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对比修辞学研究概述] 对比修辞学

    时间:2018-12-23 19:49: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对比修辞学主要是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母语的修辞传统对二语写作的影响。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应用语言学、修辞学、英语写作教学理论及篇章语言学的影响,已经从单一的语言分析框架扩展到包括认知和社会语言环境分析框架在内的复合理论框架。
      关键词:对比修辞 修辞模式 修辞传统
      
      引言
      
      对比修辞学(Contrastive Rhetoric)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个新兴领域,主要是通过对比母语与第二语言在修辞模式上的差异,来研究第二语言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这一领域的研究始于美国应用语言学家R. Kaplan,他于1966年发表了一篇名为《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思维模式》的文章,率先对第一语言的思维模式和语篇结构在第二语言中的表现进行研究。经过30多年的发展,对比修辞理论无论是研究设计,还是研究范畴都得到了很大扩展,对二语写作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对比修辞学已经发展成“跨语言、跨文化之对比”[1]。但尽管如此,对比修辞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目前仍没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理论基础。它的发展受到各个学科的影响,其中包括应用语言学理论、修辞学与写作理论、篇章语言学、翻译学等。
      
      一、传统的对比修辞理论
      
      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一直是应用语言学家们关注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二语习得领域盛行对比分析法。该分析法认为,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是负面的,二语学习者的习得错误主要是由学习者的母语干扰所致。但是,研究者们发现,二语学习者产生的错误并不能总是从母语和第二语言的对比中寻找到答案。于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对比分析法逐渐被错误分析和中介语假设所取代。
      对比修辞研究正是在对比分析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部分汲取了语言相对论中的合理因素―语言影响思维。Kaplan强调说,不单是口语,而且连逻辑和修辞都受到文化的制约[2]。从1963年至1965年这三年间,Kaplan共对600份二语学习者的英语作文进行了对比分析。他发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使用着不同的书面话语模式,并描画出不同语言的修辞结果曲线。以英语和东方语言(包括汉语)为例,英语是线性结构,东方语言是循环结构。Kaplan认为,英语段落呈直线性展开,先有主题句,后接例证句,而后收尾;或相反,先有例证句,最后以主题句收尾,即典型的演绎性或归纳性段落。他同时认为这一模式是最有效的写作模式。而包括汉语在内的东方语言的循环结构是指,汉语段落不直接对主题进行阐述,而是围绕主题“团团转”,间接地对主题进行说明[3]。
      Kaplan的观点总的说来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逻辑和修辞是相互依赖的,是制约于文化的;二是母语的修辞模式对二语写作产生负面的影响。传统对比修辞理论就是在这两个假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上述两个论点所依赖的理论基础是,在英语文化中存在着一套清晰的为英语本族语者使用的修辞准则。而是否真的存在这么一套所谓的修辞准则却是有待商榷的。在当时盛行的行为主义的影响下,传统的对比修辞理论认为,二语写作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向非英语本族语学习者教授这套英语写作的修辞准则或模式,从而改变他们的二语写作行为。现在,这一观点早已不被人们所接受。
      Kaplan的理论假设引起了语言学界和修辞学界的极大反响。它受到了一部分人的欢迎,因为它部分迎合了他们的感性认识,似乎给二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简明的答案。但是,它同时也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该研究存在民族优越感,优化了英语本族语者的写作修辞模式。”[4]“该研究具有规约性,……无论谁若想写好英语作文,都必须参照这个模式并进行模仿。”[5]“过于注重写作成果的对比分析,……对二语写作的修辞准则表现得过于敏感。”[6]后来,Kaplan本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也对这一最初的理论进行了多次修改,并称其为“涂鸦”之作。他并表示,各语言不同的写作修辞模式并不能代表不同的文化思维模式,可能只是各语言文化不同的写作习惯的表现而已[1]。如中国学生的作文表现出“螺旋形”的修辞方式,不直接论证主题,而是围绕着主题“团团转”,但不能就此认为他们的思维模式就是迂回曲折的。
      Kaplan1966年的研究虽然存在研究设计不合理,过多依赖直觉而非科学的划分,但仍具有一定的探索性质,首次把对二语写作的研究从句子层面扩展到语篇层面,首次把对比修辞提升到了一个研究领域的范畴。
      
      二、对比修辞研究的新视角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对比修辞理论因其内在的种种问题,无法跟上二语写作教学和研究的发展。但同时并没有达到可以完全摒弃它作为一个可行的二语写作理论的时候。“传统对比修辞理论框架不再能够解释所有的现象”[2],于是人们开始呼吁修改传统对比修辞模式,赋予其更宽的定义。到了20世纪90年代,对比修辞研究历经了一场革命,一场研究范式的整体转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Raimes(1991a)、Leki(1991)和Kachru(1995)等人的研究。后对比修辞与传统对比修辞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把原有的语言分析框架纳入其中之外,还涉及到认知和社会文化因素,并由重视写作成果的研究转变到重视写作过程的研究。同时,二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资源不再一味地被认为是一种障碍,而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现在,研究者已经普遍认同对比修辞研究的复杂性和多学科的本质。Conner认为,对比修辞的新发展体现在以下五个领域:1)对比篇章语言学;2)写作作为文化活动的研究;3)二语写作课堂活动的对比研究;4)不同目的、不同情景、不同体裁的对比修辞研究;5)不同文化思维传统和理念教育的对比修辞研究[2]。
      
      三、对比修辞研究的教学启示
      
      从一开始,对比修辞研究就是围绕着改善二语写作教学方法,提高二语学习者的写作水平为目的,因此,从理论上来讲,对比修辞研究可以给二语教学带来促进作用。“对比修辞旨在使二语学习者摆脱重复固定句型,摆脱过度追求语法正确性;旨在促进学习者英语读和写的能力,能够创造性地运用第二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7]但是由于对比修辞理论的复杂性特征,把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二语教学课堂的成效并不是很大。
      但不管怎样,对比修辞学毕竟是越过句子层面来探讨二语写作问题的首个尝试。对比修辞研究最大的作用在于可以提高二语教学者和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对不同于自己文化的修辞风格的探讨可以使学习者更好地领悟本族语的修辞模式,同时也能加深对二语修辞模式的了解。事实上,不少二语教学者不自觉地认为逻辑和修辞是普遍存在的。他们只是一味地要求学习者机械地去掌握英语写作的“线性”修辞特征。他们只是“简单地、或多或少地、把典型的英语修辞模式强加给所有非英语本族语者,而不去考虑他们的母语分别是什么,就如同把英语语法强加给他们一样”。[5]对学习者而言,对比修辞的研究可以使他们幡然醒悟,他们所遭遇的二语写作问题并不代表个人的能力问题,而只是因为不同的修辞传统而已。
      Kaplan本人经过历年的思考和归纳,吸纳新方向的研究成果,最终提出了五个与二语写作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7]1)哪些题目可以写,哪些题目不可以写?2)谁有写作的权利?或谁有权利在什么情况下为谁而写?3)用什么样的体裁写?4)用什么论据―事实、观点、专家学说还是经典著作?5)什么样的篇章布局可能被读者所接受?
      
      四、结束语
      
      对比修辞研究告诉我们,不同的语言除了在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外,在修辞结构、修辞传统、修辞教育理念上也各有不同。写作不仅是一件学习用英语写作的事情,更是一个了解英语读者对写作的文化期望的过程。由于汉语特有的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体制,中国学生有着自己对写作的文化期望。在写作过程中,中国学生始终处于由汉语的修辞传统与英语的修辞风格之间的冲突而产生的写作困境中,这种困境所涉及的远远不止是语言上的差异,更多的是文化上的差异。对比修辞研究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和掌握目标语文化的修辞习惯和修辞取向,以满足目标语读者的阅读期望;可以帮助二语写作教学者了解学习者的修辞文化,促进教学双方的理解和沟通。
      
      参考文献:
      [1]Kaplan,R. B. 1988. Contrastive Rhetoric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Notes toward a Theory of Contrastive Rhetoric [A]. In Purves, Alan C. (eds). Writing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Issues in Contrastive Analysis[C].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285.
      [2]Connor, U. 1996. Contrastive Rhetoric: Cross-cultural Aspects of Second-language Writing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Kaplan R. B. 1966. 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J]. Language Learning, 16, 10.
      [4]Matalene, C. 1985. Contrastive Rhetoric: An American Writing Teacher in China [J]. College English, 47(8), 789-808.
      [5]Leki, I. 1991. Twenty-five Years of Contrastive Rhetoric: Text Analysis and Writing Pedagogies [J]. TESOL Quarterly, 25(1), 123.
      [6]Mohan, B. A., and W. A-Y Lo. 1985. Academic Writing and Chinese Students: Transfer and Developmental Factors [J]. TESOL Quarterly, 19(3), 515-534.
      [7]Kaplan, R. B. 2001. Forward: What in the World is Contrastive Rhetoric? [A]. In Panetta, C. G. (eds). Contrastive Rhetoric Revisited and Redefined [C]. New Jersey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2 ⅩⅩ.
      
      (作者系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05级研究生)

    推荐访问:修辞学 概述 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