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师不必贤于弟子的于

    时间:2018-12-29 03:31:2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本文从“教学中的误区”及“如何做到教学相长”两个方面阐述了在日语教学中对“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原则的理解和应用。   关键词: 日语教学 教学相长 理解 应用
      
      韩愈在《师说》中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重要性。但《师说》里还有这样一句话:“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的意思是“三个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永远)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贤能,(老师和学生的区别只是)听到道理有的早有的迟,学问和技艺(各)有(各的)专长,(只是)如此罢了”。这句话真正体现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
      《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叫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的释义是“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这是我国古代教育者从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原则。纵观我国的历史,我们不能低估“教学相长”这一原则的作用。下面简要谈谈我对“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原则的理解和应用。
      
      一、教学中的误区
      
      我们常说,老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学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执教者不断地学习、探索,使教学活动不断趋向科学化、合理化,立足本职教学,扎扎实实地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老师同时也是受教育者。在教学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主体,即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是对立统一的。教师与学生是以课堂为纽带联系起来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对于教学相长来说,我过去在意识中存在的误区就是:我是老师,我教学生,我比学生强。这种意识的错误在于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这可能也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错误认识。
      我校是当地的外国语高中,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开设日语课程的高中之一。学生大都是升入高中之后,放弃学了多年英语而改学日语的,高考也是考日语。刚开始参加工作时,面对没有任何日语基础的学生们,我着实有一种优越感,也正是这种优越感蒙蔽了我的眼睛,使我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对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发展速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在教学工作中犯了很多错误。最典型的就是在做习题时对自己的过分相信和对答案的过分依赖使我忽视了学生们的想法。记得在有一次的阶段考试中出现了一道阅读理解题,当时我认为选项C和答案一致就没有过多考虑,可是讲解试题的时候全班有一半多的学生都选A,我顺着学生的思路考虑了一下,感觉A是对的,后来又和其他的同事商量,还请教了外教,才确认是自己和答案错了。我很是感叹,自己的自大和对答案的相信如此之重,更是感叹于学生的细致和执着。我为自己的粗心而惭愧,为学生而骄傲,更为学生使我明白了教学相长的含义而感到庆幸,于是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避免了这一教学误区,改变了自己的教学观念。日语是一门很灵活的学科,在教学中,学生的学和师生的互动相对于教师的教来说更加重要。正所谓“教学相长”,充满好奇心的学生,总在不断地激发我的想象力,每当我自以为已经想得很全面的时候,学生的只言片语总能使我产生新的启发,课堂上的讨论就像思维的火花在碰撞,常能激发出绚烂夺目的光彩。教学相长在日语教学中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学生也可以是我们的“老师”。
      
      二、如何做到教学相长
      
      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日语课程是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共同活动,逐渐提高基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努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日语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日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合作精神;为学生打开一个直接认识、了解日本和世界的窗口,帮助学生了解中日文化的异同、拓展国际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主要提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任务。《日语课程标准》(实验)还强调:“在实施高中日语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树立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新教学观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书本知识为目的的单一教学模式,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过程。为此,教师应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善于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开放的工作方式,经常开展教师间的合作和研究,共同反思,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进取。”这便明确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和新时期教师的自我发展方向,也为我们概况性地总结了日语教学中做到教学相长的方法和方向。
      要做到教学相长,首先就要做到与学生心心相印,做到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宽容,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成朋友,喜欢老师,师生情才能长久。师生关系的融洽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则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前提。学生是一面镜子,教师的言行品质能通过学生反映出来。教师在教学的实践活动中,要不断探索研究,及时发现,及时调整,不断完善,才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提高。只有把提高学生素质和提高自身素质相结合,与学生心心相印,方能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
      要做到教学相长,教师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我们做教师的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师之乐无教学之苦。”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这样说过。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不断地“教”与“困”的循环中完成的,在教中发现困惑,寻找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提高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日语是一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语言学,这就要求日语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丰富文学文化和历史政治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适应教学和社会形式的需要。
      “师生本无一定的高下,教学也无十分的界限,人只晓得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不晓得有的时候,教师倒从学生那里得到好多的教训。”陶行知先生的话给教师太多的启示,给我们照亮了前进的道路。我们应以陶行知先生的话自勉,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成长,努力成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3.
      [2]韩愈.师说.
      [3]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7.
      [4]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5]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推荐访问:弟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