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 轻松走进微观世界

    时间:2019-01-17 03:19:2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分子、原子知识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也是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遇到的拦路虎。它不仅能带领学生走入神奇的微观世界,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事物,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还能为学生们进一步学习原子的结构、元素、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它看不见、摸不着,很抽象,所以很多学生都觉得的这部分知识难学、难理解。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攻破这个难点,轻松的走进微观世界。
      
      一、实验探究法
      
      由于分子、原子是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许多学生对其重要概念和性质的理解感到困惑。课本是利用对比实验和“活动与探究”来帮助学生们对分子、原子知识进行理解的。把不易理解的原子、分子概念性质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全员参与,进行“有效探究”,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主动参与原子分子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借助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提供的扫描探针显微镜观察到的石墨中碳原子的图像和通过“原子操纵”移走原子构成的汉字“原子”。让学生感到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八月丹桂飘香、湿衣服在太阳下变干了,通过香水中香味的扩散、两根分别蘸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而不接触,却在空中生成浓浓的白烟等实验,使我们感受到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通过用两支等体积注射器,一支吸空气,另一支吸水比较其压缩性的实验,体验到分子间是有间隔的,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间隔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间隔要小的多。通过活动与探究,让学生们亲自实践、探索分子的性质。通过这些实验和探究,将一些看不见的微观现象用实验手段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把抽象的微观现象具体化,使学生们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了分子和原子知识。由此可知,实验和探究既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才能启迪思维,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因此,在学习中要积极参与、勤于思考。另外通过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在家里将1体积花生和1体积的葵花子混合,通过观察混合后的现象,从而借助宏观颗粒来理解微观粒子,逐步形成由直观形象到抽象的理论概念。
      
      二、归纳比较法
      
      学习分子、原子的概念和性质时,可采用列表归纳比较法进行学习。应用归纳和比较的方法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掌握概念的实质。
      
      三、联系实际法
      
      学习的目的在于掌握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应用。学习分子、原子知识时,要能利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有关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学会从微观的角度看问题。如用分子、原子观点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解释蒸发、热胀冷缩等现象。再如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如“酒香不怕巷子深”、“墙内开花墙外香”、“水银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等都可用分子、原子的理论进行解释。
      
      四、化学语言教学法
      
      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化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分子的性质”时,为了使学生透彻理解分子间有间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可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滴蓝水滴在一杯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想一想分子有什么性质,并让学生用化学语言表述。学生表述不完善的,可由教师做示范学生再学着表述。通过教学,既让学生学会了新知识,又给学生提供了化学语言训练的机会,把课堂从“老师讲学生听”转为“学生讲老师听”的轻松氛围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化学语言的能力。从而更好的掌握分子、原子知识。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如果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动口机会,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那么就会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感知化学问题,更好地获取知识。

    推荐访问:微观世界 走进 轻松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