是为了增强故事的完整性,也向读者交代了世钧、曼桢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家庭背景的差异使两人在性格和观点上注定不能达成一致,个人的反抗争取也始终挣脱不了家庭的影响,曼桢的放弃、世钧的退缩有着更深的原因。而电影版的《半生缘》为了情节的紧凑删掉这些背景交代后,观众看到的只是个单纯的爱情悲剧。男主人公因为介意女方姐姐舞女的身份而选择离开,这样的故事安排,虽然从情理上来说,完全解释得通,但却不是张爱玲所要表达的。说得更准确点,这样的阐释方式丧失了张爱玲的本意和特色,也削弱了张爱玲原著中对沈世钧这个代表着怯懦男性形象的批判。
      二、人物形象的重塑
      虽然电影版《半生缘》的大部分情节与原著一致,可以说是一种“移植性改编”,但在人物的塑造上,许鞍华导演则刻意通过动作表情来塑造她心目中想要展示给观众的人物形象。许导演在演员的挑选上是下了功夫的,主演和原著中人物性格有着很高的契合度,演绎得相当精彩。
      电影中的顾曼璐和祝鸿才诠释的非常出彩。梅艳芳骨子里的妩媚风情,眼神中的不甘心不认命演活了曼璐,尤其是和祝鸿才联手设计曼桢的情节,狠辣又良心不安的神情非常传神,一颦一笑都是鲜活的顾曼桢。而前文分析过的祝鸿才,虽然导演刻意展示其温情和人性的一面,但葛优自一出场,就用自己的眼神、语气演活了一个非常切合原著的祝鸿才。个人认为,由于戏份的精简、角色的特殊,曼璐和祝鸿才这两个形象的发挥受到了限制,但通过两位演员出色的演绎,似乎比男女主角更加生活鲜活,深入人心。而在电视剧版本中,蒋勤勤、李立群有了更多的情节戏份,也更加形象地诠释出这两个角色。
      三、叙述方式的变化
      张爱玲在《半生缘》的开头,用世钧的回忆引出十八年的爱恨纠葛,自然地衔接到他和曼桢初次见面的场景,毫不显刻意地展开故事。而在电影中,以曼桢的回忆作为开端,观众不自觉的就被带入她的故事。
      张爱玲的《半生缘》采用的是全知的叙述视角,沈顾两个大家庭盘根错节的纠葛,姐妹反目爱恨离愁等等,都在叙述者的冷眼旁观中。第三人称的叙述更是有一种抽身事外的感觉,读者时刻感觉到自己是在看故事。而电影中,曼桢和世钧两个人的旁白始终贯穿始终,让观众产生错觉,似乎两个当事人就在眼前,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同时,双人叙述的方式不至于使观众陷入一方的情绪,有着很好地平衡。旁白的添加在电影中是很有勇气的,处理的不好会让观众产生反感,但许鞍华导演明显胸有成竹。所有的旁白都是在充分掌握了小说人物心理情感的基础上增加的,电影结尾时大胆地加入曼桢对“如果我和世钧结婚了”的假设,也不让人觉得显得突兀牵强,反而有直击人心的效果。
      四、视觉感受的颠覆
      张爱玲的文字,总喜欢用过分的色彩声音描写营造她要的氛围,即使是写苦难的生活,也总是萦绕着颓靡绮丽的气息,大概和作者本人的心情、经历有关。《半生缘》中也是如此,对曼璐浓妆艳服的描写非常传神到位,“她穿着一件苹果绿软缎长旗袍,倒有八成新,只是腰际有一个黑隐隐的手印,那是跳舞的时候人家手汗印上去的。衣裳上忽然现出这样一只淡黑色的手印,看上去却有一些恐怖的意味。头发乱蓬蓬的还没梳过,脸上却已经是全部舞台化妆,红的鲜红,黑的墨黑,眼圈上抹着蓝色的油膏,远看固然是美丽的,近看便觉得面目狰狞。”大抵张爱玲醉心于用繁复地色调展示生活。但在电影中,一切都是昏黄朦胧的。也许是为了表现老上海的陈旧韵味,也许是为了给曼桢世钧的爱情营造氛围,总之一切都是模糊朦胧、提不起精神的。就连曼璐的装扮都做了改变,整部影片几乎都是简单的黑白灰,唯一挑眼鲜艳的只有曼桢的红手套。这影片的前部分,它是活力、青春、美好爱情的象征;而在后半段,则是伤心的回忆、痛苦的曾经。这样的基调和视觉效果的处理,让所有的生死离别、爱恨情仇都像笼罩在烟雾中,就连人物的眉眼都似乎隔了一层纱似的模糊,影片结束后,让观众怀疑这是不是仅仅是一场梦。这样的处理方式比起强烈的色觉刺激,让有余音绕梁的效果,触到内心柔软的部分。
      五、特殊剧情的处理
      影视特有的视觉声音刺激,是文字无可比拟的,更具震撼性和冲击力。人物的表现,更利于观众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了解和掌握。曼桢在祝鸿才家留宿的那个晚上,改变了好几个人人生的轨迹。电影《半生缘》在处理这一情节时,没有当事人之间直接的冲突碰撞,但仰拍的灯光、诡异的声音、斑驳的树影、乱飞的群鸟和曼璐阴冷扭曲的面容组合起来营造的氛围,让观众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这样的处理方式,比直接展示当事人的挣扎冲突更加深入人心。
      电影版本的《半生缘》充分地把握了张爱玲笔下的无奈,承接了张爱玲想要表达的苍凉与哀怨。许鞍华导演尽量地保持原作风格,一方面是对原著经典的尊重,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作品上了一道保险。同时,在这道保险线的范围内,作为同样敏锐的女性艺术家,她尽最大可能地去接近、揣摩甚至大胆续借了张爱玲的风格,在主题、人物、情节、基调方面加入自己的理解。尽管与原著相较,仍有很多争议之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场满足感动了观众的感官盛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影《半生缘》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张爱玲文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2]王晓玲.《半生缘》小说与电影之比较[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 (2).
      [3]谢可可,谢婷婷.张爱玲小说《半生缘》改编成同名电影的遗憾[J].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9(12):72-74.

    推荐访问:原著 浅谈 半生 改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