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成果导向高职课程开发案例集【由行为导向学引出的对高职教育理念与实践的理解与认识】

    时间:2019-01-25 03:39: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职业教育的理念是我们能够给与学生提供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知识,而是关于获取知识和独立行为的健康方式。基于建构主义的行为导向学就是通过行为模式的6个步骤,通过体会加自己实践的学习方式,由教师构建一个创造性的环境,由学生尽可能独立自主地咨询、计划、实施、检验、必要时改进、评估自己的学习行为,而达到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完整行为能力的一种方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的真谛就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获取“知识”和“行为”的能力。
      关键词:行为导向 构建主义 参与
      
      按照北京市教委高职研究所赴德的行程与学习安排,完成了共计17天的学习任务。通过紧张、繁重的学习过程,在心理上、身体上都经历了一次严峻的考验与历练,在对学习任务的认知、了解和对知识的不断获取中,对当下高职教育引导性作用的行为导向职教理念做简单的剖析。
      一、行为导向学的基本内涵
      行为导向学的目标:职业教育的理念是我们能够给与学生提供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知识,而是关于获取知识和独立行为的健康的方式。在现有的(或称之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们更多的关注某一专业的学生如何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与较高的职业技能,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为了能够使学生具有职业素养与技能,注重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和企业尽可能无缝连接的职业技能,那么“培养”的真谛就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获取“知识”和“行为”的能力。
      基于的教育理论:行为导向学基于的理论支撑就是建构主义理论,即培养学生具有参与创新的能力,行为导向学注重的就是教师如何构建、学生如何构建。建构主义认为每个人的知识都是通过自己构建的,接受和发出的信息,构建的方式是独有的,每个人得到信息后经过处理存储在自己的大脑中。教师能做的事情是创造环境,让学生自己建构所学的知识。
      从行为心理学角度探究更利于学习的方式为:阅读、听、看、听+看、讲评、体会、自己实践。行为学习的定义:学生应尽可能独立自主地咨询、计划、实施、检验、必要时改进、评估自己的学习行为。因此完整的行为模式是如下的6个步骤:信息→计划→决定→实施→控制→评价。行为能力的组成要素: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学习能力。
      因此基于建构主义的行为导向学就是通过行为模式的6个步骤,通过“体会、自己实践”的学习方式,由教师构建一个创造性的环境,由学生尽可能的独立自主地咨询、计划、实施、检验、必要时改进、评估自己的学习行为,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获取知识和完整的行为能力的一种方式。
      由此,高职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时,明确高职教育为高等教育加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是高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兼并的应用型人才,我们通过教师的主持人身份与作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将素养养成教育融入日常的专业课中,尽可能的由教师构建一个可以激发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课堂,在各种性质、各种环节的课堂上去训练学生的沟通、表达、交流、合作、刻苦学习的能力,逐步形成作为学生走向社会所需的4种能力,行为导向学、构建主义理论融入真实的课堂中,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具有获取“知识”和“行为”的能力。
      二、教师实现行为导向教学的设计
      传统的教学大纲中,教师主要考虑应该传授给学生哪些知识,教师如何将这些内容传授给学生。教学过程中,教师考虑的是内容,很少考虑学生在今后职业过程中的内容,重内容,轻过程,重知识,轻实践,教师只讲授孤立的知识,没有跨学科的课程。
      在我们设计新的教学大纲中,应该引入以行为为导向,一定要和职业性紧密相连;尽力弱化各个专业之间的界限(同类),以学习领域为界定;设计更加开放的课程及体系,并将更多的实践结合起来,从工作实践中导出实践的情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独立学习、2人一组学习、3~5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教师提供的是帮助,教师作为主持人的角色出现。
      在德国1999~2006年关于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350份的调查试卷中,教师讲学生听所占的比例为2%,师生对话所占的比例为20%,学生单独作业所占的比例为12%,2人一组所占的比例为23%,多人一组所占的比例为43%,由此可见,超过50%的学生更加接受小组学习的方式。
      以我院2008级信息管理专业班级的学生,利用任务小组学习方法和流程完成了上述所有的设计与内容,下面针对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作简要的分析。
      1.基本信息
      专业:2008级信息管理,人数:35人。男生:11人,女生24人,学习较好的学生人数:15人,女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较好,男生中有4名较差,很少学习与发表观点。
      分组情况:分为6组,每组选派学习好的人数为2名左右。
      2.评价指标
      (1)我一直都能准时并有所准备地参加团队工作。
      (2)我全力以赴地参与了团队工作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3)为了完成团队工作,我在家也做了相关准备。
      (4)我为团队工作获取了信息资料。
      (5)我的想法与意见能对团队工作有帮助。
      (6)我的言行举止使我们团队能很好的合作。
      (7)我乐于助人并帮助了我的团队成员。
      (8)我遵守了团队的协议。
      评价等级为三档:积极、一般、不积极。
      通过文字表达:
      (1)团队工作让我感觉良好的是什么。
      (2)团队工作让我感觉不好的是什么。
      (3)要是下次我们还能一起合作,我们会在下面几个方面做出改善。
      3.通过活动及评估反映的问题分析
      (1)状态的调整
      学生由对这种模式的陌生到一点点地进入状态,在第二阶段的讨论中非常热烈,其中两组的同学带来了在家里上网查找的资料,一组同学针对具体的使用提出了对比,并发现了新延伸的问题,一组同学互相讨论对知识的理解,并且由学习好的同学进行讲解,男生学习较弱的一组基本上是由组长完成了所有的工作。
      (2)心态的调整
      组长在经过3轮的演讲之后,能够更积极的准备文字材料,并且做好分工、组织,在上机时,组员都很积极地做份内的工作,体现了非常好的分工、合作意识,并且都有着非常好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希望工作得到认可,希望展现自己的能力,确实同学们的表现超过了教师对他们的预期,短时间内课件制作也非常成功,增进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与期望。
      (3)评估数据分析
      在所有的评估指标中:
      自我评价积极为26份,一般为7分,不积极为2份。一般与不积极在所有的指标点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了29%。
      自我评价积极为28份,一般为7份。一般所占的比例为20%。
      而其余的指标基本上积极的份数为31份、一般的份数为4份,无不积极的份数。
      在文字表达中:
      ①团队工作让我感觉良好的是:
      对于不懂的问题可以共同探讨及时解决,大家互相帮助、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能够听从队长的指挥、汲取他人的意见。团队意识强、表现好。
      ②团队工作让我感觉不好的是:
      不知道该做什么、容易产生依赖性、有些组员没有责任感。
      ③要是下次我们还能一起合作,我们会在下面几个方面做出改善:
      在课余时间做好准备、材料准备的要更加充分、应更加积极主动一些、增加信心。
      4.通过示例及分析得到的认识
      任务小组学习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创新意识能力。在互相的讨论过程中能够提出问题并且互相交流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实际的意义即过程就是学习。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主要面向职业,职业的要素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被弱化,在学科体系下的教学,永远以书本知识为主体,教师通常认为书上的知识都是有用的,都是必须讲的,所以经常是教师和学生一样,会了很多的知识,遇到具体的工作中的“活儿”时,却无从下手,这种理论与实际企业的距离总是存在,并且也是困扰着当前的教师。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何融入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不是一定要在大学语文等课程中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要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去激发与培养,而专业课的教学距离职业的特征距离或许更紧。同时也要注意:
      (1)任务的选取要适合本班学生的基本特征,预先的调研工作一定要做好。
      (2)在任务小组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主持人,是一个调度,掌握的是全局,要充分调动的是学生,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由他们来确定具体的任务,通过讨论相互学习,通过准备自主的学习。
      (3)在反映出来的依赖性问题,尤其是学习弱的学生反映得更加明显,因此如何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自主及参与能力是教师需要进一步探讨的。
      (4)在反映出来的材料准备问题上,反映了学生意识到了由于准备不充分,而无法提出问题,进而无法进一步的讨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说明了学生在思想上是愿意有话题、有讨论的,相信在下一次的任务小组学习中,会作积极的准备,而这必将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积极的准备成为了积极的学习,积极的讨论、发言锻炼了学生的基本能力。
      三、对职能部门高职教育的点滴认识与建议
      基于行为导向学的高职理念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企业、院校及相关社会环境的构建,在我们学习与实践行为导向学高职教育理念的过程中,要分析理论依据、注重调研、不急于求成,需要各个相关因素的协调与实践。希望能够做到:
      1.加大政府的引导
      通过学习,可以看到各国教育体制下,行会的作用:制定360多个职业、每个职业的大纲、交付学校的教学大纲、交付企业的实践大纲、企业师傅的培训、考试体系的制定、高职职教中心的选择、企业的选择、问题的处理等,可以看到行会的作用:监管、标准的制定、社会与学校的桥梁。
      我们的教育体制,谁来制定这个标准、谁来监管这些标准的执行,谁是社会与学校的桥梁,谁来统一不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的相当,我们认为还是应当借助政府的政策引导与作为,通过组织各行业的专家、企业的代表、社会的力量,获取客观的数据,明确企业对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数量的需求,指引学校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对能力相对较弱的群体实施过渡安置的办法,切实体现政府的职能,避免将一切责任与压力都放在学校一方。
      2.重视企业的参与
      通过学习,德国的西门子、电信、宝马,都有各自形式的双元制的教学,为社会分担了一定的就业压力,为社会贡献了企业的力量,同时也为企业培训了大量高素质与技能的专业人才,借助政府的引导,政策的支持,企业的参与可以加强学校培养目标的准确性,可以引导全日制教学体系的倾向性。
      具有企业参与的教学设计才可以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即便这种选择是双向的,接受过企业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也会具备其它行业的从业能力。这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3.提高院校的努力
      院校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基地,努力改变教学的环境,教学的方法,培训教师的角色定位,努力促进各种可能状态下的教学模式,积极与社会、行业、企业沟通,将一切可能变为现实,将每一个课程(学习领域的开发)变为现实,需要所有的教师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去实现。
      4.社会环境的构建
      社会环境的构建一个是体制,一个是来源于大家对这个环境的认识度,从体制上明确责任与分工,从各个要素上具体配合,同时需要大家为体制的认同,确实需要,认真思索,政府、企业、学校、个人,每一个要素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于分量,共同承担,相信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更加彰显。
      在基于构建理论下的行为导向学的研究与实践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改进高职教育理念,提升质量,培养社会真正需求的人才。

    推荐访问:引出 高职 导向 教育理念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