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对称性破缺视阈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如何提高创新能力

    时间:2019-01-16 03:34:2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在一个以创新引领社会的时代,创新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与国家发展的动力。而大学生作为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国家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民族的未来。培养方式的改变是培养大学生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文章试图立足于现代科学方法论.运用对称性破缺原理,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对称性;破缺;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132-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地指出了创新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深刻意义。但就整个中国创新能力而言,现状堪忧。2011年1月12日,汤姆路透(Thomson Reuters)知识产权解决方案事业部公布了《2010年创新报告:12个重要技术领域及其创新情况》。报告显示,中国创新能力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根据该报告中的数据,日本的专利总量是中国的100倍以上,美国是中国的4.3倍,韩国是中国的1.8倍。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而创造力却排名倒数第五。这两个调查结果表明,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创新概念的嬗变及其内在启示
      创新的基本语义是“更新、变革、创造新的事物”,指的是用突破性思维改变旧状况的过程,是一个合规律性、合目的性而又非重复性的实践活动。中央党校的师英杰博士在其博士论文《人的创新能力的哲学研究》一文中对创造的形而上含义进行了梳理。他认为创新概念是文艺复兴之后人的主体通过人的能动性与创新力的实现而得以确证的结果。在文艺复兴前,创造是上帝的象征,人不具备这种能力。到了中世纪,虽然人总是要在创造活动中求得上帝的启示,但这确实是人类走出上帝阴影,确证自身创新、改造能力的一种趋势。文艺复兴运动后恢复了人类的创造者地位,而且认为创造是解决问题的设想的成功组合,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人们可以通过论证、归纳得到道德真理。近现代以来,创造概念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不断被揭示出来,如人本主义把创造的动机和需要摆在了人的需要中的最高层次;后现代主义从自然的角度看待人的创造活动,强调创造活动的整体生态价值。马克思主义主张在创新实践中,实践的对象是创意,发展靠的是创新能力代替守旧能力。
      上述对创新含义的梳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有三个方面的启示。第一,创新必须立足于物质运动变化规律的发展观,这是开展创新活动的理论依据。第二,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改造的实践观,这是开展创新活动的现实依据。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既要从社会实践中来,又会回到社会实践中去。第三,创新必须立足于传统之上,创新是一种继承性的承载过去开创未来的活动,这是开展创新活动的知识论根据。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和制约因素
      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整体上显示出相对淡薄的创新观念和创新意识。这种高分数低创新能力现状是如何形成的呢?
      1.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调查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总体评价为“一般”。集中表现在以下三点:(1)创新意识淡薄,缺乏创新欲望与动力。就整体而言,大多数学生有创新的冲动和把冲动转化为创新实践的意愿,但又表现出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的一面。(2)创新能力不足。虽然很多学生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眼界开阔了,想象力逐渐地丰富起来,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能在建模比赛和各种竞赛中荣获各种奖杯和荣誉,表现出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但就总体而言,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仍然较为单一,没有新意。(3)创新的恒心和毅力不够。创新既需要“急智”,也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但事实上,现在的大学生往往遇难而退、见难而退,甚至无难而退,虎头蛇尾,缺乏恒心和毅力,经常与创新失之交臂。
      2.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
      客观分析影响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各种因素,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问题。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比较多,但总结起来,影响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关键和直接因素有以下三方面:(1)从学生的角度而言。第一,有知识,但缺乏创新意识。经过多年的学习,大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单元,但是很多学生依然受“应试教育”价值观的导向,及格就行,从而安于现状,不思创新。第二,有灵感,但缺少创新技能。许多大学生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知识链条和逻辑思维能力,在特定条件的诱发和引领下,会产生灵感。但由于缺少创新技能,创新灵感最终是昙花一现。第三,有创新的热情,但缺乏创新目标。大学生通过学习和教师的引导,能培养一定的创新热情,但由于缺乏宏观的社会视角和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无法把握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没有明确的创新目标。(2)从教师的角度而言。第一,授课方法单一。授课方法单一是制约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重要因素。当下的教育模式中,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单向度“灌输式”教学方式仍然是主流。第二,教学手段单一。“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言堂”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的学校甚至还把板书作为课堂考核的基本内容之一。第三,教材体系陈旧。白月桥在《我国课程体制的主要弊病》一文中,从“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做过概括。(3)从学校的角度而言。第一,教学技术落后。很多学校现在依然是“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条件,这与利用教育信息化优化配置整合学科课程,实现教学和管理模式效率最大化的理念相悖。第二,管理模式僵化。院系、专业、自然班级、寝室等的设置,使学生被预设为一个个固定的、僵化的“原子”。一经设定就缺乏流动性,这使学生的思维、竞争、创新意识也固化下来,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对称性破缺视阈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对称性是系统内部诸要素(或子系统)结构、功能分布的均匀性、无序性。而对称性破缺是指在系统自身或外力作用下,打破系统原有对称、平衡、稳定的状态使系统出现非对称、不平衡、不稳定的动态发展过程。没有对称性破缺,就没有物质、能量与信息的多种形式的交换、转化,也不可能有新系统状态的产生与发展。因此,对称性破缺的存在,促成了变异、进化和多样性的存在。总之,没有对称就没有对称性破缺,没有对称性破缺也不会有对称性。在对称性破缺理论视阈下,创新过程其实就是打破对称性的过程,就是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从事物的非对称性方面着手去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就是打破原有对称性,培养大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思维),以追求新颖结果,并对自身智力发展有所影响的过程。
      现有的教学系统可以看做是一个多元的自组织系统。它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三个子系统构成。在没有外部指令干 预(外来扰动)的情况下,该系统内部的每一个子系统都按照互相默契的某种方式协同运作,从而产生系统的集体结构与功能,表现出特定的宏观面貌,这就是它的自组织表征。教学系统的目标是人才培养,这是它的结构功能的外部表征。这表明该系统的任何子系统的任何努力都不能偏离该目标。教学系统在自组织过程中的突出特征是趋向系统内部的对称平衡,这种对称平衡集中表现于学生自身。这就产生了一对矛盾:教学系统功能要把学生培养成人才,但系统自身的对称平衡性却阻碍这个目标的达成。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的平衡对称性。教材因强调完备性,往往在内容上滞后于时代,牺牲了鲜活的时代感;为了强调体系的完整性,又要牺牲多样性、灵活性;为了强调普遍性,又以牺牲特殊性为前提。这种单调的教材内容的平衡对称状况,容易挫伤学习积极性,导致学习上的对称平衡。第二,教学方法的僵化是导致学生对称性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没有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机地渗透到整个培养过程中,从而难以实现从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教育向以学生为本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变。第三,寝室安排和班级组织的长期稳定性是产生和保持这种对称性的牢固基地。寝室安排虽然有利于管理学生和维持基本的生活秩序,但是长期不变的生活模式反过来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形成惰性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准确把握住关键点(涨落点),打破教学系统的对称性。第一,根据教学系统内部自组织特性,以结构变革为轴心,实现教材内容、教师授课方式等一系列对称性破缺。第二,广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提高创新观察能力,锻炼学生创新的恒心和毅力;同时,想象力的激发能使学生打破对称性思维的惰性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敏锐的捕捉能力、深邃的观察能力。第三,构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在教育评价上,改变以往的“分数指挥棒”的价值导向,建立一套综合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考试成绩、综合素质,甚至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都纳入评价体系中来。在激励机制上,通过奖学金、创新基金、素质拓展等多种措施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建设.对称性破缺与教学改革[J].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87,(8)

    推荐访问:对称性 创新能力 培养 大学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