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身临其境第二期【浅论翻译理解与表达的“身临其境”】

    时间:2018-12-30 03:25:1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人们将翻译过程概括为理解与表达,实属简洁而到位。显然,译者首先需要理解好原文,才能表达好译文,而有时候两者间难以平衡,不是过犹不及就是辞难达意。鉴于此,本文根据作者的翻译教学实践体会,借助心理学有关元认知的理论,提出翻译过程中应具备“身临其境”的双语翻译思路,即译者在理解上离不开置身于品味原作内涵之中;表达上仍需同样地体会译文的表达效果,这样方能保证原文与译文等效性最大化。
      关键词: 元认知 “身临其境” 翻译过程 原文理解 译文表达
      
      一、前言
      
      现代心理学认为,作为人类信息加工模式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元认知是指个体拥有的关于认知过程的知识和对认知过程的控制。元认知知识贮存在个体的长时记忆中,包括认知主体、认知任务和认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比较稳定的特点。个体运用已有的元认知知识对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各种认知加工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根据这种认识,翻译作为人们认知的具体事务,自然涉及上述认知知识和认知过程的控制,即译者必须具备相关原有知识,且在翻译过程中体现元认知的过程控制,正是控制过程不断地调整、修正和指导着译文最终呈现。汉语成语“身临其境”的本意亦更宽泛地揭示出:译者应一方面置身于原文之中,全面透彻理解原意,另一方面回味译文,反过来琢磨译文的表达效果。若译者不具备相应的元认知知识,则不能“身临”,更谈不上“身临其境”了,反之亦然。这两个概念实际上有些异曲同工,都解释了翻译中理解与表达的关系。本文借用汉语成语“身临其境”分析解释翻译过程,或许更浅显、更贴近学生学习和提高翻译能力的现实需要。
      
      二、翻译理解中的“身临”
      
      依翻译过程的两个阶段可知,理解是翻译的前提。对原作或原作中某些话语应理解什么、如何理解便是译者需要深刻领会的重要问题。前文所述,心理学关于元认知知识在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先前的知识体验将制约着整个理解阶段。实践中,会发现原作里某些内容无法理解,不是因为不懂语法或词汇,而是我们自身的元认知知识尚存在知识真空,以致于搞不清到底是什么意思。但随着时代发展,信息沟通手段简便化和国际化,这种情形并不多见了。毕竟原作的思想内容依附于另一种语言文字,译者势必要谙熟外文语法的规约、上下文的牵连,才能领会原意,再以自身的生活学习体验与之比较对照,达到与原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如此,理解中的“身临”便有了根基,译者借此亲自到达了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现场并与之交流。反之,没有“身临”就产生不了强烈“共鸣”,理解也就自然而然“半生不熟”。
      当然,鉴于译者原有知识,即元认知知识经验所限,即使“身临”了,也未必会产生共鸣效果,这并不能说明理解不到位,相反,译者却从原作者那学到了另一种思想内容,而这种思想内容已经为译者所消化吸收,为下一步骤的译文表达做足准备。可见,译者归根到底还是能理解的,只不过没有形成最强烈的与原作者的共鸣。此时译者充当的是思想内容的接受者,而不是交流者。简而言之,译者应以积极的角色参与原作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之中,与之交流通融,方可悟其神韵,识其“庐山真面目”,把握译事的第一关,为表达步骤夯实理解基础。
      
      三、翻译表达上的“其境”
      
      上文简析了何谓“身临”以及如何“身临”,那应如何应对翻译的另一个步骤――表达上的“其境”?本文探讨的“境”是以另一种文字系统再现原作的意境和思想内容,这正是人们常说的翻译“韵味”。据文本分类不同,科学文本由于不如文学文本那么富有感情,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上二者也有很大区别,故不在本文讨论之列。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具备扎实的汉语功底,否则不可想象。尤其是古代汉语,现今人们常常忽视其作用,认为那些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相去甚远。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现代汉语毫无疑问脱胎于古代汉语,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很难想象没有古代汉语的知识沉淀,现代汉语修养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毋庸置疑,既然译文失去了地道性,也就没了汉语的“韵味”,反倒成了“洋味”十足。近年来,“洋味”译文愈发受到批判。因此,对于英译汉,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良好的修养是不可或缺的。
      所谓“身临”原作识别其“庐山真面目”,究竟怎样才能将之再现?成语“入木三分”、“力透纸背”、“匠心独运”等大概能说明问题。原作的“境”化为译作的“境”,依赖于“入木三分”的译法,才能显其精到;优秀的译文,不单笼统地转移原作思想意境,更要像工匠一样雕琢,进而体现“匠心独运”的译风。实际教学中,有两种值得思考的现象:口语式译文和阅读理解式译文。究其缘由,大概我们的学生习惯了阅读英文做选择题。长此以往,就养成了这两种坏习惯,这在翻译上从何种角度看都是不可接受的,与译文“入木三分,匠心独运”相去甚远,既无“科学性”,更缺“艺术感”。
      
      四、翻译整个过程的“身临其境”
      
      本文所提倡的“身临其境”同时还牵动并制约着整个翻译过程,即理解与表达的全过程。这种翻译思路应贯穿于其间,以期实现理解与表达的和谐统一,从而保证了译者的双重身份和谐统一,既是读者又是译者。此外,多数时候不是理解不了,而是表达不了,如此一来,整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就缺乏应有的顺畅转换而脱节了。不难发现,能理解的东西不一定会表达,而会表达的则一定已经理解了。鉴于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字系统区别甚大,尤其要注重提高表达“其境”的能力。
      为此必须搞清,汉语以意合为重,这内在地体现出,使用汉语时人们的思维和语言几乎是同步的,思维的方向折射出语言表达的方向,而英文则不然,曲曲折折的定语从句就可见一斑。若不能从这一层次着手,即便理解了,也难以保证表达上不偏离、不走样。对于提高译文质量,其重要性举足轻重。应养成“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习惯。即,译者的思路要开阔,在众多纷繁复杂的各种关系里不致于迷失方向。而“小处着手”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体验,这无意中体现了特定语言使用习惯的极强表现力和穿透力。还应善于咀嚼固有知识并吸纳新知,正如孔子所言“温故而知新”。
      
      五、结论
      
      由此可见,通过“身临其境”的翻译思路,译者不但可以以读者身份领悟原文,还可以在表达时从宏观思维上确保译文准确、通顺和地道,从而尽显翻译这门“残缺的艺术”。相对于科学文本,文学文本能给予译者更大的自由度和思维的维度与广度,同时这种文本也是要求译者如此。翻译过程中,译者带着元认知知识“身临”,同时在这些知识的制约和指导下不断修正译文,从而表达“其境”。通俗而言,这种翻译思路要求译者既要“进得去”,又要“出得来”,达到译者与文本“人文合一”境界,并实现等效性最大化。这或许是译者理应追求的境界,可谓“身临其境”而“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1]蒋素华.关于翻译过程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5.
      [2]颜林海.翻译认知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赵金贵.浅谈大学英语“英译汉”教学中的理解环节[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3:84-85.
      [6]孙毅兵.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交融――翻译教学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外语教学,2003.1:80-82.
      [7]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推荐访问:身临其境 表达 理解 翻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