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中国大陆地区川端文学研究综述|文献综述

    时间:2018-12-28 03:38:5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中国大陆地区的川端康成的研究和译介始于改革开放之初,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时间。中国的川端康成文学研究大体可分两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后期主要以社会批评学的角度分析川端的作品;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中国学者力图多层次、全方位地研究这位作家并分析他的作品,并出版了研究川端康成的论著。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川端康成文学研究 新感觉派 死亡意识 佛教影响
      
      一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早在1942年就曾被译为中文,但大规模译介、研究还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的。1978年,《外国文艺》创刊号上发表了侍桁的译作《伊豆的歌女》和刘振瀛的译作《水月》,正式拉开了川端文学在中国大规模译介的序幕。1979年9月12日至20日,在长春召开了日本文学研究会,在这次会议上提交的三十余篇论文中就有关于川端康成的文章。1981年,川端的代表作《雪国》、《古都》的中译本出版。到目前为止的30余年中,几乎所有川端的作品都有了中文译本,仅大型的多卷本文集就已出版了三套,这在中国的日本文学翻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在日本,川端康成的研究已成显学,在中国,研究川端康成的专著和有关论文在一些重要的外国文学研究刊物及各大学学报上接连不断。中国已成为川端康成研究的重要国度,“日本的学者和刊物就称赞我国译介和研究川端文学的成果‘居于国外,包括欧美在内的川端文学研究的第一位’”。[1]
      在过去的三十余年的时间里,中国大陆地区对川端康成文学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后期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以社会批评学的角度分析川端康成作品的倾向比较突出,大多表现了川端康成的虚无思想和颓废的世界观。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为第二阶段,中国的川端康成研究者逐渐摆脱了社会批评学的束缚,力图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中,甚至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研究这位作家、分析他的作品,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川端文学研究更是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二
      
      在中国最初对川端康成作品的译介及其文学的评论中是将川端康成作为“新感觉派”作家来介绍的,由于川端康成于196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被当作亚洲作家成功借鉴欧美现代派文学的一个样板受到广泛关注。1978年,侍桁在《外国文艺》创刊号上对川端康成及其创作风格作了如下介绍:“川端康成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上被称为‘新感觉派’作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1983年,《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一篇文章中也介绍说:“1924年,一些不满现实的青年作家纠集在一起,十月创刊《文艺时代》,为首的是横光利一,(中略)千叶龟雄在1925年《世纪》杂志十一月号上评论他们的创作特点,总括为一个概念,称之为‘新感觉派’,他们便用来作旗帜,但有些成员后来分道扬镳,如片冈铁兵,中河与一等。坚持其基调于基调的始终是横光和川端。”[2]在这一时期,研究者们力图以日本文化传统、东西方文化碰撞的视点探讨川端康成的作品,但由于文革时期泛政治化的批评方法在文革过后并未马上消失,川端康成被当作资产阶级作家的代表,研究者们对他基本上是持一种否定的态度。有研究者认为:“他的虚无主义思想,不但根源于佛教经典,还融合了西方主观唯心论哲学。”[2]
      这一时期主要是针对川端的代表作《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千羽鹤》等进行分析、批评。其中,中国对《雪国》的研究最多,争议也最大。20世纪80年代围绕《雪国》的女主人公驹子的身份问题曾展开过激烈的争论。批判者认为“驹子不过是个自堕烟花柳巷而不知其苦,甘做男人玩物的可怜女性”,由此断定作品是在歌颂腐朽没落[3]。同情者认为“作者笔下的驹子,虽然多少被审美观歪曲,却是个具有真实的社会牺牲品”[2],“她既放纵享乐,又未泯灭对人类情感的渴求,是一个出现严重性格分裂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妇女”[4]。而对于作者笔下的岛村这一人物则无一例外地采取了批判的态度,认为“这个形象本身,显示出有闲阶级中一部分人的颓废、无耻,客观上披露了深入日本社会许多角落的严重的精神危机”[4]。
      围绕川端文学的评价,虽然在内容的价值取向上有一些争论,但在手法、技巧上大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巧妙地将西方现代派小说手法与日本传统文化相结合;二是较好地处理了用现代派手法描写本土现实生活的问题。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中国文学评论界历来存在的将一位作家创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分开
      对待,在某种意义上把艺术性作为一种纯技巧、纯技术性分析的结果。
      
      三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川端翻译作品的激增和研究氛围的变化,中国的川端康成研究出现了新局面,对这位作家的把握更加全面和深入。由于西方各种现代批评方法的介绍运用和尝试,推动了中国比较文学的复苏和崛起,并对川端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评论者具有了一种更恢宏的视野,具有了在人类文化交融、碰撞中分析被研究对象的眼光,这对于研究川端这样的作家尤为需要。其后的川端康成研究突破了以社会学批评模式阐释川端作品的局限,不再将川端仅作为“新感觉派”作家来研究。第二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者越来越注意川端康成与佛教,特别是与禅宗思想的关系。这个问题的探寻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有多篇文章论及这一问题。如《川端康成的禅宗意识》[5],评论者认为“川端康成的感觉与禅宗在体验世界的方式上是出于同一背景的”。而《佛界易入,魔界难进》[6]中则谈到了川端的佛理对一休佛理的继承,指出:“他追求的是一休的自由精神,力图使美达到自由的境地,从社会道德的藩篱中解脱出来。”在《川端康成:感觉即表现》[7]中,一位研究者指出:“川端的认识论中,糅进了佛教思想,与讲究直观体认的禅宗有一脉相通之处。”在《川端康成与佛教》[8]中,研究者则认为:“川端康成生长在笃信佛教的家庭环境中,他从佛教中悟到了‘万物一如’、‘佛界与魔界’之说,体会到了虽有生老病死之苦,但唯有体现真善美的爱情和人间真情是最有生命力的。他取芥川龙之介的‘临终的眼睛’一词,去其悲观厌世的虚无主义,注之以禅的思想‘本来面目’和‘童心’,他从佛经中寻找启示,取《维摩诘经》中‘火中莲花’的涵义绘出了纯洁忠贞的爱情形象。”此类文章还有《川端康成的禅意》[9]、《现代东方的心灵之歌――谈川端康成与禅宗》[10]等。
      此外,研究者也越来越注意把握川端作品与日本传统美的关系及其虚无思想,并探寻川端的死亡意识和死亡观。有研究者指出,川端康成要表明的是“生与死乃一线之隔,或者根本没有界限,死亡是神秘的、美丽的,死可以使丑、不伦升华为美――死可以宽宥一切,净化一切”[11]。从这一视点出发理解《雪国》、《千只鹤》、《睡美人》和其他浮现浓重死亡色彩的作品就比较容易切近川端的实际了。这方面的代表论文还有:《冷艳与奢华――试比较川端康成与大江健三郎之死亡观》、《死亡与孤独――浅析川端文学的两个特点》、《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与死亡意识》等。
      川端康成的传记研究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1989年,中国第一部研究川端康成的著作《东方美的现代探索者――川端康成评传》问世,这是作者叶渭渠先生多年致力于川端康成译介、研究的心血凝结,它客观地介绍了川端康成的成就,川端文学的形成过程和川端对待客观世界及社会的态度,这对帮助理解川端文学和正确分析川端康成是有积极意义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川端康成的译介已经远不只停留在他的《雪国》、《古都》等名著的翻译,还出版了他的散文、创作随笔以及日本学者研究川端的专著。这对中国读者准确把握作家的整体风貌和深入了解作家的创作有着相当大的意义。1993年日本著名学者、川端康成研究权威长谷川泉的《川端康成论考》翻译出版,对中国的川端康成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后,《日本文学论著选・川端康成论》、谭晶华先生的《川端康成传》、叶渭渠先生的《冷艳文士川端康成传》等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研究者已不仅局限于川端康成文本的研究,而是扩展到作家论领域,力图对这位作家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四
      
      90年代中后期,随着川端康成作品艺术性的分析不断走向深入,川端作品探讨的范围、范畴也不断扩大并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向。一般都把川端康成看作纯文学作家,但近年来有研究者通过对《山之音》的剖析,得出了这部作品是介于纯文学和大众文学之间的“中间小说”的结论。在1996年第6期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上,谭晶华先生认为:“《山之音》较好地表现了战后日本家长制家庭彻底解体,价值观、民主意识完全改变背景下家庭矛盾及生活面貌”,并认为《山之音》是“典型的中间小说”,亦即战后纯文学作家在一定时期内所创作的通俗性文学作品。[12]《川端康成另一面的真实――立足于其“中间小说”的社会性管窥》一文中也认为:“川端康成在战后作品尤其是‘中间小说’并没有一般人所言的缺乏社会性,而是直面战后现实,精心描绘了现实中所产生的矛盾、恶以及悲哀,描绘了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和爱情带来的创伤和投下的阴影,人们对生的眷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美国在日本本土投掷原子弹的愤恨和对美占领军的不满。”[13]
      在中国比较文学研究重新崛起的影响下,从80年代后期开始,有关川端康成的研究也开拓了新的领域。1989年,《现代日本经济》上发表了《从接受美学看川端康成研究》,1994年有研究者在《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发表了《从比较文学角度看川端康成走向世界》。在比较文学领域,近年来出现了将川端康成与中国作家郁达夫、朱自清、沈从文等作平行研究,以及川端康成对中国80年代“寻根派”、“先锋派”代表作家贾平凹、余华、莫言等的影响研究,及川端康成与大江健三郎的创作对比研究等新趋向。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中日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以及川端文学在中国影响的不断扩大,对川端康成的研究也不断走向深入,并扩展其范围。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的川端康成研究已突破以社会学批评方式为主流的局限,许多研究者从新的角度对川端进行研究,新的成果不断涌现。在比较文学的影响下出现的将川端的创作与宗教、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美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结合起来研究的趋势将会不断发展,吸引更多的学者参与其中,川端研究者也必须不断学习,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保证研究的深入。
      
      五
      
      川端创作中的民族化趋向,即不断汲取西方现代文学的养分,催发和滋润本土古老文学的新生,而不是将舶来的花朵不顾环境的特殊,硬性植入本国土壤,这在强调东西方积极对话的今天无疑是有启示性的。
      但我们也要看到川端康成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迄今为止的川端研究,主要是围绕他的一些广为人知的代表作来进行的,而川端研究有不少领域则尚未涉及或涉及不深。如果要进行作家论研究的话,就必须对以往忽略的作品有充分的认识。同时,也需要用新视角进行分析、梳理,这也是今后在进行川端康成研究时有待于我们解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叶渭渠主编.川端康成文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雷石榆.略评川端康成及其创作道路[J].外国文学研究,1983,(3).
      [3]李芒.川端康成《雪国》及其他[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4,(1).
      [4]陶力.从《雪国》看川端康成的虚无思想[J].外国文学研究,1983.
      [5]卢雄飞.川端康成的禅宗意识[J].外国文学研究,1989.
      [6]张石.佛界易入,魔界难入[J].读书,1991.
      [7]高慧勤.川端康成:感觉即表现[J].外国文学研究,1992.
      [8]谷学谦.川端康成与佛教[J].外国文学研究,1999.
      [9]王文宏.川端康成的禅意[J].外国文学研究,2000.
      [10]贾蕾.现代东方的心灵之歌――谈川端康成与禅宗[J].外国文学,2003.
      [11]吴永恒.在“魔界”中表现真与美――《千只鹤》初探[J].外国文学研究,1993.
      [12]谭晶华.典型的中间小说――论川端康成《山之音》的创作[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
      [13]周密.川端康成另一面的真实――立足于其“中间小说”的社会性管窥[J].外国文学研究,2004.

    推荐访问:中国 大陆地区 综述 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