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反思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有效途径] 教师反思的途径

    时间:2018-12-29 03:39:2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师职业技能对其职业生涯的重要影响。如何提高职业技能是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机构正在努力解决的迫切问题,教师职业技能的提高更依赖于教师的反思。当反思成为教师的职业品质时,教师就会从经验型转化为研究型和学者型。
      关键词: 反思 教师 教育教学 实践
      
      一、反思与反思性教学
      
      1.涵义
      反思简单地理解既是立足在他人的角度看自己,自己从别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以获得对自己新的客观的符合实际的认识。教师的反思不同于一般的反思,就在于教师的反思特别要求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寻找影响教育教学目标达成的原因,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推动教师向研究型及学者型转变。
      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为使命,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亦即教学实践和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反思性教学能增强教学目的实现的有效性,推广反思性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之一。
      2.关系
      教师能够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是反思性教学得以实施的前提,一名教师只有当他把反思上升成其职业的品质时,他才能不断地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自主地寻求解决的办法,使自己成长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从而不断提高职业技能。由此可见反思在教师专业化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原因是只有善于反思的教师才能进行反思性教学。
      
      二、反思型教师的特点
      
      1.反思型教师的教育教学更具创造性
      从经验型教师与反思型教师的区别看,经验型教师常按照教材或上级要求按部就班进行教学,教学缺乏创造性。他们常把完成教学任务看成是自己教学的目的,仅关心自己的教学结果,在成长过程中导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而经验型教师即使是执教10年、20年不过是重复了10遍、20遍的同一教案和教学程序而已。反思型教师却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他们不仅关注自己的教学结果,更关注为什么出现这种结果,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反思型教师的问题意识较强,把自己反思的结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检验自己反思的正确程度,提升教学实践的有效性。
      从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转化,是教师自身学会“教学”的过程。尽管反思性教学要求由教师、教育理论专家和教育管理者等组成研究小组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并通过教学实践检验假说,直至解决问题,但这种转化关键还是靠教师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一是因为这种反思是伴随教师职业终身的,非一、二次帮助所能解决;二是因为在教学实践中并非所有的教师都能得到教育专家和教育管理者的帮助;三是得到帮助的教师的收获也因人而异。反思性教学是要求教学主体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研究型和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教学实践中每一节课,都会产生新的问题情境,因此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必须靠教师自身养成反思的习惯,依据反思后新的认识设计新的教学方案并在实践中检验新方案的正确性,这种做法应该成为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并伴随终身的职业习惯。
      2.反思型教师是研究型教师
      人本主义教育观点表明,人的意识和行为上的重要变化必须以体验来做中介,学习者经过特殊的体验才能决定什么是重要的。这里并不否认专家、学者的作用,以及对同行有效措施的借鉴,但是具体的教学活动是由教师个人来执行的,要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达到预期的目的,理论、经验只有与个人的实际情况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理论和经验才能发挥作用。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某位教师用来教学很有效,另一位用起来可能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创造性地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教师本人必须不断地反省自己的教学得失及原因,并通过反省发现自己的优、缺点,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把自己的特点与教学实际相结合,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所以没有哪一种教学方式更有效,只是看师生双方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是否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发挥得越充分,教学越有效。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自觉地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感性的东西提升到理性的层面,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使教学实践具有更高的合理性,从而提升个体实践的有效性。
      3.反思型教师是个性化教师
      反思性教学强调的“两个学会”的统一,实际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相长”问题,即教师要学会教学,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学习不仅是针对学生的,还是针对教师的,学会教学是教师的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的学会学习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向教师学会学习的过程。一方面,从人的成长过程看,任何知识、能力都需要学习,而学习的初始阶段就是模仿,因此,教师学会教学的过程就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模仿过程。另一方面,为了学会教学,教师不得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经历及学习经历,从中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教学实践的路子,并随着实践的变化不断调整。这就是教师成长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主要指教师学习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指教师不断地学习怎样教学,使自己成为名师的过程,是教师积累经验性知识、案例性知识,提升个性化知识的过程。
      
      三、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1.形成问题意识
      反思始于问题,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有问题意识。反思本身有很强的对象性,目的是消除疑惑,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善于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从几个方面着手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学习的结果上寻找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发现问题,用“目的、手段”分析法分析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从师生关系的角度寻找问题,看师生是否实现了思想和情感的双向交流互动。“教师的反思只有当理论和实践能够以一种统一的方式被教师自我看成是有问题的时候才是可能的”。有反思意识的教师遇到问题的时候不会去责怪学生,也不是简单地再讲一遍完事,而是仔细思考学生为什么不会,多大程度上是自己造成的,多大程度上是学生造成的,怎样处理这个问题更好,学生的疑惑在哪里,是概念不清,还是理解不到位,抑或是不会应用,并将自己的想法与学生交流,据此推断学生需要怎样的指导。教师还可以从对比中发现问题,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及时找出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这些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付诸实施,与以前对比分析得失及原因,不断提高有效性。
      2.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
      仅仅发现问题不是教学的目的,教师发现问题是以在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为目的的,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就必须对问题进行反思,也就是教师立足于自我之外去思考,特别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否则就不能解决问题。首先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即教学过程中是否己转化为学生的习得性行为目标,如果没有就需要教师研究转化目标。其次,反思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相互作用,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果某一环节上,方法、手段出了问题,要及时在教学目标指导下调节教学方法和手段及行为,使之相互作用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再次,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为学生提供了支持性的学习氛围。一般说来,好的教学是不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抽出专门的时间来管理学生的,如果学生需要教师专门来管理,教学就已经存在严重的问题了,也就是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关系出了问题。教师就需反思成因,针对成因设置解决的方案,应用方案于实践,在思想与实践持续的对比和反复研究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性知识和案例性知识,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和教学风格,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反思作为自我认识和实践,只有以自我实践中所暴露的问题为基础和前提,才是有力量的和有效果的”。
      
      参考文献:
      [1]陶志琼,王凤,邓晓芳等译.透视课堂[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M].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1999.
      [3]施良方,崔允螂主编.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吴国宏,钱文译.成功智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推荐访问:最有效 反思 途径 自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