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研究

    时间:2021-07-16 12:03: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音乐欣赏既是审美情感的教育,又是审美经验的教育,是人个性得到和谐、完美发展的重要手段。音乐欣赏课可以综合运用多门艺术,有效的提高审美的信息储存,是建设精神文明,提高人与人、人与自然全面、丰富联系的有效途径。因此,上好音乐欣赏课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音乐欣赏;情景体验;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景
      1.语言情景
      课堂语言艺术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这一双边活动活动的效果。因此,语言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音乐艺术的造型基础和创作核心,音乐教师准确形象、富有激情的教学用语,对课堂教学效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给我们的课堂增色不少。
      2.音源情景
      一首歌,一段旋律,甚至是几声鸣叫,都能给人带入美的境界。例如在学歌曲《大海啊,故乡》时,课前播放海浪的声音和海鸥的鸣叫声,营造一种置身海边的情景。此时响起《大海啊,故乡》的歌声,学生会忘记城市的喧嚣,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步入音乐的圣殿。运用有效的音源情景教学,不仅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意识。
      3.美术情景
      教师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在教室里放置一些花卉和盆景,使学生身处美的环境,感受到美的存在。还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一些音乐家的肖像图片、名人名言和乐器图片介绍,以此来营造学习的氛围。比如:我在教授《唱脸谱》一课时,在墙壁的四周布置了一些学生制作的各种京剧脸谱,通过梅兰芳先生的名言——“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为导入,让学生置身于特殊的环境中,以艺术家高尚的艺德感染学生,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更快地进入学习意境。
      4.桌椅情景
      音乐教师可按照每一堂课的需要,自由移动桌椅,或者让学生分成几个组,或者可以围成一个圈,让学生进行表演或介绍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对课堂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新鲜、轻松的环境中回答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更能提高学生与教师的默契感,从而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
      二、重视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他们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
      1.不要用过多地讲解代替学生的听觉
      音乐是听觉得艺术,学生要在聆听中感受音乐,感知情感,因此,要在听赏中鼓励学生体验、探索、评析音乐。欣赏前可先不告诉学生音乐的标题,也不讲音乐的情绪、风格,更不讲音乐表现了什么,只提出简单的聆听的要求,让学生将聆听音乐的感受用语言、文字、图画等表示出来。如在欣赏《西班牙舞曲》时听完前奏学生就能分辨是西班牙风格,表现了激烈的斗牛场面。在欣赏《雨林》时让学生边欣赏便用绘画表示,乐曲结束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把雨后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面对面的教法能激起学生的审美兴趣、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感上的共鸣,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教师也能在轻松的教学中达到目的。
      2.不要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觉
      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空间的想象,教师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要让学生打开想象的闸门,活跃的思维驰骋于万里星空。“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走向前。”让每个学生都有所选择,善于表现,使其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
      3.不要用“支解的碎片”代替完整的音乐
      音乐教师在欣赏乐曲时,往往会采取欣赏一段分析一段,把完整的乐曲截取的支离破碎,不但破坏了音乐的完整性,而且容易让学生会断章取义。因此,欣赏乐曲千万注意要完整聆听,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内涵,继而对作品进行分析、明辨。时刻牢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要让学生多参与,多展示,多表现”,让学生在体验、表现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强调探究
      探究学习是一种发现学习,具有深刻的问题性、广泛地参与性、丰富的实践性与开放性。他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知识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探究活动。教师一定要预先设计好探究环节。
      1.确立探究题目
      音乐欣赏课要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课前要设置探究的题目,该题目应是核心内容,寓意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难易程度要接近学生的水平,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尽可能具备综合性,可容纳学生的相关文化知识。所谓选题科学,就是所选主题符合重要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生活化这四个标准,否则就没有探究价值,或无法探究。适度的探究题目能使课堂进行良性的发展。
      2.确定探究形式:集体、小组还是个人的探究
      根据上课的内容,课前要预设好探究的形式,如果探究的问题较多就需要分小组探究,这样即节省时间,又能完成教学内容。如果探究的题目较大就需要集体探究,各抒己见,发表不同意见。探究的题目较小容易发挥,最好是个人探究,把探究内容写下来,利于教师分析、总结。总之,采用何种方式是根据课堂内容和教学设计而定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灵活运用,切不可牵强附会。
      四、关注合作
      合作教学是课新课改以来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既包括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之间的合作,更重要的是强调师生间的合作。合作学习是指共同的学习目标,采用小组或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学习活动。他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建立的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通过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学习。
      有效的小组合作不仅能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集体观念和互帮互助的高尚情操,也可激发他们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有效避免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总之,合作学习能增强个体和群体意识,他们相互学习,互相促进,通力合作达到最大的学习效率。
      五、加强综合
      《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艺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艺术之间的相融关系,充分发挥各种艺术门类的不同表现手段,整合成综合性的音乐教学方式,如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的明暗;用表演及情节表现音乐情绪、情感;用诗化的语言来表述音乐的意境,营造浓郁的课堂艺术氛围。有一位音乐教师在讲《走进西藏》的欣赏课中,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散文诗进行导言:“美妙的诗,感人的歌,像从高原雪山倾泻而下的河……”这种极富想象力又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配以《走进西藏》的感人音乐,对学生的情感和心灵产生强大的感染和触动。我们相信,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已不仅仅是音乐本身,而是对更深层次的文化背景与人文精神的感悟与思索。
      所谓“乐者乐也”,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引发想像和联想,激发学生创造的有效途径。只要有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欣赏的缔造者。艺术体验是人生存在意义的敞亮,它昭示着人的精神生命,是音乐欣赏的终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音乐新课程示范教学案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访问:音乐欣赏 课教学 方法 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