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正人先正己”是师德的根本】 师德的根本标志是什么

    时间:2019-01-17 03:32:2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学校教育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创新意识。这关系到民族的兴亡,祖国的腾飞。要想教育好学生,育人先育德。德育工作必须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德育方法是首先要考虑的。空口说白话式的德育空洞无物,不利于学生接受;棍棒式的强行管教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效果被无数事实证明很差。德育应有血有肉,让学生亲眼目睹,亲身经历才会有触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了教育好学生,应先从师德抓起。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须靠科学技术和创新,靠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而人才的培养要靠学校,那么好学校的关键是什么呢?是教师。教师要长期地艰苦细致地跟学生进行感情交流,在这种交流中,教师既要言传又要身教,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他们起着极其重要的示范性作用。因此说,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作用教育学生。由此可见,师德对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
      学生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是:老师是否公正。老师的爱如真理的光芒,应普照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人而异:不因家庭出身优劣而不一样施爱;不因成绩表现好坏而不同等对待;不因长相性别对待学生有差异。不因事而异;不因家长态度好坏而不同对待学生。学生的状况,有顺从的,有顶撞的;有安静的,有多动的;有智慧的,有愚笨的;有不断进步的,有裹足不前的;有体健的,有体弱的……老师要因材施教,扬长避短,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
      其次师德还体现在教师的尽职尽责上。世人都把老师喻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把教师喻为“春蚕”,吃的是叶,吐的是丝。教师的神圣职责是为国家多育人才、育好人才。教师的工作责任心、生活作风、思想道德、言谈举止、精神面貌等因素,都会随时随地影响着学生。影响学生智慧、感情、意志、品质的发展。所以教师的师德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而一切师德都是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表现出来。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规范,人们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高尚而富有魅力的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用自己高尚的品质感染学生,自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听一堂好课“如沐春风”,反之,“如坐针毡”。教师不仅在言行上要成为学生的表率,还要具备真才实学。既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娴熟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及较深功底的科研水平。教师拥有了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艺,也可以看作是师德的补充,“正己”的又一体现。学生会不自觉地学习模仿,这就是“正人”的作用。正如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职业本身就责成一个教师孜孜不倦地提高自己,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量。”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使命。刻苦钻研业务,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科研水平是教师必备的劳动态度,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学生会因为这些而敬佩教师,他们把这样的老师看得很神圣,认为老师什么都是好的。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起初并不喜欢数学。有一回学校来了一位数学老师,数学课讲得非常引人入胜,把他吸引住了。从此以后受老师的影响开始爱好数学,并成为著名的数学家。这不就是教师“正己”的结果吗?由此可见,教师应积极“充电”,提高个人素质,力争成为学生敬佩的对象,给学生带来好的影响,使学生学习上学有榜样。反之,教师业务不强,自己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如何教学生。学生会心生厌烦,鄙弃他。教师又如何让学生听从他的召唤,教育目的又如何达到。
      看来要“正人”还是先“正己”的好。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道:“德才兼备是圣人。”我国传统观念将“德”至上,现实生活切实需要“德”字当先。身为教师,要教会学生求真,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学生的“德”高尚与否,根源于老师(家长)的“德”高尚与否,所以“育人者必先律己”、 “正人先正己”是师德的根本。
      
      责任编辑王波
      

    推荐访问:师德 正人 先正己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