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让英语教学走向文化教育

    时间:2021-07-14 08:00:2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现代外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但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如何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被破坏的表现及原因
      近几十年,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被破坏的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首先从微观的角度来,教师以翻译教学为主,将课文的知识点进行分解,逐个教授,甚至对课文进行逐句翻译, 然后通过大量的笔头练习进行机械的操练。学生对课文没有获得整体上的认识。从宏观上讲,这种教学方法局限在基础知识的层面,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以理性取代了感性,以训练代替了体验,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合作意识(谭爱华,2003)。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沿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有其根深蒂固的理论依据。首先是翻译行为理论。由于学生对印刷符号或视觉提示的辨认从汉语转为英语,这就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多了一种内在的行为——翻译。实验和调查证明这种行为是自然出现的,只是我们往往强调了这种行为,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就走向了极端。
      其次是“自下而上”的理论(Bottom-up Approach)。它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目前不少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还沿用这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单向的课文教学模式,属于行为主义学派——注意语言本身的结构,由词及句,由句及段,再到篇章,即由局部到整体,由分析到综合。这种模式越来越受到“自上而下”(Top-down Approach)学派的批评(Smith,1978)
      二、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理论依据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学家萨裴尔(Edward Sappier)在《语言》一书中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而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因此,文化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其是否能与语言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就必须遵照适用性,适度性和阶段性原则进行文化教育。基于以上原则,我认为中学英语的文化教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生存环境的差异,包括招呼、问候、致谢、致歉、告别、打电话、请求、邀请等用语的规范作用,话题的选择,禁忌语、委婉语,社交习俗和礼仪,等等。
      习俗差异,如手势、体态、衣饰、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观念等。
      宗教信仰差异。如与《圣经》有关的词汇,典故等等。
      当代社会概况差异。如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学等。
      三、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的策略
      如何进行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是很实在的问题。以下分别从词汇、对话、语篇、语法教学几个方面谈谈中学英语文化教育的课堂教学。
      1.揭示词汇的文化内涵
      词汇的习得(无论是母语还是第二语言)是一个终身的认知过程(戴曼纯,2000)。词汇教学的难点是某些词语的文化内涵。如excuse me/sorry/pardon等形式上表达极为简单,困扰学生的并不是如何准确发音和正确拼写,而是如何得体运用。对于这一类词语,教师应着重介绍或补充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必要时进行汉语文化比较,使学生不但知道它们的表层词义,更能了解其文化内涵。
      例如,在英汉颜色中有一些具体实物用来表示颜色的词。从这些词中我们能看出民族的发展历史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制约着颜色的社会文化含义。我国习惯用米色描写一种淡黄色,因为米是中国人的主食,而在英国是用cream, creamy butter-yellow来描述,因为cream更常见。上述词汇指代范畴上的差别,表现了中西方民族在人际关系上不同的传统观念和社会风俗。
      2.创设对话的文化语境
      在日常对话中,学生最容易出现语用错误。这不仅因为对话涉及到交际用语的规范使用以及礼仪习俗,更由于在具体的言语交际中,语言形式的选用总是受到时间、地点、话题、交际双方的情感、个性、社会角色及其文化背景等语境因素的制约。因此,成功的对话课,除了要让学生记住相关的交际用语,传授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应该设置特定的交际语境,灵活选用适当的训练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口头或笔头、双边或多边的言语实践活动。以下举例说明几种文化语境的设置:
      (1)角色表演。例如,初中牛津英语, Starter, Unit 12 A Birthday Party学过有关买卖东西对话之后,教师将出示一些商品的示意图,不断变化商品的品种,数量和价格,让学生分别扮作售货员和顾客,在特定的环境中(售货)进行情景对话。尤其注意的是英汉表达方式的不同,如:顾客将买下商品时说“I’ll take it.”而不是“I’ll buy it.”
      (2)文本处理。将阅读课文改成对话。例如:在学过初中牛津英语, 8A Unit 2 “School lives” 之后,大部分学生因对于自己学校生活比较熟悉而对课文所联系到的西方文化背景比较感兴趣。我们可以适当补充西方的学校制度,教育体制等文化背景。教师可以设置如下练习:
      Suppose you happen to meet John, a boy from Britain, and you want to 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chool life in Britain, please make up a dialogue between them.
      3)将单项或多项选择填空改为对话:

    推荐访问:文化教育 英语教学 走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