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磁性物理 如何构建“开放的磁性物理课堂”

    时间:2018-12-24 03:27: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新课改下,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是课堂主体的作用,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和真诚的呼唤。本文从创造、审美、安全、人文等多方面阐述如何构建开放的磁性物理课堂。物理学在自然科学中占重要的位置,因此物理教学课堂改革应理当先行,我们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构建 以人为本 磁性课堂 开放
      
      科技的每一次进步,必将推进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革命,必将推动人类思想的进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新课改下,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结构。物理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堂上应该跳动着生命的火焰,闪烁着智慧的灵光。
      
      一、重树教师新形象,建构开放的物理课堂
      
      让我们先看看物理教材的变化。其实,仔细比较一下,这里的问题是不难看出的。时间跨度越大的教材,变化就越大,那些低层次、难度大的东西越来越少。今天的教材中我们找不到那些繁杂的浮力学问题,这丝毫不奇怪,因为今天教材中的同步卫星、能源问题、超导问题等等,在以前的教材中也没有。人们终于认识到,只有删去一些次要的东西,才能让出空间将新知识填进去。另外,作为教育者,在教育方法的探索上应当是无限的。教材只不过是大纲基础上的一种演绎,教育方法的演绎却是多样性的。今天看来,捧着“教材”教书很难适应自然科学。许多优秀教师证明了这样的事实:“教材”在他们手上只不过是“大纲”。
      当今的物理教育,无论是课程结构、教材体系,还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革。如何在物理教育中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如何在物理教育中具体体现“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如何做到立足本国、放眼世界、远瞻21世纪,这是我们每个物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形势面前,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我形象。有人认为,教师的角色必然具有一种弥散的而不是专门的责任――“促使儿童社会化,促进、激发、鼓励他们,向他们传递价值观、唤醒他们尊重事实的责任感并能批判性地鉴赏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角色似乎降到组织者和总结者的位置。然而,成功组织一堂这样的课,和传统相比,教师需要倾注更大的热情,花费更多的时间。
      
      二、寻找新视野,培养创新,建构和谐、愉快课堂
      
      从物理学本身特点来看,只有让学生参与到教师计划好的实验中来,才会使学生感到真实、有用和不遥远。这里涉及两处开放,一是开放的课堂,一是开放的实验室。当我们看到学生们用易拉罐、塑料瓶等制作反冲车、汽轮机的时候,不应该感到奇怪。创造性劳动是人类本来所具有的属性,只是以往我们有意无意地压抑了这一点。严重地说,我们是在扼杀天才。
      时至今日,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法方式已与现代物理教学格格不入。近几年来,多种装帧精美的教科书并存的局面已形成(目前主要在初中),投影仪、大屏幕已普遍进入教室,计算机、摄像机、录像机等辅助教学工具已陆续出现在教学课堂上。然而一堂好的物理课,不应该是仅利用现代科技优势去故意“作秀”。在课堂上尽量洒脱些、风趣些、轻松些,大到国际风云、天体外星,小到邻里趣事,信手拈来,穿插点缀课堂,让课堂和谐愉悦。比如说,一些枯燥的识记性的物理知识点,我不再要求学生摇头晃脑地机械背诵,而是尽可能融入故事、漫画等多种形式中,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如重力加速度g=9.8牛/千克,我说:“小姐等着九点把牛牵。”公式G=mg,我在黑板上画了一组漫画,第一幅为一胖大姐和一瘦小姐分别站在等臂跷跷板两端,胖大姐下沉,很得意的神态;瘦小姐高高地被跷起,指着写着“m”的大球体呼喊:“把它递给我!”第二幅为瘦小姐捧着带“m”的大球,使跷跷板平衡了。学生们一看,哄堂大笑,且心领神会其含义,并永远记住公式了。讲到二极晶体管导电特性时,我无意识地随口说:“一厢情愿,单向导电。”引起学生捧腹大笑。后来我们就戏称二极晶体管导电特性为“单相思”导电。
      “躯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均任翕张”。物理学不是一门单纯的理工科,同样需要海纳百川,旁征博引。在讲机械运动中的“参照物”这个概念时,我先给学生讲述一段《红楼梦》中的故事后,引出一段:“宝玉兜了花,来到沁芳池边,把花瓣撒进池里,花瓣儿随池水飘飘荡荡地流出了沁芳桥外……”接着,我提出问题:“请问以沁芳池水为参照物,花瓣儿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若以沁芳桥为参照物呢?”随后总结出: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通常选择地球为参照物;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物体运动状态一般也不同。课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到我寝室要借看《红楼梦》。我的目的达到了,至少激活了学生求知欲望。于是,我为班上赠了一套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书籍。
      事实上,农村教学实验器材紧缺,是严重地制约物理教学的“瓶颈”。由此我想要打破这一“瓶颈”的制约,自制器材是一条很好的“阳光大道”。例如,用按扣可以做开关,做简单的电学实验;用铁钉和导线可做电磁铁;用乒乓球和可乐瓶子可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等。再如,我们在演示惯性现象的实验时,用鸡蛋代替钢珠,更具有悬念,更生动、惊险、刺激,产生让人难以忘怀的效果。从而引起学生对该问题的兴趣和思考,然后自己做实验,发现鸡蛋的确落到杯中。实践证明,只要学生是主动参与者,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巩固,是理论知识还是动手能力,乃至以发展到对事物的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生在和谐、愉悦中感受物理之美无所不在。
      
      三、强化物理文化的人文理念教育
      
      人们看到,科学技术革命给人类带来的不全是福音。核技术的滥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空间技术成了政治与军事对抗的手段;许多技术被极端功利主义者不加节制地使用,造成了自下而上环境的破坏;过分追求科学技术的物质创造功能而对受教育者进行狭隘的科学教育,导致人文精神的衰落……科学技术给人类创造了物质文明,也给人类造成了伤害。这不是科学技术本身的错,而是人类自身的问题。为此,要强化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理念。由此“STS”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作为新生儿应运而生。
      伽利略、牛顿的经典物理,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桎梏,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然而伦琴发现X射线,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汤姆生发现电子,卢瑟福发现α、β射线等等,打破了物理学的沉寂。从普朗克、爱因斯坦到玻尔、薛定谔、狄拉克等,物理学的每一次重大发展,总是与人类的思想观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物理史的讲述对学生的世界观进行培养;通过了解一代物理学家的奋斗经历,可让学生得到科学品质的熏陶,树立良好的精神面貌。在物理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奇异的晶体结构和形状、美丽的彩虹、色彩斑斓的干涉和衍射条纹、规律性的振动、神奇的激光、奇妙的光谱等;在物理规律表述方面,开普勒行星运动描述、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的形式、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方程、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等,使我们感受到物质世界相互联系之美妙,体会到人类在科学探索上对美的追求。物理学促进了内燃机效率的提高,也由此造成了废气与噪声的污染;物理学促进了核能的开发利用,也导致了核武器用于杀伤人类。现在,电子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物理学再次显示着它神奇的物质创造力量。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有许多少年儿童沉醉于电子游戏当中,有多少“电脑黑客”在窃取种种机密或者制造病毒吞食大量的信息。通过大量事实可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树立环保意识、安全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
      
      四、物理学要走近时代
      
      教育,只有同时代紧密相连,才具有魅力。学习前人的目的是为了现在,为了未来。当我们研究300年前的伽俐略的时候,很容易使人感觉到像是研究历史。但是,如果我们将重力问题同现代空间技术相联系,一定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现代空间技术中,微重力技术的应用,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新型半导体材料、新型合金、空间育种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在我国发射的回收实验卫星搭载实验中,就有中学生设计的搭载实验。这些生动的现实本身就会导致人们的探索精神和学习兴趣。对前人的研究,一方面是学习人类已经具备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前人那种勇于探索的精神。
      面临今天这样的时代,没有一定的科学知识,无疑将同时代产生隔膜。如何将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有机融入我们的物理课堂,这对一个教育者而言是重要的,这迫使我们要去不断地关心时代,不断地进行学习和交流。讲到全反射,我们可以融入现代的光纤通讯技术;讲到行星运动,我们可以融入哈勃望远镜与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讲到长度单位,我们可以想到纳米技术的应用等等。我们无时无刻感受到:物理学就在我们身边。
      走出封闭,同时代相连,物理学让人们掌握真理,然而应用真理才更加具有意义。
      与时俱进,构建开放磁性物理课堂,我们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匈]马尔什著.李代志译.物理教学中的紧迫问题.
      [2]钟启泉.试论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型,1995年第2期.
      [3]母小勇,李代志著.物理学教育新论,2001年江苏教育出版社.

    推荐访问:磁性 构建 课堂 物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