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高校成教生学业诚信现状调查及培养] 高校成教信息手机查询平台

    时间:2019-01-15 03:39: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通过对成教本科生学业诚信状况的调查,揭示了目前高校成教生学业诚信缺失的现状,并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内在、外在原因,从而提出了成教生学业诚信培养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成教生;学业诚信;培养��
      
      学业诚信即学生在求学、治学的过程中恪守道德规范,严谨为学、实事求是,不欺骗他人,不弄虚作假。作为以学习为业的学生来说,恪守学业诚信可谓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拥有的道德品质。一直以来,广大成教生在学校和自我的严格要求下,大多数都能够坚守学业诚信,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然而,近几年来,伴随着“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之风在大学校园的影响,成教生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学业诚信危机,类似于考试作弊、雇用枪手、论文抄袭这种学业不诚信事件的相关报道频频发生,这不仅有损成教生的形象,从长远来看也会使社会对成人教育的认同度大大下降。�
      
      一、成教生学业诚信状况的调查
      
      为了进一步了解成教生学业诚信的状况,课题组就河南三所高校的300名成教本科生作了问卷调查,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68份,调查内容包括成教生学术诚信的基本情况和成教生对学术诚信缺失的态度和基本判断。根据问卷的设计情况,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考试中的诚信状况
      作弊是人格的污点,是一种欺骗行为,所以高校为了整顿校风和严肃校纪,对考试作弊严惩不贷,但这一有违学术诚信的行为却经常出现。据我们对成教生的调查可以看出,有61%的学生承认自己在考试期间有过作弊行为,其中经常作弊的占31.2%,偶尔作弊的占40.6%,没有作弊行为的学生只有28.2%。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枪手”现象的调查中,竟有48.3%的成教生认为周围同学存在“雇用枪手”的行为,有1.02%的大学生承认自己曾做过“枪手”。
      (二)作业中的诚信状况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在作业中的诚信状况与作业的难度和形式有很大关系。一般情况下,对比较简单、以问答形式布置的作业,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认真对待且独立完成。但是对那些比较复杂,特别是以论文形式布置的作业,就会出现较多的抄袭。如在问到“在平常的论文作业中,你是否有过抄袭的经历?”,有10.1%的人回答“为了应付作业,经常整篇抄袭”,有23.2%的人回答“如果实在写不出来,会抄袭一篇凑数”,有57.0%的人回答“会在论文中抄袭一些,但绝不整篇抄袭”,只有9.7%的人回答“从来没有抄袭过”。另外,对于论文写作中“引而不注”等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也是十分的普遍。
      (三)毕业论文写作中的诚信状况
      现在不少高校都逐步要求成教本科生必须要做毕业论文才能毕业。那么成教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的诚信状况如何呢?经调查,13.4%的人承认在做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存在抄袭行为而且比较严重”,49.3%人认为“抄袭只是个别现象”,30.8%的人表示“不确定”,只有6.5%的人认为不存在抄袭。
      (四)对学业诚信缺失的态度
      令人担忧的是,许多被调查者对学业诚信缺失的态度是见怪不怪,大有逐渐认同之势。在关于“你如何认识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无所谓,可以理解”的学生占46.9%,选择“当前考试制度不合理,因而作弊是合理的”的学生占13.4%,只有31.0%的学生认为作弊是“可耻的行为,自己决不会做”,对此有的考生竟戏言,“抄的是好汉,不抄的是傻蛋”。可见,大部分人对作弊问题的认识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另外,对于社会上流行的“天下文章一大抄,只在会抄不会抄”的说法,完全赞成、基本赞成,表示无所谓,表示不赞成的,各占13.8%, 29.1%, 43.3%,13.8 %。�
      
      二、成教生学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部分成教生缺乏学习动机和自律精神
      1.学习风气浮躁,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
      与普招生相比,成教生的年龄、学缘背景、经历和家庭状况等差别大、跨度大,因而他们的入学动机、需求也要复杂得多。目前,在成教生中不排除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认真。这部分人深感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对自身的要求较高,自制力较强。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为拿个大专、本科文凭,或是评职称、涨工资、升职务才来的,对学不学得到知识无所谓,所以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满足于一般学习,不刻苦、不努力,只求一知半解,混张文凭。这种学生由于平时投入学习时间太少,基础太差,在考试中只有铤而走险,投机钻营,置学术诚信于不顾。
      2.学术道德自律意识淡薄,自控能力较差
      真正的道德行为,必须建立在一定自觉性的基础上。现在的成教生,从年龄结构上看,逐渐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和特点,大多学生处于18岁至20岁年龄段,往往缺乏在道德方面的自我约束力,不能严于律己。可以说,对于考试不能作弊、抄袭等要求,他们并非不清楚,但这些要求对他们而言仅仅只是外在之法、他律之法。既没有被他们真正内化,也未融于他们的灵魂被立为必遵之法。执法与否完全依赖于外在的强制。在外在强制稍微减弱的情况下,他们的意志就会发生动摇,从而将这些外在之法置之脑后。特别是在同辈群体的影响下,个人很容易模仿并接受这种行为。对于那些工作过的成教生,虽然思想相对成熟,能表现出较好的自律,但也应该看到,社会阅历的丰富使他们更加关注自身的成功,也更容易受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为了获取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有时就不能把握住自己。
      (二)部分成人教育机构办学目的存在严重错位
      近些年来,在成人教育产业化理念的影响下,有个别教学机构为了谋取利益,越来越背离了兴办成人教育的初衷。一些教学机构只负责把学生招进来,毕业时发放文凭,至于中间过程如何上课,如何管理则很不正规。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对于成教生小范围的抄袭、剽窃的行为大都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只要不是抄袭的痕迹太明显,大家更愿意心照不宣,保持沉默,这种纵容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担心受到惩罚而承受的心理压力,助长了抄袭剽窃之风的盛行。
      (三)学术道德教育薄弱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的学术道德教育就存在着明显的缺位问题。相比于国外大学来说,我国不少高校既没有开设学术规范或学术道德的相关课程,也很少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产权或学术道德教育,学校和教师对此也缺乏相应的危机意识。对于这点,在成教生的培养中表现得更为欠缺。受成教生一般年龄较大,思想、心理成熟稳定的观点的影响,学校对成教生的道德教育本来就很薄弱,更不要说进行专门的学术道德教育了,在关于“你所在的学校是否进行了系统的学术道德教育”的调查中,选择“一直进行着,效果很好”的占12.0%,选择“曾经宣传过,效果不大,形式主义”的占50.4%,选择“从来没有”的占28.9%,选择“不清楚”的占8.7%。再加上学校领导把注意的焦点都放在普招生身上,对成教生德育重视不够,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足,导致在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方面跟不上发展。学术道德教育的薄弱,一方面使不少学生不了解学术规范的具体内容,不清楚什么是合理借鉴、什么是抄袭剽窃;另一方面致使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淡漠,在作业或论文写作中大胆采用“拿来主义”,且认为理所当然,并未意识到自己这种做法有什么不妥。
      (四)网络的便利降低了抄袭等行为的越轨成本
      借鉴社会学关于犯罪行为成本的计量公式,失范行为成本主要由行为性成本、物质性成本、心理惩戒成本三项因子构成。所谓“行为性成本”,即失范者在实施行为时付出的行为代价。以偷盗行为为例,如果偷盗极为方便,则偷盗行为的行为性成本就低。在不考虑物质性成本和心理惩戒成本的前提下,通常行为性成本越低,该类失范行为的发生就越高。�①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借以高科技手段,尤其是计算机互联网络的兴起,为青年群体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了各种有利条件。但正是由于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信息获取的便利性、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等特殊性,使网络抄袭、剽窃的行为性成本很低,从而助长了各种网上抄袭行为的发生。�②�
      
      三、成教生学业诚信培养的途径和措施
      
      (一)成教生自身要端正学习态度,加强学术道德自律
      首先,成教生应正确处理自己的角色定位。不管是全日制脱产成教生,还是半工半读的在职成教生,既然选择了成人教育,就应当明确自己作为学生的身份,履行作为学生的职责和义务,听从学校的相关规定。相比于普招生,成教生的学习时间和形式相对宽松一些,但这并不能成为放松学习的借口,成教生更应当珍惜学习的机会,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抱有随便应付学业的思想,到头来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精力。其次是在学习中要做到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严肃认真地对待学习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项内容,并把这种态度贯穿到学习过程中的每个细节,要认真地对待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试、每一道题目。第三是自觉学习学术规范,主动参与有关学术诚信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学术荣誉感和纪律观念,强化自我控制的意识。面对学术诚信的缺失,应该学会合理归因,不能过分强调社会原因,推卸自身的责任,把维护学术诚信看做是别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而是要不断提高认识,努力改造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维护学术诚信的责任感。
      (二)部分办学单位要摆正办学目的,加强对成教生日常学习的监管
      办学目的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是学校总的指导方针,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办学目的就有什么样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思路,并最终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目标。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定要摆正办学目的,注重教学质量和办学信誉,对学生、家长和社会负责,而不能偏离了人才培养的目标,沦为学历买卖的交易场所。另外由于不少成人教育机构实行的是“宽松”的管理模式,只要把人招进来,最终都能顺利毕业。这种管理模式虽然考虑到了成教生群体的特殊性,给予其学习的最大自主性,但无疑减弱了学校对成教生应担负的责任,很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漏洞。不少学业诚信缺失者就是钻了学校管理上的这些漏洞。所以,学校必须建立健全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成教生的日常学习的监管。如学业诚信档案制度、监考制度、论文抽查制度、评奖中对学习成绩的严格核实鉴定等,如果这些措施和制度比较健全完备,则能大量减少成教生的违反学业诚信行为的发生。
      (三)以多种途径加强成教生学术诚信教育
      1.学校要重视成教生学术诚信教育
      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当前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加强对广大老师、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培养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坚韧不拔、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使他们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按照这些方针政策,高校的各级领导、课程教学老师及指导老师在内的方方面面必须高度重视成教生的学术诚信教育,把学术道德纳入成教生培养目标,把学术诚信教育作为成教生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
      2.发挥教师言传身教作用
      在学生个体道德的发展过程中,教师作为社会主流文化的象征,其示范作用对学生诚信观念的形成和诚信行为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学术诚信建设,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对学生学术诚信的培养十分重要。作为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的学术修养和道德自律,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和人格力量教育和感染学生,以德修身,以德育人,通过学术榜样的力量引导、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帮助学生养成恪守学业诚信的习惯。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管,明确自己的责任。对学风不正或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问题,应及时察觉,认真处理。
      3.培育浓厚的学术诚信氛围
      一方面,高校应积极营造校园诚信氛围,通过校园媒体、校园文化,宣传“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加大对成教生进行《著作权法》《专利法》等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工作力度,教育广大学生树立法制观念,自觉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另一方面,端正学习风气,加强学风建设。要提倡勤奋刻苦,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反对投机取巧,虚假浮躁的不良学风。第三,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必须体现以诚信为本。必须将诚信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始终。学校各部门要注意规范自身的活动,不断完善自身的各种体制,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避免暗箱操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
      4.加强成教生自我教育的途径
      利用成教生社会化程度较高,民主参与意识较强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术诚信教育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党、团、学生会、班级及社团等组织,积极引导成教生主动地投入、参与学术诚信教育相关的自律实践活动,如考试不作弊的宣誓活动,通过学生网站、演讲、辩论、征文、签名等形式开展的谴责作弊、抄袭的主题活动等。学校还可以在制订、实施学术道德规范时,鼓励和吸收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增强他们的学术荣誉感和纪律观念,从而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学术诚信观念。
      (四)加大对学业诚信缺失者的处罚力度
      离开了惩罚,制度无异于一纸空文。相比于国外大学,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处理学术不诚信问题时都显得比较低调,在一定程度上姑息了学术不诚信行为的发生。因此,要有效地制止学术失信行为,具体明确的惩罚措施是前提,其次就是要加大违规者的行为成本,对违反学术诚信的行为一定要体现“严”字当头,公正公开,学生一旦有了考试作弊、抄袭等不良信用,在一定时间内将不能取得荣誉称号、继续升学、就业推荐等,情节严重的要给予校纪处分,让失信者为其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使之不敢轻易越轨。�
      
      注释:
      ①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3.
      ②吴秋兰.试论网络信息时代高校青年群体的学术道德建设[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3,(2):29.

    推荐访问:成教 学业 培养 诚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